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搭桥吧 关注:2,806贴子:16,042
  • 12回复贴,共1

时光荏苒,搭桥九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借用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来形容自己搭桥的经历,在恰当不过。心脏三大血管,百分之百堵塞,大难不死;搭桥几十天内,五根桥血管都狭窄,又侥幸过关。宽慰自己“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既然命有此劫,就当其丰富了自己的阅历。
今天心脏搭桥九年整,重温这段难忘的心路历程,不禁感慨万千。几年前写的《渡劫》中,信奉“祸福无门多自召,因果不爽少有冤”。曾经重病的自己至今未挂,却听到许多正常人,突然消失的报道,如今不得不相信,生死有命的玄学。明白了“诗酒趁年华”的重要!余生不快乐度过,枉费了老天爷的放生之恩,辜负了医务人员的精心救治,也违背了亲朋好友的殷切期待!更荒废了来人间一趟的美好时光。既然明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此时不乐,更待何时?正所谓:“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2-04 10:49回复
    心脏搭桥后,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只好停服了所有冠心病用药。看着腿上取掉静脉的伤口,胸前一尺长的刀疤,联想到自己日渐削弱的活力,不禁悲从中来。不想苟延残喘的活着,就要先尽人事,后听天命。感悟到药物不能代替运动,必须进行运动康复,才能恢复身体的正常功能。用毛主席的诗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激励自己一切从新开始。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2-04 10:50
    收起回复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反思自己以前的不当行为,得出了急症请医生治,慢病需自己调的结论。笃定保持乐观、适量运动、均衡饮食、疏通经络,是自愈冠心病的特效药。多年的实践证明,事实确实如此!至少迄今为止,自我感觉良好!可以“仰天大笑出门去”“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尽情安享“闲庭独坐对闲花,轻煮时光慢煮茶。”的惬意时光!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2-04 10:51
      回复
        回忆过去,自己也曾忧心忡忡。知道心血管堵塞,脑血管也不会太好,记忆力的衰减,已快于同龄人。经常丢三落四,张冠李戴。多年前与同学自驾游剑门关,途经山路十八弯,偶遇‘大雪’ ,想到前不久的另一次自驾游,与亲属一同观看黄河凌汛的情景,情不自禁默诵起了李白的《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后来整理游记却发现,“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蜀道难》,才是李白送友人入蜀所写,被封为谪仙人之作。路人皆知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自己竟然也能与《行路难》搞混?既然亲历了冠心病的“自愈”,发现记忆力减退、混乱的问题,继续照方抓药,加强脑子的“运动”。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2-04 10:53
        回复
          背诵些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以增强记忆力,减少思维混乱。首先背熟了《行路难》《蜀道难》。当背诵偏长一点的文言文时,又发现了新问题。众所周知,正常人不能与过目不忘的天才相提并论,但在网上看到,许多正常人几天就能背熟,773字《滕王阁序》,913字《洛神赋》,自己却几十天才勉强学会背诵。难免忐忑不安。自己深知不完全背熟,时间一长必然忘记。烂熟于心的《岳阳楼记》,从来不用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就是很好的佐证。想当年携妻子与多位同学及家属,一同旅行去广西,途经岳阳楼,登楼前同学问我,是否会背诵《岳阳楼记》?自己知道:包括老婆在内,多位同学都会背诵。毕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能够带薪上大学的,都是喜欢读书之人。每次旅行归来,同学们写的游记,都会赏心悦目,妙笔生花,是自己学习的榜样。自己的游记则相形见拙,只适合孤芳自赏。好在自己在背诵《岳阳楼记》上,并没有掉队。虽然多年没有背诵,仍能在70秒之内,背诵368字的全文。学生时期,没形成“肌肉”记忆的其他课文,几乎都已忘记。明白了这点,就用《荀子·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名言来激励自己,必须将这两篇古文背熟!只因一篇《洛神赋》,绝胜文坛丹青手;千年《滕王阁》,冠盖骈文最高峰。于是通过长达百日的素读,可以2′40″背诵《滕王阁序》,3′10″背诵《洛神赋》。也就是说,这两篇古文,已经在脑中形成了“肌肉”记忆。然后开启了,为一首诗,去一座城,说走就走的旅行。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2-04 10:54
          回复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2-04 10:55
            回复
              南昌滕王阁上,背诵《滕王阁序》,河南洛河旁,吟咏《洛神赋》。穿越时空来到王勃、曹植吟诗作赋的“现场”,别有一番情趣!假如王勃穿越回现代的滕王阁,看到战机身披银装,尾吐彩云穿越苍穹,会写出怎样的神句?如今日新月异的科技,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离开滕王阁,开车转瞬就到了广东中山,在曾经工作最长的地方,寻觅青春的足迹。去洛河的同时,也顺路登上了鹳雀楼,实现了儿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梦想。游过鹳雀楼,完成了登上四大名楼的夙愿。其中江南三大名楼,都有背诗免门票活动。背诵三首与黄鹤楼有关的诗词,黄鹤楼免门票。五分钟之内背诵《岳阳楼记》,免岳阳楼门票。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2-04 10:55
              回复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2-04 10:56
                回复
                  六分钟之内背诵《滕王阁序》,免滕王阁门票。另外,背诵《洛神赋》,河南省多个景区免门票,甚至到武汉植物园也能通用。《洛神赋》在文坛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全国有许多景区,推出背诗免门票活动。相信多些这样,带有文化气息的旅行,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2-04 10:57
                  回复
                    如今年逾花甲,也需强迫自己,不断学习新知识,以唤醒沉睡的记忆。自我感觉,通过反复背诵,记忆力确实有所提升。但要记忆、体能恢复到盛年状态,除非医学获得重大突破,否则只能是妄想。像正常人一样锻炼身体,更是自己残损心脏,难以承受之重。年龄增加导致的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年逾花甲,可以量化的运动能力,与几年前对比,差距一目了然:深蹲每组500次下降为300次;侧提每组600个降为500个;每天五公里超慢跑,改为三公里;400米跑由百秒之内,延长到两分钟以上;每组一分钟俯卧撑,50个改为40个;引体向上10次降到8次……只有心率100bpm以下的中、低强度运动,以及真气运行、打坐等静功,依然保持原样。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2-04 10:57
                    回复
                      即使“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也要“壮心未与人俱老”!如今“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2-04 10:58
                      回复
                        网上有种说法,一次可以做40个标准俯卧撑的男性,与做不了10个的人相比,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低96%。在衡量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方面,做俯卧撑的能力,比通过运动平板试验,测算有氧能力更能说明问题。因此自己一直想保持,一次做40个标准俯卧撑能力。
                        但运动不能过量,是必须遵守的纪律。即便年轻时,做超出能力的事情,自己也曾多次受伤。搭桥几个月时,五公斤哑铃,自己仅右手可以举起,左手一次也不能举起,可以说手无缚鸡之力,那时绝不会运动过量。这几年感觉身体恢复不错,又出现过多次运动损伤。最近几天,每天8次引体向上,20次双杠臂屈伸,40个标准俯卧撑,凳子上80个上斜俯卧撑,每组动作两次。肘关节出现疼痛,说明又运动过量了。不知道需要休息多久才能恢复正常。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1-18 19:14
                        收起回复
                          导致自己受伤的运动量,在运动爱好者眼里也许不值一提,可能只是运动前的热身。上次受伤就是因为新买了,下图中的这个握力器,引起的用力过度。只因为握力锻炼,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握力器标定最大握力60公斤,实际上肯定没有这么大。自己每手做30至50次,仅仅练了几天,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拇指就受到了损伤,不能吃一点力气。不得已,引体向上停了两个多月。这次肘关节受伤,需休息时间不会超过上次吧?据说经常做引体向上,不会腰间盘突出,因此引体向上,成为自己的保留项目。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1-18 20: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