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铭的写作,中国古代最常见的情况是墓主人去世之后,丧家给一定数量的财物(雅称为“润笔费”)请他人撰写,写作者完成之后交稿,丧家磨勒上石。不过,有一种极其罕见的情况,即丧家先后两次求他人为墓主撰写墓志,也就是说墓主一人有两方墓志存在。据学者统计,在上万方唐代墓志中,有28人存在两方墓志,(拜根兴:《一人两志:隋代将领王赟墓志考释——兼论王赟之子初唐名将王文度》,《史学集刊》2020年第6期,第41-51页)笔者根据阅读检索,发现北宋时期两人有两方墓志存在,其中之一是鼎鼎大名的王安石之父王益。在两方王益墓志背后,既有写作过程的曲折,似乎又有善意的“欺瞒”,值得梳理成文,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