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视连续发了半个月的时段收视,可以看出,自从严格把控内容、切断不良广告以来,对收视的提升还是很显著的:全天最高省卫第11;白天最高第9,算上卡酷和金鹰也没出过前15名,表现很稳定。相比之前常年二十名开外的低迷表现,吉林卫视无疑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一个台只要有上进心,那就是好事,我作为半个吉林人看到家乡卫视慢慢变好也挺开心。
然而,你吉目前依然会暴露一些致命弱点:资源不佳、群众基础薄弱、平台优势仍未形成。白天虽然可圈可点,但晚间还是二三十名徘徊,整体就把全天收视潜力制约住了。大家没事也可以勤翻一翻东北地区酷云,同一片土地上,看看人家辽视的本地多坚挺,黄金档表现有多强势,而你吉在本地上就相形见绌了。
对白天剧目前的建议是:拓展一些新的抗战和老剧,适当参考一下广东、深圳白天的选剧思路。比如试试五号特工组系列、特种兵系列这种收视号召力很强的,一放就能起来。前段时间播的亮剑表现很猛,说明经典老剧对电视观众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试试西游记?白天爱播西游记的台很多,但动辄广告就半小时,播一集还重复一大段,让看的人、放的人都累得慌。你吉现在没有那些不良广告,压过他们岂不是非常轻松?观众现在不爱看那些毫无真诚的流水线作品,包括广电自己也慢慢在推广“重温经典”频道,老剧这条路走好了,绝对是很赞的。
关于黄金档选剧,大概有下面这些建议:
战争类:继续占大头。查了一下欢网的收视,今年表现最好的是欢颜、蜂巢和无间,都是动作、谍战题材,也算是跟白天一脉相承。这种剧在荧屏永远都有市场,尤其是针对大爷、大妈等中老年受众,只要你选的好,他们就爱看。像今年的侦察英雄,播了那么多轮,再播依然能打,至今还是很多台的收视年冠,为什么当初没买来播?
年代剧:多尝试,慢慢培养。很多人认为年代剧都太狗血全是烂剧,但现实生活中总会有类似的家庭,电视剧就是这些家庭的缩影。年代剧相对于其他类型在观感上更亲切,情感描绘也细致,那些生活小细节也更容易引起共鸣。我们在看剧的同时,会情不自禁的进行代入、对照,从而达到娱乐目的。打个比方,假设有两部剧摆在大爷大妈面前,一个文艺气息浓到不食人间烟火,另一个家长里短、吵吵闹闹但看着有意思,你说他们看哪个?
都市类:适当买。在选都市剧时,最好筛选一些包含社会话题或者矛盾冲突比较强的剧,剧的普适性也要强,尽量杜绝青春、职场、科技等题材的剧。对你吉这种三线台来说,有时候剧的轮次并没那么重要,内容才是让大家关注你的关键。
古装类:能不买就不买。对于流量演员出演的古装剧,虽说能在新媒体带来一部分关注度,但对大屏的推动作用微乎其微。如果确实有这个需求,就考虑武侠、历史题材,尽量往受众方向贴合。或者,买庆余年2这种轻松欢快的剧,让大家都愿意来看。上过星但成绩不行的剧,基本无需再关注,至于那些小成本古装剧,在选择的时候更要慎之又慎。
综艺方面,尽可能自办一些有本土特色的节目,像之前的欢乐东北风就能发挥出一定的地域优势来。同时最好和爱奇艺、腾讯这些综艺大户加强合作,头部资源目前拿不到,就要积极争取合适的中部资源,哪怕是合作个小综艺也一定要对平台的卤子。下午欢乐送不用动,时段竞争力还不错,后晚间最好拉长一些,少放一集剧没什么,放剧的台那么多不差你吉一个,既然喜剧在东北有优势,就把它发扬光大。春晚也要坚持办下去,你吉的硬件比起很多台都不差,就更没有理由放弃(类似23年特别节目就是放弃)。今年春晚效果挺好,争取往后能邀请更多本省以及外界的明星大腕。
都说东三省是一熊熊一窝,这么多年都没发展起来,三个卫视的情况某种程度上跟三个省也挺相像的。但如果吉视及时做出有效的改变,相信也能给另外两家甚至整个电视行业带来积极的引导作用。
然而,你吉目前依然会暴露一些致命弱点:资源不佳、群众基础薄弱、平台优势仍未形成。白天虽然可圈可点,但晚间还是二三十名徘徊,整体就把全天收视潜力制约住了。大家没事也可以勤翻一翻东北地区酷云,同一片土地上,看看人家辽视的本地多坚挺,黄金档表现有多强势,而你吉在本地上就相形见绌了。
对白天剧目前的建议是:拓展一些新的抗战和老剧,适当参考一下广东、深圳白天的选剧思路。比如试试五号特工组系列、特种兵系列这种收视号召力很强的,一放就能起来。前段时间播的亮剑表现很猛,说明经典老剧对电视观众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试试西游记?白天爱播西游记的台很多,但动辄广告就半小时,播一集还重复一大段,让看的人、放的人都累得慌。你吉现在没有那些不良广告,压过他们岂不是非常轻松?观众现在不爱看那些毫无真诚的流水线作品,包括广电自己也慢慢在推广“重温经典”频道,老剧这条路走好了,绝对是很赞的。
关于黄金档选剧,大概有下面这些建议:
战争类:继续占大头。查了一下欢网的收视,今年表现最好的是欢颜、蜂巢和无间,都是动作、谍战题材,也算是跟白天一脉相承。这种剧在荧屏永远都有市场,尤其是针对大爷、大妈等中老年受众,只要你选的好,他们就爱看。像今年的侦察英雄,播了那么多轮,再播依然能打,至今还是很多台的收视年冠,为什么当初没买来播?
年代剧:多尝试,慢慢培养。很多人认为年代剧都太狗血全是烂剧,但现实生活中总会有类似的家庭,电视剧就是这些家庭的缩影。年代剧相对于其他类型在观感上更亲切,情感描绘也细致,那些生活小细节也更容易引起共鸣。我们在看剧的同时,会情不自禁的进行代入、对照,从而达到娱乐目的。打个比方,假设有两部剧摆在大爷大妈面前,一个文艺气息浓到不食人间烟火,另一个家长里短、吵吵闹闹但看着有意思,你说他们看哪个?
都市类:适当买。在选都市剧时,最好筛选一些包含社会话题或者矛盾冲突比较强的剧,剧的普适性也要强,尽量杜绝青春、职场、科技等题材的剧。对你吉这种三线台来说,有时候剧的轮次并没那么重要,内容才是让大家关注你的关键。
古装类:能不买就不买。对于流量演员出演的古装剧,虽说能在新媒体带来一部分关注度,但对大屏的推动作用微乎其微。如果确实有这个需求,就考虑武侠、历史题材,尽量往受众方向贴合。或者,买庆余年2这种轻松欢快的剧,让大家都愿意来看。上过星但成绩不行的剧,基本无需再关注,至于那些小成本古装剧,在选择的时候更要慎之又慎。
综艺方面,尽可能自办一些有本土特色的节目,像之前的欢乐东北风就能发挥出一定的地域优势来。同时最好和爱奇艺、腾讯这些综艺大户加强合作,头部资源目前拿不到,就要积极争取合适的中部资源,哪怕是合作个小综艺也一定要对平台的卤子。下午欢乐送不用动,时段竞争力还不错,后晚间最好拉长一些,少放一集剧没什么,放剧的台那么多不差你吉一个,既然喜剧在东北有优势,就把它发扬光大。春晚也要坚持办下去,你吉的硬件比起很多台都不差,就更没有理由放弃(类似23年特别节目就是放弃)。今年春晚效果挺好,争取往后能邀请更多本省以及外界的明星大腕。
都说东三省是一熊熊一窝,这么多年都没发展起来,三个卫视的情况某种程度上跟三个省也挺相像的。但如果吉视及时做出有效的改变,相信也能给另外两家甚至整个电视行业带来积极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