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3个内容,一个过去预测蚌埠,一个未来预测南京,以及安庆。(原帖子同步跟新)
选择南京是有人问,感觉在安徽南京似乎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潜意识,不管是合马芜滁都大概想知道个南京的底,我就预测一下未来十年的南京,至于安庆,似乎除了已经说了的阜阳,安庆的呼声最高了。
过去预测6,十年前,我在帖子里说过,未来十年蚌埠的前景很不看好,当时的蚌埠市民反而处于情绪高涨时期,完全活在一种皖北中心城市,什么这个那个之中,我这一盆冷水惹怒了当时的不少人,我算是舌战群儒,一一应答,我对蚌埠并无仇恨,只是当时看到了蚌埠的危机,可是现实中,实话难说。
蚌埠的模式本身就是错的,我当时能从蚌埠身上看到很多北方衰落城市的影子,第一招商引资不行,能叫的出来的企业就是那么几个老一套,已经严重与沿海经济脱节。第二,沿海逻辑城市和内陆逻辑城市,性质最大的区别,就是其实无论你信不信,内陆逻辑城市就是“大型的县城”,无论他城市建设的好不好,最终结果就是靠下辖县消费,靠下辖县买房,养一群公职人员。当时的蚌埠可能也就在安徽相对大学多一点,有一点外来消费,本质还是跟落后县城模式没区别,落后县城就是什么产业没有,全靠下面乡镇去医疗教育消费,如果看不到产业,这样的城市是没有前途的。
低端城市化,把农村人搞到城里又没有好的就业,比高端乡镇化,可怕多了,我希望安徽以后要考虑考虑,是不是应该向苏南浙江学习经验,重视县域,重视乡镇经济了。
未来预测3,南京,本人和县人,南京边上,但也不代表我一定要说南京好话,实话才是最好的。未来十年的南京我想下一个基调,六个字“不看好,不看衰”,意思就是不好不坏,这是我的判断。
南京优点是南京的地理位置,缺点也是南京的地理位置,如果苏皖不分家,南京绝对的地缘优势强大,但是安徽和江苏是近代以来由江南省(前身南直隶),分开的。这样南京正好处于安徽和江苏的交界地带,这势必造成“江苏省的意志”和“南京市的意志”是对立的。
简单来说,如果你是南京的地方官,你的政绩出自南京市,你当然希望南京发展好,但是如果你是江苏省的省一级官员,你的政绩出自江苏,你就不会希望南京太好。因为江苏省作为一个强省,如果真的希望南京好,就必然需要把刷gdp的工业政策,招商政策,大量给南京,但是“江苏省”必然是不愿意的,因为工业有典型的产业配套和溢出效应,试想一下,假如现在南京是现在的“南京加苏州”的结合体,那样成就了谁?当然是三面包着南京的安徽城市,大量的工业布局会落户到安徽的挨着的城市,这种为安徽做嫁衣裳的事,江苏省才不会去干,所以把南京打造成广州一样的一线城市很简单,但是江苏省不想。在江苏南京只要做江苏省的机构中心就可以了,刷gdp的事就交给了“苏锡常地区”好了,而像商业,医疗,教育,江苏省的部门机构,是没有溢出效应的,放在南京自然是不会出什么事。南京对安徽交界地区最多只是交通的改善,其他好处不多。
如果说,“南京市的同志”非要跳起来,通过发展南京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跟“省意志”对抗,会怎么样。参考南京发展最快的那几年,有位“季某人”,虽然在政时期,南京经济大概由十六名跳进前十,自己却因为“瘦会”进了“橘子”里了。
想成就南京,很容易,区划稍微一调整随便加两三个县级(周边都是县级市)就是三四千亿,工业这么一搬迁,gdp那更是蹭蹭的涨,不到十年,再造一个广州级别城市 ,拉开合肥一万五千亿,都跟玩一样,但这不符合江苏省的意志。南京未来会长久处于这种尴尬之中,但是好在,江苏省的基本面在那,南京就安安心心的做那个机构中心就好了。不会高速发展,但毕竟是南方强经济省会 ,也不会出现东北式衰落。
(当然,江苏省和南京市,忽然同时出现当年那种“季”同志,要发展南京可不可能,百分之一吧,机会渺茫,我分析,自然不看好小概率事件,等到中国真的起来了,出口依赖变成内循环依赖才行,那也不是近十年)
未来预测4,安庆,分析安庆,本质上不是分析安庆,而是需要分析安徽的未来,或者说江苏的过去。
因为安徽现在的“长三角模式”,更多的就是江苏模式,如果你能从过去的江苏中看出得失,就知道未来安徽怎么样。先说结论,未来十年我是持续看好安徽的。就像过去十年整个江苏发展其实不差,放眼全国,实际上江苏省本身之内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太多,唯一改变的,就是南通过去十年在人均上贴近了苏南老末镇江,亦如滁州的部分人均数据,稍微贴近了先发的合肥芜湖马鞍山地区。
所以在省内如果指望安庆特别大的人均逆袭,不大,但是对安庆,我觉得还是看好的。因为,不能把视野只放在安徽,就好像我之前说过徐州发展不力,即便是发展不利的徐州过去十年,全国的排名是上升的,江苏的城市大部分过去十年都在上升。
未来十年安徽还是持续看好,安庆作为一个人口不算太少,体量不小,未来增速放眼全国,应该是偏好的城市,应该多在意全国的排名,十年后,安庆在我的推测中,全国排名会有不小的提升。
选择南京是有人问,感觉在安徽南京似乎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潜意识,不管是合马芜滁都大概想知道个南京的底,我就预测一下未来十年的南京,至于安庆,似乎除了已经说了的阜阳,安庆的呼声最高了。
过去预测6,十年前,我在帖子里说过,未来十年蚌埠的前景很不看好,当时的蚌埠市民反而处于情绪高涨时期,完全活在一种皖北中心城市,什么这个那个之中,我这一盆冷水惹怒了当时的不少人,我算是舌战群儒,一一应答,我对蚌埠并无仇恨,只是当时看到了蚌埠的危机,可是现实中,实话难说。
蚌埠的模式本身就是错的,我当时能从蚌埠身上看到很多北方衰落城市的影子,第一招商引资不行,能叫的出来的企业就是那么几个老一套,已经严重与沿海经济脱节。第二,沿海逻辑城市和内陆逻辑城市,性质最大的区别,就是其实无论你信不信,内陆逻辑城市就是“大型的县城”,无论他城市建设的好不好,最终结果就是靠下辖县消费,靠下辖县买房,养一群公职人员。当时的蚌埠可能也就在安徽相对大学多一点,有一点外来消费,本质还是跟落后县城模式没区别,落后县城就是什么产业没有,全靠下面乡镇去医疗教育消费,如果看不到产业,这样的城市是没有前途的。
低端城市化,把农村人搞到城里又没有好的就业,比高端乡镇化,可怕多了,我希望安徽以后要考虑考虑,是不是应该向苏南浙江学习经验,重视县域,重视乡镇经济了。
未来预测3,南京,本人和县人,南京边上,但也不代表我一定要说南京好话,实话才是最好的。未来十年的南京我想下一个基调,六个字“不看好,不看衰”,意思就是不好不坏,这是我的判断。
南京优点是南京的地理位置,缺点也是南京的地理位置,如果苏皖不分家,南京绝对的地缘优势强大,但是安徽和江苏是近代以来由江南省(前身南直隶),分开的。这样南京正好处于安徽和江苏的交界地带,这势必造成“江苏省的意志”和“南京市的意志”是对立的。
简单来说,如果你是南京的地方官,你的政绩出自南京市,你当然希望南京发展好,但是如果你是江苏省的省一级官员,你的政绩出自江苏,你就不会希望南京太好。因为江苏省作为一个强省,如果真的希望南京好,就必然需要把刷gdp的工业政策,招商政策,大量给南京,但是“江苏省”必然是不愿意的,因为工业有典型的产业配套和溢出效应,试想一下,假如现在南京是现在的“南京加苏州”的结合体,那样成就了谁?当然是三面包着南京的安徽城市,大量的工业布局会落户到安徽的挨着的城市,这种为安徽做嫁衣裳的事,江苏省才不会去干,所以把南京打造成广州一样的一线城市很简单,但是江苏省不想。在江苏南京只要做江苏省的机构中心就可以了,刷gdp的事就交给了“苏锡常地区”好了,而像商业,医疗,教育,江苏省的部门机构,是没有溢出效应的,放在南京自然是不会出什么事。南京对安徽交界地区最多只是交通的改善,其他好处不多。
如果说,“南京市的同志”非要跳起来,通过发展南京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跟“省意志”对抗,会怎么样。参考南京发展最快的那几年,有位“季某人”,虽然在政时期,南京经济大概由十六名跳进前十,自己却因为“瘦会”进了“橘子”里了。
想成就南京,很容易,区划稍微一调整随便加两三个县级(周边都是县级市)就是三四千亿,工业这么一搬迁,gdp那更是蹭蹭的涨,不到十年,再造一个广州级别城市 ,拉开合肥一万五千亿,都跟玩一样,但这不符合江苏省的意志。南京未来会长久处于这种尴尬之中,但是好在,江苏省的基本面在那,南京就安安心心的做那个机构中心就好了。不会高速发展,但毕竟是南方强经济省会 ,也不会出现东北式衰落。
(当然,江苏省和南京市,忽然同时出现当年那种“季”同志,要发展南京可不可能,百分之一吧,机会渺茫,我分析,自然不看好小概率事件,等到中国真的起来了,出口依赖变成内循环依赖才行,那也不是近十年)
未来预测4,安庆,分析安庆,本质上不是分析安庆,而是需要分析安徽的未来,或者说江苏的过去。
因为安徽现在的“长三角模式”,更多的就是江苏模式,如果你能从过去的江苏中看出得失,就知道未来安徽怎么样。先说结论,未来十年我是持续看好安徽的。就像过去十年整个江苏发展其实不差,放眼全国,实际上江苏省本身之内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太多,唯一改变的,就是南通过去十年在人均上贴近了苏南老末镇江,亦如滁州的部分人均数据,稍微贴近了先发的合肥芜湖马鞍山地区。
所以在省内如果指望安庆特别大的人均逆袭,不大,但是对安庆,我觉得还是看好的。因为,不能把视野只放在安徽,就好像我之前说过徐州发展不力,即便是发展不利的徐州过去十年,全国的排名是上升的,江苏的城市大部分过去十年都在上升。
未来十年安徽还是持续看好,安庆作为一个人口不算太少,体量不小,未来增速放眼全国,应该是偏好的城市,应该多在意全国的排名,十年后,安庆在我的推测中,全国排名会有不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