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人类学吧 关注:50,001贴子:2,674,083
  • 16回复贴,共1
求助

K2a有没有在欧洲分化出来的NO?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1-25 13:25回复
    留在西伯利亚的N就是之前的ON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2-19 14:07
    收起回复

      东欧Ust-Ishim、Oase1古人K2a1属于灭绝支,是东欧亚人群K2a2(NO)的兄弟,并非父子上下游关系。而K2a2(NO)纯属东亚本土起源的东欧亚人群,衍生出N-M231与O-M175两大分支。与N-M231的年龄23530年、O2-M122年龄29460年相比,O1-F265年龄32690年偏大。


      IP属地:北京4楼2024-12-19 14:16
      回复
        中间安倍昭惠
        ——
        欧美主流父系R也一度是黄种人
        他们和美洲印第安人Q的上游是P 兄弟是S和M巴布亚新几内亚显性
        再上游则是K2b 中国及日韩东南亚显性的父系O和极北父系N的上游则是K2a
        K2父系东南亚,欧美R东南亚经过西北去的中亚。
        FTdna 菲律宾341样本有12例P(3.52%),K 27例7.92%,巴布亚K 11例 13.75% 印尼K 27例4.32% 马来西亚K 7.27%。Yfull 马来西亚 菲律宾都有P
        (泰国西北悬棺葬 N 20% C 7% O1b 33% O2 40%,云南佤族(南亚语系)N为主吧,云南N 7.80% 比最高山东8.52%低不了多少,彝族N 10.47%,土家族N 8.26% 比长江中游湖北N 4.93% 湖南N 4.61%高)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2-25 23:49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12-26 03:20
          回复
            CF是从西伯利亚蒙古进入的,K2b是从西伯利亚蒙古北京田园洞进入中南半岛,K2a也是从西伯利亚蒙古进入北方和中南半岛,D从南西伯利亚进入西藏缅甸和蒙古日本,只是被原先或后来的CF,K2a伴随或冲爆发冲淡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2-26 06:03
            回复
              6口的图怪异到R不走广大的欧亚大陆内部,而是沿着地中海西班牙沿岸到达挪威,或Q沿着美洲西海岸到达阿根廷,然后再在南美内陆爆发到北美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2-26 06:11
              回复
                北方ON上游多样性远大于南方,百分之90以上南方人都是北方父系后代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2-26 06:32
                收起回复
                  最早爆发人口的是黄河以北和辽河流域的小米种植人群爆发,这是农业文明和人口传播的起点,然后是黄淮流域的小麦种植人群和辽河以东日韩的大米族群爆发,再然后人口种植人群开拓南方山区密林向南方种植水稻爆发人口,再然后农业技术传入东南亚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2-26 06:37
                  收起回复
                    黄土高原附近就是游牧区
                    北京附近就是游牧区
                    甚至河北一直有一定的游牧属性 河南才农耕。
                    从来不是农耕腹地怎么创造农耕?
                    冰原还能是人类起源地 爱斯基摩人笑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2-26 07:25
                    收起回复
                      遗传学研究显示,夏人与内蒙古东部、山东青岛和山西人关系最近
                      关于夏族兴起之地,有很多种说法,如豫西说、晋南说、南方说、东部地区说等。夏朝灭亡后,夏人的流向也有多种说法,如夏桀逃向安徽巢湖、夏桀之子淳维逃向北方成为匈奴、部分人逃到蜀地、部分人逃到东北,部分人逃到浙江、部分人逃到西北等。这些传说和记载,虽然经过了后人的层累建构,但应包含有历史的素地。而要想验证其真实性,目前而言,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分子人类学对夏代人群进行基因解析。
                      1
                      2011年,中科院遗传学专业的刘皓芳提交博士论文“河南二里头遗址夏代人群的分子考古学研究”,就二里头夏代人群的遗传构成、人群去向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结论如下:(一)通过与世界范围的110个古今人群进行对比,发现二里头夏代人群与东亚人群聚在一起,与东亚人群遗传关系最近。(二)通过对包含二里头夏代人群在内的48个东亚古今人群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二里头夏代人群与黄河中下游(豫、鲁、晋)汉族、西北(陕、青海)汉族和少数民族、东北(辽、蒙)汉族和少数民族,以及日本本州、韩国人群遗传关系非常近;与南方人群和阿依努人遗传关系较远;与偃师商城古人群和外蒙古匈奴时期古人群遗传关系介于上述二者之间。(三)为了寻找与二里头夏代人群遗传关系最密切的人群,对22个人群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人群按地理位置分为三大分支,二里头夏代人群与内蒙古东部蒙古族、山西汉族和山东青岛汉族位于一个支系上,日本本州人群、韩国人群、外蒙古人群和中国东北地区人群聚在一支,中国西北地区人群聚在一支。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12-26 13: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