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实现大同世界,那就需要官员们拧成一股绳,信息交流通畅,把底层的情况传递上去,把同一级的关系协调理顺,把上级的思想贯彻下去。不仅要关注经济,还要关注民生,要注意给特殊人群兜底,给有大病的,给家里没人照顾的老人、小孩、精神病患者安排好,利用集体组织的力量,利用当地志愿者的力量,有些没事干的人经常打麻将,他们闲着也是闲着,让他们参与一些社会性事务。还有很多待业在家的青年,可以让他们做社工,让被帮助的家庭给予一些资金补偿。要关注教育,教育孩子的知识面要广,要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但出题目不要出偏题怪题。降低高初中的学习强度,尤其是高中的学习强度,有经验的老师要编制高质量的讲义用来辅助教材教学,拓宽孩子知识面或是加深孩子理解。鼓励各行各业的人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各高校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开设新专业,尤其是设计方面的,市场很广。各高校教学的时候不要只有理论,可以请各行业的头部人才来校讲课,给孩子们讲一讲一线的事情,实践的事情。这些事情孩子们应该会觉得很有用,应该会更爱听,讲讲在某行业的晋升发展渠道,发展方向,讲讲转行的事情,讲讲跨行业的事情。多找一些企业家找一些一线管理者讲一讲实践的事情。讲这些课的时候审核一下讲义和稿子,让有实践经验的讲出来,不要还是讲空洞的理论。这样的做法也能鼓励大家干一行爱一行,做事会总结复盘,能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现在的大学理论课是比较多的,缺少实践类的,引导孩子们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这样的人做事更有针对性更容易成长。像师范类的,应该鼓励大家磨课,鼓励大家做教学课件,用大学的高度引领大家,而不是每天让大家浑浑噩噩的过着。大学是很宝贵的一段经历,在里面充分的历练出来会有想不到的高度的,一定要让孩子们立志,充分利用大学里的资源充分发展起来,不要虚度光阴。我在大学里的时候,专业课《地球概论》有点枯燥,我就找相关的期刊看了些科普类的文章,自己看完以后印象更深刻,其实这样的学习更有趣。教育中会发现超前教学的现象,有些学生初中的时候会简单学一些高中的知识,尤其是数学方面,高中的时候会接触一些大学的知识,这些在数学科目比较明显,用微积分的思想解决一些高中的难题会很有帮助。像物理科目的话压轴题用一些数学的方法去帮助解决有帮助。语文的阅读题看起来很难,但如果学一些写作方面的手法或语文的一些方法类的知识的话,有些阅读题目难度就降下来了。所以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当然思考也是很有必要的。现在文科教学有点麻烦,结论看起来很简单,但结论的背后其实是有理论支撑的,没学到专业领域的话就不会懂得背后的理论,只是了解理论,就容易陷入简单的记忆,有些枯燥乏味。本质上我们还是缺少好的文科人才,缺少这些人把知识和理论深入简出的说出来,需要很多人才。文科其实可以分为这几块,一块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一块是人类群体的各种关系,还有一块是人类的各种生活例如住房、饮食、穿衣、交通等。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人类居住生活在自然界中,当然现在的城市尤其是发达的城市弱化了这一点,更多的是各种人工环境,但本质上人还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离不开阳光雨露,离不开空气,离不开矿产资源,离不开土地。我们应该节约资源、善待环境,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减少污染。现在我国的各种工业生产有过度的倾向,这其实是应该被控制的,生产的多卖不出去就是浪费地球的资源。现在有人在想移民火星或其他星球的事情,我觉得作为实验是有可能的,大规模是不可能的,我们最应该做的是爱护地球,爱护我们的蓝色星球,而不是想抛开重新建立一个世界。地球上的很多自然现象像火山地震台风是我们人类不可控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监测,积极预防,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祭祀求神,祈求神仙们利用神力减少一些自然灾害,尽量保证风调雨顺,让地球宜居。人类群体的各种关系。有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地区与地区的关系、组织与个人的关系、师生关系、医患关系、商贩与客户的关系、亲人关系、配偶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等,各有各的道。国与国的关系,那就是平等互利,尤其是大国与小国之间,富国与穷国之间,互利合作的主体思想应该是最主要的,有钱大家一起赚,有工作大家一起干比较好,我觉得我们国家在处理国家问题的时候就做的比较好,尽量减少争斗,争取和平的环境下互利共赢,把我们的技术和产品输出给有需要的国家,利用一带一路广泛的与各种类型的国家合作。我们国家的对外国策也是很值得称赞的。地区与地区的关系,我们国家主张大家资源互济,主张部分产业转移,先富带后富,我觉得也做的很好。地区与地区之间劳动力流通、资金流通、农特产品流通、矿产资源和水资源流通。地区的经济水平有高低之分,但这属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各类地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经济发展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各地区的人能安心生活下去。情,在家做做饭也是很健康的,然后还能午休,让生活不会那么忙碌碌人类的各种生活也有各自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