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吧 关注:260,139贴子:1,404,834

回复:请观摩过希施金及更多古典大师作品的老师们谈谈大师的笔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我临摹的造船木森林


19楼2010-11-04 09:34
回复
    回复:16楼
    点击可看大图


    22楼2010-11-04 12:11
    回复
      临摹希施金《橡树》过程
      临摹单位:俄罗斯美术馆艺术工作室
      http://www.xici.net/#d93337534.htm
      看看这个临摹比较好!虽然最后的图不清,但已经可以看出不错了。
      看出问题在哪了吗?她用的是什么笔?!笔触,笔法,是建立在画笔上的!
      看到店里学生一捆一捆地买那些劣质画笔,画出来效果跟水粉似的,无语。
      用对笔,是前提!
      


      23楼2010-11-04 12:17
      回复
        还香这个帖子提出的问题特别好,可惜太难回答了,我们只能找到几张高清图就不错,原作根本没看过。俄罗斯的,学院的老师可能会看过,西欧的古典名作就更难一见了,叹!高清图也不过看到大笔触而已,罩染的微妙只能在原作上看!
        看咱们的画不爽,就是脏乱差,但想想条件真是差啊,也不好责备了,唉。有条件的去国外吧!


        24楼2010-11-04 12:25
        回复

          这张高清图感觉较准确,发上来大家看看。细看颜色很漂亮,原作绝不会只有两种颜色。


          25楼2010-11-04 12:30
          回复
            怎么点不了大图呢?再试试


            26楼2010-11-04 12:32
            回复
              不好意思,可能插图方法不对,打字时点几下编辑框就变小了,图片大小没问题,但尺寸显示小了,百度莫名其妙。现在应该可以了!


              27楼2010-11-04 12:40
              回复
                彻底无语,可能百度只能显示不太大的图!
                直接发链接:
                http://1882.img.pp.sohu.com.cn/images/2010/11/4/12/1/u102233484_12ccb59e1eag215.jpg


                28楼2010-11-04 12:44
                回复
                  回复:16楼
                  to画魂童鞋:你画得“形体”还是比较准确了,现在可以看出的问题有两点,供你参考:
                  首先是用的画笔不对,你用23楼的画笔试试先,至少画出来不会这么“粗”。对比一下,是不是粗太多了?这种粗笔画印象派的画也不好使,古典的,写实的,更不能用。
                  另外,颜色比原作脏。调色板要干净,我看到一些人的调色板脏乱不堪,甚至不刮只留一个小角落调色。颜色干净,不一定就要用纯色,1。用纯色丰富多变,可以产生印象派的绚丽,2。用灰色简洁统一,可以产生古典的雅丽。切忌“不纯又多变”,那样出来的效果就像一堆烂泥巴。
                  第三,比原作浑浊。深色不够深,亮色不够亮,没阳光感。这点国内的画很常见,颜色调浊了,落笔先后次序没想清楚。
                  第四,笔触不好看。没用对笔,本应用细笔,但单看粗笔的笔法也有问题,粗笔可以参考印象派,梵高,吴冠中的画,他们的笔触可以单拿出来欣赏。细笔的笔法?我现在还很不了解。
                  说到笔触这里,我又要说句老师同学们不爱听的话了——不要练水粉!画多了就习惯了它的丑陋。古典大师先画线描,简单明暗,然后油画,细节和色彩都在油画本身解决!细腻素描和水粉,是现代美术考试的产物,是为了节约练画成本,但效果堪忧!油画的问题不靠油画本身是解决不了的,用打折的方法去解决,结果养成错误的习惯!说这些可能大家会很不爽,我现在也说服不了大家,先听听吧,不同意也莫上火。


                  29楼2010-11-04 14:25
                  回复
                    回复:19楼
                    茴香豆这幅《造船木工厂》画得比画魂的细腻,用的画笔可能比较好,远看效果要好得多。
                    但近看(虽然图片还不太清),跟原作一比较,可以看出类似的问题,只是画得细了,问题看不明显。没有笔触,回避了笔触的问题,但失去原作笔触的表现力,导致:仿作的细节比原作平滑,显得黯淡没精神,没有那种逼真的阳光闪烁的颗粒感,一个是阴天,一个是晴天。无论画得粗细,笔触都是必要的,是油画独特的表现力。话说,我这几天老是看伦勃朗自画像那张笔触纵横的老脸,真是太帅了!比美女养眼!耐看!哈哈

                    


                    30楼2010-11-04 15: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