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企业深化绿色可持续发展
半导体产品的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在芯片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纯净水对芯片上的杂质进行冲洗,这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此外,生产一颗芯片需要经历许多工序,这涉及使用大量的半导体设备,并且环境须保持恒定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等条件,这些都需要电力支持。随着芯片的产量增加和半导体工艺的进步,所需的电力也会增加,同时水资源的消耗也随之增加。据估计,生产一个2克重的计算机芯片,需要32公斤水资源,耗电3度。生产一片12英寸晶圆的耗水量约为4~5立方米,耗电1420度。

例如,台积电消耗了中国台湾超过7%的电力,用电量超过了拥有270多万人口的台北市。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张,半导体产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持续上升。预计到2025年,仅台积电一家公司就将占中国台湾整体能源消耗的12.5%。到2028年,能达到15%。

随着我国半导体需求的提升,半导体产业规模的扩张,半导体制造业废气废水等大量污染排放和高耗能也愈加受到政府与企业的关注。某些地区政府正逐步完善相关政策,例如,江苏省为了规范半导体行业污染物排放,先后制定了半导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且经过多次修订及完善,针对大气污染物(如:颗粒物、氨、硫酸雾等)排放设置了排放浓度限值,以及水污染物(如:氟化物、硫化物等)也设置了排放限值。预期中国半导体可持续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1.更多半导体企业从“被动”合规转变为“主动”合规
此前企业通常根据政策要求,在环境评估报告中纳入碳排放信息,或者定期在ESG以及国家环境信息平台上进行披露,以符合政策要求,处于“被动”合规。然而,随着“双碳”政策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企业会主动采取行动,主动披露排放信息,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趋向“主动”合规。
2.进一步深化绿色生产流程
半导体企业将进一步深化对半导体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减少碳足迹,减少对环境有害的排放。越来越多半导体企业将会在整个半导体生产流程中探索绿色转型,着重于生产工艺优化、效能提升、排放治理以及绿色能源使用等方面。
3.碳管理将成为半导体企业社会责任担当的体现
中国半导体企业越来越意识到践行绿色低碳是整个半导体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碳管理能力将成为企业社会责任担当的体现。提升碳管理能力有助于企业满足政府、投资者、社会大众、客户和供应商等多个利益相关方对环境保护日益严格的期望和要求,能够提升利益相关方对可持续发展的半导体企业的认同,有利于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实现长期的价值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