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慕庇护所吧 关注:145,900贴子:871,159

来自k7的三从四德考#一区精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创内容,转发请注明出处)
经常听到关于“三从四德”的讨论,我尝试考证了一下这个词的原意和来源,发现目前网络中存在很多谬误。
百度百科和大多数问答网站中是这么写的——
三从出自《仪礼·丧服》,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出自周公的《周礼·天官》,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是根据“内外有别(即男外女内的社会分工)”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进行规范要求。
楼主做了稍微深入一点的考究。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1-18 17:06回复
    在了解“三从四德”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周礼”和相关著作。
    【周代】礼制完整地讲应称之为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前者是所有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制度运行的形式和保障。
    最初,记录周代礼制最为详备的著作是《周礼》,是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
    到了东周的时候,孔子编篡了另一本书,叫《礼》,也是解释周礼的。后来改名叫《仪礼》(学界一般认为《礼》是孔子编篡的,司马迁说《礼》记自孔氏,班固说孔子把周代残留的礼采缀成书)。
    再后来,西汉的戴圣编篡了另一本书,叫《礼记》,也是解释周礼的,据说里面的文章也是孔子和他的七十二弟子写的。
    《周礼》、《仪礼》、《礼记》是儒学中关于“礼”的三本经典著作。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1-18 17:08
    回复
      好了,我们回到话题,分开来说“三从”与“四德”。先说“三从”吧!
      “三从”一词,来源于《仪礼·丧服》的说法是错误的。
      《仪礼·丧服》大概是讲解了周礼中关于服丧的规定。比如穿什么衣服,服丧的级别,服丧多长时间,谁该给谁服丧之类的。
      里面并没有关于“三从”的记载!
      唯一与之相关的出处,是孔子的弟子子夏对《仪礼》做了评论和解释,也被称为《仪礼·子夏传》(据传),其中解释到“女子不贰斩”的习俗时,解释说“因为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妇人不能贰尊也。”,大概就是说,为什么女子不用服两次大丧。
      .
      《仪礼·子夏传》的原文和出处并不明确,所以我又去找了宋版的注疏,找到了比较权威的原文。
      .
      传曰:为父何以期也?妇人不贰斩也。妇人不贰斩者何也?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故父者,子之天也。夫者,妻之天也。妇人不贰斩者,犹曰不贰天也。妇人不能贰尊也。为昆弟之为父後者何以亦期也?妇人虽在外,必有归宗,曰小宗,故服期也。——《子夏传》部分
      (从者,从其教令。归宗者,父虽卒,犹自归宗,其为父後持重者,不自绝於其族类也。曰小宗者,言是乃小宗也,小宗明非一也,小宗有四。丈夫妇人之为小宗,各如其亲之服,辟大宗。.......[疏]“传曰”至“服期也”。○释曰:经兼言父母,传特问父不问母者,家无二尊,故父在为母期,今出嫁仍期,但不杖礻覃而已。未多悬绝,故不问女子子在室斩衰三年。今出嫁与母同在不杖麻屦悬绝,故问云“为父何以期也”。)——《注疏》部分,他们还讨论了好多什么叫不贰斩、男子是不是不贰斩之类的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1-18 17:22
      回复
        楼主评价——
        所谓的“三从”,好像并不是什么“古代对女子的规定”,只是在讲解服丧礼仪时,顺口提到的,并没有什么普世性。
        而且,它的来源也只是子夏随口的一句解释。
        好了,我们再来说“四德”。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1-18 17:24
        回复
          四德出自周公的《周礼·天官》,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句话是正确的,可是也很偏门!
          《周礼·天官》这部分,是讲王宫里的礼仪、规章制度的。原文如下:
          《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
          周礼规定了,周天子有后一人、夫人三人、嫔九人、世妇二十七人、女御八十一人。
          其中的“后”,就相当于之后的皇后,与天子一样是主人——“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
          “夫人”相当于管理小组,负责研发后宫的课程,制定管理规定——“夫人坐论妇礼“。
          “九嫔”相当于经理和老师,负责教和管理宫廷女人的德行、言论、外貌和工作——“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
          “世妇”相当于主管,负责日常的一些事——“世妇主丧、祭、宾客”。
          “女御”相当于最底层的员工——“序于王之燕寝”(好像是负责侍寝吧?后面还有人解释为81个女御分成9组,每天一组去侍寝,我觉得好像不太对的样子)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1-18 17:40
          回复
            所以“四德”也只是周礼中解释“嫔”的工作职责时,随口说到的一句话!并不是什么对女子的要求!
            “四德”的含义被引申,似乎来源于班昭的《女诫》。
            班昭是一个有名的才女,她是班固的妹妹,也是很有名的史学家,帮哥哥续写了《汉书》。
            可是,在她晚年的时候,写了一本《女诫》。在书中,提出了很多很夸张的言论,也引了周礼中“四德”的概念。
            不过呢,这本书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反而到了明朝(好像是),因为程朱理学的盛行,才被重新翻出来,成为《女四书》之一。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1-18 17:49
            回复
              楼主的结论——
              “三从”“四德”这两个概念,完全是我们文化中的糟粕。
              它的来源都不是什么正统的概念,原本只是周礼中解释“服丧文化”和“宫廷礼仪”时随口提到的话,不断经历不负责任的曲解!
              【完】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1-18 17:54
              回复
                标题党受伤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1-18 20:38
                收起回复
                  K7 可遇不可求,太少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1-19 09:01
                  收起回复
                    插眼学习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11-20 22:01
                    回复
                      学完了 学习的结果竟然是….不需要学习!!哈哈!!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11-20 22:03
                      收起回复
                        dd互关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11-20 23:02
                        回复
                          已阅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4-11-30 17:02
                          回复
                            人家古代是是个女人就k7,现在还得调教,真是的,好在我有小狗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12-01 09: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