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务镇六村吧 关注:2贴子:115
  • 0回复贴,共1

六村道德模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士正当家
四世士正是一个吃苦耐劳、责任心强、敢于担当的人。据林氏族谱记载:三世秀开有士进、士通、士正三子,士进和士通都是中年早逝,留下一众孤儿寡母,士正成了家中的栋梁柱,他有四个儿子,还要赡养父母,同时要照顾亡兄的子女,生活压力非常大。士正没有因为这样而垂头丧气,他正视现实、坚强地挑起治家重担,带领家人披星载月勤恳耕种。皇天不负有心人,林家勤劳的付出换来了粮食的丰收,从此,一家人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士正为侄子购置地皮。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面积狭小的南地坡终究容不下太多人口,基于这一现实问题,士正从长远作打算于是出资买下六村和渡头的地皮分别赠送侄子永隆、永志。其后,永隆、永志听从晚叔的安排搬到新地方安家,开枝散叶。
士正的后代分布在平山坡。由于过度操劳,士正五十多岁就去世了,葬在高州。清道光年间,士正的三子永桢、晚子永干搬出平山坡开基立业,长子和次子留在南地坡。到民国时期,士正留在南地坡的两房相继绝嗣,平山坡的热心太公又分别安排法贤、圣颐过继到长房及二房名下,将这两房香火传承下去。后来,法贤搬到六村居住,圣颐留在平山坡。
士正身上的美德值得子孙后人学习和弘扬。
(根据林氏族谱撰写)
卢氏救婴
林氏族谱记载了一则南地坡与六村四世祖婆卢氏的英雄事迹。卢氏三十几岁时丈夫士进就病逝了,她独力抚养永盛、永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日子过得艰难。卢氏心地善良,富有爱心,平日喜欢帮助别人。当时,附近有个姓姚的妇女生了一个男婴,由于家境贫困养不起,她打算将男婴淹死,卢氏听闻后十分同情,急忙跑到姚氏家里抱走了男婴,她交给了邻村一户姓黄的人家抚养。这个大难不死的男婴不知是新屋黄氏的祖先还是周边其他村黄氏的祖先,有待考证。
(根据林氏族谱撰写)
钟代周恒久敬老三十载
化州县那务镇共产党员、革命烈属钟代周,三十年如一日照顾本村周秀琼、巫群芳两位孤寡老人。去年八月,钟代周看到周秀琼的房屋因年久失修,快倒塌了,便毫不犹豫地从家里搬来值价三百多元的砖瓦和木料等,把危房修缮一新。
(摘自《南方论刊》1994年第06期)


IP属地:广东1楼2024-11-05 10:5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