明朝时候的倭寇之乱,倭寇真的是指日本人吗?
据历史记载倭寇来自东南方向的海上。但是日本国的位置是东北方向,不在东南方向。另一个是倭寇之乱的结束标志是明朝开放海禁,就是允许澳门开埠,但是这个澳门是葡萄牙人,明朝是对葡萄牙人开放市场。
这不是怪异吗?明朝跟倭寇、日本人死磕,一个要开市,一个不让开市。最后明朝让步,向葡萄牙人开市,所以所有的矛盾和纷争都结束了。这也太滑稽了吧?
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场明朝倭寇之乱的真正双方是:明朝跟葡萄牙?
知乎中化名为李家村言的文章:
“这时正是欧洲大航海时代前期,葡萄牙人率先进入东亚,也参与到走私贸易当中。日本遣明船被废除后,那些靠与明贸易为生的日本人也加入其中。
浙江舟山的双屿岛成为海上走私中心。
这时的倭寇主要是中国人,如著名首领汪直、徐海、毛烈、许家四兄弟、李光头、陈东、叶明(叶麻)、邓文俊、林碧川、沈南山,等等,有少数日本人被这些中国人招募进来。还有些中国人化装成日本人来吓唬百姓。
当时有关倭寇人员组成的资料很多,都明言主要是明朝人。地方官员上报朝廷时则谎称主要是日本人,以此危言耸听推卸责任。
1514年,葡萄牙人开始与明朝进行贸易。1521年时,一支葡萄牙商队与明朝发生冲突,明军对其开战,杀死35人,活捉42人。此事后,葡萄牙人也被视为倭寇。到1554年,葡萄牙人获得在广州通商的正式许可。三年以后,因协助朝廷镇压叛军有功,被许可在澳门居住。”
注意关键的时间点:1514年葡萄牙人出现,1521年葡萄牙人与明朝朝廷发生大规模冲突。1557年葡萄牙人获得在澳门的定居权。明嘉靖时间为1522--1566.
可以认定明朝倭寇之乱的核心问题实际上就是明朝余葡萄牙人的关系问题。
正德十五年(1520年),葡萄牙人佩雷斯至南京觐见正在“南巡”的朱厚照。朱厚照龙颜大悦,不但慷慨赏赐了大笔金银,更发给了葡萄牙人“贸易勘合”。允许葡萄牙入贡,与明王朝进行贸易。
朱厚照不久后病死,其宠臣江彬被逮,江彬罪状里,其中一条正是“里通外夷”,此时佩雷斯正走到福建,立刻被福建地方官逮捕,押送到北京后经审判流放西北,从此下落不明。
嘉靖皇帝朱厚熜抵京即位。命广东地方官驱逐葡萄牙人。
正德十六年(1521年)屯门海战爆发。葡萄牙人改变策略,不再大规模的武装入侵,相反效仿日本倭寇,在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大肆劫掠。获得一块根据地——双屿岛。
早在明朝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海寇头目邓獠,李光头,许栋三人勾结葡萄牙海盗,在岛上建屋设集,从此之后,大批海寇团伙以及海外商人纷纷来此贸易,尤其是葡萄牙人,他们不但重金从李光头手中租得该岛的“使用权”,更在岛上修筑堡垒,部署士兵防御。甚至修建了天主教堂和医院。在葡萄牙人的重兵保护下,这座位于浙江黄金要道的小岛,以几何级数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双屿岛最繁华时,岛上每天往来的船舶总数高达两千艘,每日成交的白银数额高达十万两。
岛上的武装力量,葡萄牙殖民者在岛上大约有数百人的驻军,更有坚固堡垒,外加倭寇以及当地海寇的武装,双屿岛的武装力量不下千人,在岛上南北两侧的港口,每天皆有葡萄牙武装炮船巡逻,甚至对来此贸易的各路商旅,双屿岛还很有“信誉”,凡是进入双屿岛水域的商船,皆有葡萄牙炮船武装护航。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香山晒货事件发生。
明朝中也有人提出放松海禁,分化瓦解葡萄牙人,通过与葡萄牙人的贸易解决财政困难。此时明王朝已经很懂经济规则,但凡是往来货物交易,皆要向市舶司缴纳赋税,加上葡萄牙人每年大笔的租金,一时间广东地区赋税激增,经济十分繁荣。
据历史记载倭寇来自东南方向的海上。但是日本国的位置是东北方向,不在东南方向。另一个是倭寇之乱的结束标志是明朝开放海禁,就是允许澳门开埠,但是这个澳门是葡萄牙人,明朝是对葡萄牙人开放市场。
这不是怪异吗?明朝跟倭寇、日本人死磕,一个要开市,一个不让开市。最后明朝让步,向葡萄牙人开市,所以所有的矛盾和纷争都结束了。这也太滑稽了吧?
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场明朝倭寇之乱的真正双方是:明朝跟葡萄牙?
知乎中化名为李家村言的文章:
“这时正是欧洲大航海时代前期,葡萄牙人率先进入东亚,也参与到走私贸易当中。日本遣明船被废除后,那些靠与明贸易为生的日本人也加入其中。
浙江舟山的双屿岛成为海上走私中心。
这时的倭寇主要是中国人,如著名首领汪直、徐海、毛烈、许家四兄弟、李光头、陈东、叶明(叶麻)、邓文俊、林碧川、沈南山,等等,有少数日本人被这些中国人招募进来。还有些中国人化装成日本人来吓唬百姓。
当时有关倭寇人员组成的资料很多,都明言主要是明朝人。地方官员上报朝廷时则谎称主要是日本人,以此危言耸听推卸责任。
1514年,葡萄牙人开始与明朝进行贸易。1521年时,一支葡萄牙商队与明朝发生冲突,明军对其开战,杀死35人,活捉42人。此事后,葡萄牙人也被视为倭寇。到1554年,葡萄牙人获得在广州通商的正式许可。三年以后,因协助朝廷镇压叛军有功,被许可在澳门居住。”
注意关键的时间点:1514年葡萄牙人出现,1521年葡萄牙人与明朝朝廷发生大规模冲突。1557年葡萄牙人获得在澳门的定居权。明嘉靖时间为1522--1566.
可以认定明朝倭寇之乱的核心问题实际上就是明朝余葡萄牙人的关系问题。
正德十五年(1520年),葡萄牙人佩雷斯至南京觐见正在“南巡”的朱厚照。朱厚照龙颜大悦,不但慷慨赏赐了大笔金银,更发给了葡萄牙人“贸易勘合”。允许葡萄牙入贡,与明王朝进行贸易。
朱厚照不久后病死,其宠臣江彬被逮,江彬罪状里,其中一条正是“里通外夷”,此时佩雷斯正走到福建,立刻被福建地方官逮捕,押送到北京后经审判流放西北,从此下落不明。
嘉靖皇帝朱厚熜抵京即位。命广东地方官驱逐葡萄牙人。
正德十六年(1521年)屯门海战爆发。葡萄牙人改变策略,不再大规模的武装入侵,相反效仿日本倭寇,在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大肆劫掠。获得一块根据地——双屿岛。
早在明朝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海寇头目邓獠,李光头,许栋三人勾结葡萄牙海盗,在岛上建屋设集,从此之后,大批海寇团伙以及海外商人纷纷来此贸易,尤其是葡萄牙人,他们不但重金从李光头手中租得该岛的“使用权”,更在岛上修筑堡垒,部署士兵防御。甚至修建了天主教堂和医院。在葡萄牙人的重兵保护下,这座位于浙江黄金要道的小岛,以几何级数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双屿岛最繁华时,岛上每天往来的船舶总数高达两千艘,每日成交的白银数额高达十万两。
岛上的武装力量,葡萄牙殖民者在岛上大约有数百人的驻军,更有坚固堡垒,外加倭寇以及当地海寇的武装,双屿岛的武装力量不下千人,在岛上南北两侧的港口,每天皆有葡萄牙武装炮船巡逻,甚至对来此贸易的各路商旅,双屿岛还很有“信誉”,凡是进入双屿岛水域的商船,皆有葡萄牙炮船武装护航。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香山晒货事件发生。
明朝中也有人提出放松海禁,分化瓦解葡萄牙人,通过与葡萄牙人的贸易解决财政困难。此时明王朝已经很懂经济规则,但凡是往来货物交易,皆要向市舶司缴纳赋税,加上葡萄牙人每年大笔的租金,一时间广东地区赋税激增,经济十分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