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凭直觉,肯定是眉山压力大得多,德阳去年GDP高达3014亿,而眉山只有区区1737亿,两地经济总量实在差距太大了,但是分析一下,恐怕又是另一番结论了。
既然说财政压力,肯定就要看两地的财政实力,GDP不能很好的反映财政实力,只有一般预算收入,特别是当地留存的税收收入才能比较真实的反映财政实力。税收收入也是最硬的数据之一,因为现在地税和国税已经合并缴纳,各级只是按照不同的比例分成,通过国税就能推算出地税,理论上不会有太多注水空间。另外,现在四川各地除了成都和三州均已实现县级财政省直管,市域铁路不经过的区县,理论上是不会出资的,因此看全市的财政没有意义,而要看市域铁路经过地区的财政状况,因此这里就比较旌阳区(全口径)、广汉市和东坡区(全口径)、仁寿县的财政状况,所有数据(2023年数据,单位亿)均来自当地GOV网站。

从上表可见,S5经过地区的财政实力总体要强于S11经过地区。细化来看,仁寿比广汉强;旌阳区比东坡区强,但强得不多,前者税收收入只比后者多11%。再看德阳和眉山承担的建设费用,S11总投资额是305亿,德阳出资比例是53%,即德阳出资161.65亿;S5总投资额是221亿,眉山出资比例是54.8%,即眉山出资121.11亿;德阳要比眉山多出资33.5%。这么一分析,显然德阳的财政压力是比眉山要大的,那运营以后哪条线路的客流量更大呢?
既然说财政压力,肯定就要看两地的财政实力,GDP不能很好的反映财政实力,只有一般预算收入,特别是当地留存的税收收入才能比较真实的反映财政实力。税收收入也是最硬的数据之一,因为现在地税和国税已经合并缴纳,各级只是按照不同的比例分成,通过国税就能推算出地税,理论上不会有太多注水空间。另外,现在四川各地除了成都和三州均已实现县级财政省直管,市域铁路不经过的区县,理论上是不会出资的,因此看全市的财政没有意义,而要看市域铁路经过地区的财政状况,因此这里就比较旌阳区(全口径)、广汉市和东坡区(全口径)、仁寿县的财政状况,所有数据(2023年数据,单位亿)均来自当地GOV网站。

从上表可见,S5经过地区的财政实力总体要强于S11经过地区。细化来看,仁寿比广汉强;旌阳区比东坡区强,但强得不多,前者税收收入只比后者多11%。再看德阳和眉山承担的建设费用,S11总投资额是305亿,德阳出资比例是53%,即德阳出资161.65亿;S5总投资额是221亿,眉山出资比例是54.8%,即眉山出资121.11亿;德阳要比眉山多出资33.5%。这么一分析,显然德阳的财政压力是比眉山要大的,那运营以后哪条线路的客流量更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