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翰墨书院院长海右居士葛学功小楷扇面书法团扇王维《山居秋暝》
原创 —— 海右居士葛学功
在中国书画艺术中,扇面书画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它的载体具有实用意义,作为祛暑用具流传于世。
扇子书画之风始于六朝。在唐宋时代,扇面书写已相当盛行,作为北宋“四大家”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均有书扇的记载。明代中期,在经济文化繁荣、文人荟萃的苏州地区,崛起了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首的“吴门派”创作了大量扇面书画精品并流传至今。
唐宋以降,扇面更为盛行,并且逐渐成为书画作品的一种款式,丰富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宝库。在扇面上作题字作画,风气极盛。不仅官宦文士,包括商贾市俗,折扇逐渐进入士大夫的审美视野,与士大夫寄情言志的诸般雅趣合流,莫不以手持名人书画的折扇上挥洒翰墨蔚然成风。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扇面书画艺术,风雅颂,润心田。小小天地,大有作为。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
我写的这一幅扇面,是王维的诗词《山居秋暝》,原诗如下:
山居秋瞑
作者: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意思是:
幽静的山刚刚下过雨,天气像晚来的秋天。
一缕缕明亮的月光从松树枝叶缝隙间照射下来,清澈的泉水从山石上淙淙地流过。
洗完衣服回家的姑娘们在竹林吵吵闹闹,顺流而下的渔船拨动了两旁的莲叶。
即使春末山中的花儿凋谢了,也仍然乐意留在山中。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
下面是我的原创小楷书法扇面作品团扇王维《山居秋暝》。扇面尺寸是正方形33厘米✘33厘米,我把这首诗使用小楷书法写在内圆直径28厘米内。字径尺寸若2厘米左右,引首章我使用了一枚朱文印“秋漪”,印文与主题内容相吻合,落款印章两枚,一枚是白文印葛学功印,一枚是朱文印“我拙何妨”,创作时间甲辰秋日。
原创 —— 海右居士葛学功
在中国书画艺术中,扇面书画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它的载体具有实用意义,作为祛暑用具流传于世。
扇子书画之风始于六朝。在唐宋时代,扇面书写已相当盛行,作为北宋“四大家”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均有书扇的记载。明代中期,在经济文化繁荣、文人荟萃的苏州地区,崛起了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首的“吴门派”创作了大量扇面书画精品并流传至今。
唐宋以降,扇面更为盛行,并且逐渐成为书画作品的一种款式,丰富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宝库。在扇面上作题字作画,风气极盛。不仅官宦文士,包括商贾市俗,折扇逐渐进入士大夫的审美视野,与士大夫寄情言志的诸般雅趣合流,莫不以手持名人书画的折扇上挥洒翰墨蔚然成风。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扇面书画艺术,风雅颂,润心田。小小天地,大有作为。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
我写的这一幅扇面,是王维的诗词《山居秋暝》,原诗如下:
山居秋瞑
作者: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意思是:
幽静的山刚刚下过雨,天气像晚来的秋天。
一缕缕明亮的月光从松树枝叶缝隙间照射下来,清澈的泉水从山石上淙淙地流过。
洗完衣服回家的姑娘们在竹林吵吵闹闹,顺流而下的渔船拨动了两旁的莲叶。
即使春末山中的花儿凋谢了,也仍然乐意留在山中。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
下面是我的原创小楷书法扇面作品团扇王维《山居秋暝》。扇面尺寸是正方形33厘米✘33厘米,我把这首诗使用小楷书法写在内圆直径28厘米内。字径尺寸若2厘米左右,引首章我使用了一枚朱文印“秋漪”,印文与主题内容相吻合,落款印章两枚,一枚是白文印葛学功印,一枚是朱文印“我拙何妨”,创作时间甲辰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