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速与社会矛盾
中国老龄化社会浪潮汹涌而至,低收入者在退休后,每年仅靠着不足万元的养老金苦熬。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政府普通公务员退休收入高的可达 13 万元。即便在普通公务员群体内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也存在“结界”,退休年收入差距最大可达两倍多。
退休收入,恰似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调节水平。退休前,人们在市场的汹涌波涛中拼搏,收入高低由市场那只无形的大手掌控。可退休后,本应是安享晚年、“躺平”的时光,收入差距却依旧悬殊得令人咋舌。低收入者不仅养老金微薄,其他社会福利也少得可怜,而他们的数量却极其庞大,给社会稳定埋下了巨大隐患。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退休收入差距可以感受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不公平,贫富差距阶层固化等一系列社会矛盾。
解决这些矛盾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赖经济高速增长。
中国经济体量巨大,增速放缓体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对此我不敢苟同。更有专家说,经济下行有助于化解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粗放增长、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等问题,更是一派胡言.
经济高速增长与高质量增长难道水火不容?其实他们之间不存在悖论,甚至高质量增长更能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
5%的经济增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因为这让解决退休收入的差距问题会变得遥遥无期,而且当前严重的产能过剩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全局的主要矛盾就是明证。
中国经济要重回高速增长之路,其实有着巨大的支撑。
中国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最高50多点,长期在40到50之间,2023年只有37.6%)远低于世界发展中国家平均70%的占比,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也普遍在70%以上,中国内需市场的巨大潜力的充分释放,完全可以保障中国经济的高增长。
长期以来,中国固定资产的高投入与毛毛雨般微不足道的消费刺激投入严重失衡,恰似两条长短不一的腿,难以稳步前行。房地产行业曾如火箭般飞速发展,带动相关行业一路狂奔,积累下了海量产能。可当房地产陷入大萧条的泥沼后,产能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炒房热潮的退去以及股市的持续低迷,让国民财富大幅缩水。工资收入的增加,根本不够填这些亏损的巨大“窟窿”,内需自然裹足不前。
产能过剩犹如“经济瘟疫”,让经济内卷愈发严重,企业利润下滑,员工收入降低,失增多,就业困难,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尤其是固定资产停摆的折旧损失,更是一个令人咋舌的天文数字。
要变巨大的产能包袱为优势资源,做到物尽其用,巨大的消费潜力等待激发。
2023 年中国有 4.36 亿户家庭低于当地平均收入,一家发一万元代金券,除了买粮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不能使用以外,代金券和现金支出按三七开,那么 4.36 万亿代金券可以撬动 14.5 万亿有效内需,足够中国2024经济增速达到10%以上。
中国股市,本应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扩大内需、实现消费升级的关键动力与长久源泉。
在世界各国股市一路高歌猛进、屡创新高之际,中国股市却如病弱的羔羊,长期萎靡不振。这并非是中国经济基本面恶化所致,实则是市场信心严重不足。
中国股市从 2007 年 10 月高点,沪深两市总市值32.71 万亿元,一路跳水,到2008 年底,市值缩水到 12.13 万亿元,股市亏损20.5万亿,股灾的惨烈让多少中国中产阶层灰飞烟灭。一直到现在,中国股市每年都有很大亏损,当然与2008年相比,已经大幅度低。
2008 年政府工作报告有一句话是增加人民的财产性收入。如今面对股民长期的亏损,政府理应承担起责任,给予适当补偿。
补偿的原则是分阶段,一年补一年,补偿的比例定为20%,而且只对个人200万以内的亏损补偿,机构和企业亏损不计。以此类推,直到股市创新高为止。这个期间,上市公司原始股份抛售金额的60%予以征缴,也作为补偿金来源,就拿亏损最高的2008年来说,补偿金不会超过2万亿,政府财政完全有能力负担补偿费用。
若如此,股市稳定健康发展可期,其带来的乘数效应和长久的杠杆作用,结合精准的消费刺激政策相互作用,必将推动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良性循环,打破经济体量巨大增速放缓的魔咒。
中国老龄化社会浪潮汹涌而至,低收入者在退休后,每年仅靠着不足万元的养老金苦熬。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政府普通公务员退休收入高的可达 13 万元。即便在普通公务员群体内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也存在“结界”,退休年收入差距最大可达两倍多。
退休收入,恰似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调节水平。退休前,人们在市场的汹涌波涛中拼搏,收入高低由市场那只无形的大手掌控。可退休后,本应是安享晚年、“躺平”的时光,收入差距却依旧悬殊得令人咋舌。低收入者不仅养老金微薄,其他社会福利也少得可怜,而他们的数量却极其庞大,给社会稳定埋下了巨大隐患。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退休收入差距可以感受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不公平,贫富差距阶层固化等一系列社会矛盾。
解决这些矛盾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赖经济高速增长。
中国经济体量巨大,增速放缓体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对此我不敢苟同。更有专家说,经济下行有助于化解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粗放增长、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等问题,更是一派胡言.
经济高速增长与高质量增长难道水火不容?其实他们之间不存在悖论,甚至高质量增长更能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
5%的经济增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因为这让解决退休收入的差距问题会变得遥遥无期,而且当前严重的产能过剩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全局的主要矛盾就是明证。
中国经济要重回高速增长之路,其实有着巨大的支撑。
中国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最高50多点,长期在40到50之间,2023年只有37.6%)远低于世界发展中国家平均70%的占比,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也普遍在70%以上,中国内需市场的巨大潜力的充分释放,完全可以保障中国经济的高增长。
长期以来,中国固定资产的高投入与毛毛雨般微不足道的消费刺激投入严重失衡,恰似两条长短不一的腿,难以稳步前行。房地产行业曾如火箭般飞速发展,带动相关行业一路狂奔,积累下了海量产能。可当房地产陷入大萧条的泥沼后,产能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炒房热潮的退去以及股市的持续低迷,让国民财富大幅缩水。工资收入的增加,根本不够填这些亏损的巨大“窟窿”,内需自然裹足不前。
产能过剩犹如“经济瘟疫”,让经济内卷愈发严重,企业利润下滑,员工收入降低,失增多,就业困难,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尤其是固定资产停摆的折旧损失,更是一个令人咋舌的天文数字。
要变巨大的产能包袱为优势资源,做到物尽其用,巨大的消费潜力等待激发。
2023 年中国有 4.36 亿户家庭低于当地平均收入,一家发一万元代金券,除了买粮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不能使用以外,代金券和现金支出按三七开,那么 4.36 万亿代金券可以撬动 14.5 万亿有效内需,足够中国2024经济增速达到10%以上。
中国股市,本应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扩大内需、实现消费升级的关键动力与长久源泉。
在世界各国股市一路高歌猛进、屡创新高之际,中国股市却如病弱的羔羊,长期萎靡不振。这并非是中国经济基本面恶化所致,实则是市场信心严重不足。
中国股市从 2007 年 10 月高点,沪深两市总市值32.71 万亿元,一路跳水,到2008 年底,市值缩水到 12.13 万亿元,股市亏损20.5万亿,股灾的惨烈让多少中国中产阶层灰飞烟灭。一直到现在,中国股市每年都有很大亏损,当然与2008年相比,已经大幅度低。
2008 年政府工作报告有一句话是增加人民的财产性收入。如今面对股民长期的亏损,政府理应承担起责任,给予适当补偿。
补偿的原则是分阶段,一年补一年,补偿的比例定为20%,而且只对个人200万以内的亏损补偿,机构和企业亏损不计。以此类推,直到股市创新高为止。这个期间,上市公司原始股份抛售金额的60%予以征缴,也作为补偿金来源,就拿亏损最高的2008年来说,补偿金不会超过2万亿,政府财政完全有能力负担补偿费用。
若如此,股市稳定健康发展可期,其带来的乘数效应和长久的杠杆作用,结合精准的消费刺激政策相互作用,必将推动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良性循环,打破经济体量巨大增速放缓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