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大户”被揪出,4种食物可能会升高尿酸,再爱吃也要管住嘴
“嘌呤大户”被揪出,4种食物可能会升高尿酸,再爱吃也要管住嘴
痛风不能吃豆腐,不然会发病?
50岁的何大伯正在睡梦中,突然脚趾传来剧烈的疼痛,让何大伯辗转难眠。他发现自己的大脚趾又肿又红,摸上去非常烫。老伴起床,用热毛巾帮他热敷,怎知5分钟后,疼痛不减反而加剧。

熬了一夜,第二天何大伯赶紧挂急诊,经过检查后被确诊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何大伯不明白自己为何突然发病,于是问医生。
医生解释可能与近期饮食有关,何大伯想了想自己并没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只是比较爱吃豆制品,豆腐、豆浆、豆皮都是心头好。于是怀疑,豆制品就是“祸根”。

也许不少痛风患者和张大伯一样,总是怀疑自己进食豆腐的合理性,视豆制品为“洪水猛兽”。豆制品真的如此不堪吗?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痛风究竟是什么?为何更喜欢折磨男性?

一、为什么痛风更偏爱男性?
痛风对国人的影响不可忽视,据《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显示,我国痛风总体发病率为1.1%,患病人数约有1466万。
什么是痛风?
它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引起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这种疾病可发生与各个年龄段,诱发因素包括遗传因素、高嘌呤食物摄入、过量饮食、喜欢甜饮料以及肥胖等。在性别发病率上,则更侧重于男性。

都说“十个痛风九个男”,为什么会更“偏爱”男性呢?
这可能与体内激素水平有关。女性体内占主导的雌激素可促进肾脏排泄尿酸,降低血尿酸水平,而男性体内占主导的雄激素恰好相反,会抑制尿酸排出,导致尿酸代谢率降低,从而加快尿酸结晶形成,最终招来痛风。
还有一个原因是,男性更爱喝酒,因此痛风风险也会提升。

二、我国超千万人患痛风,“祸根”是豆制品?
痛风与饮食有很大关系,而一项纳入7万多国人的研究发现,食用豆类可能与尿酸升高有关。
来自复旦大学和开滦总医院的研究者,在中国人群中开展调查,研究纳入71893名参与者,平均年龄51.4岁,男性占比80.6%,通过数据对比发现,豆类摄入与高尿酸血症升高有关,大豆属于嘌呤较高的食物(嘌呤含量218毫克/100克)。

那该研究是不是石锤了痛风的“祸根”是豆制品?
并不是。另有研究发现,大豆在经过加工后,嘌呤均有降低,如北豆腐(嘌呤含量68毫克/100克),内酯豆腐(嘌呤含量100毫克/100克)豆浆(嘌呤含量29毫克/100克,)如果豆浆浓度降低,嘌呤含量则更低。
如此看来,尿酸高的人群,是可以适量吃豆制品的,但若是痛风发作时,可少吃或不吃,如果依旧担心会诱发痛风发作,可以选择嘌呤降低的豆制品。

三、这4种食物才是嘌呤大户
相较于豆制品,这4种才是痛风患者要注意避免的食物。
1、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属于高嘌呤食品,家常菜的猪肝、鸡肝等,一百克嘌呤含量已经超过270毫克,鹅肝、羊肝等更是超过400毫克。因此尽量少吃。

2、甲壳类食物
大部分甲壳类食物都属于高嘌呤食物,包括大闸蟹、扇贝、生蚝、蛤蜊、贻贝、龙虾等,其中贻贝的嘌呤含量甚至高达414毫克/100克,痛风患者最好注意食用量。
2、酒
酒类从嘌呤含量中分析并不高(不超过10mg/100g),但却会抑制尿酸排泄,增加尿酸生成,从而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且与与高度数的酒相比,啤酒增加痛风发作风险的作用更加显著。
4、调味品
厨房中的调味品也是容易被忽视的高嘌呤来源。如鸡鲜粉、鸡精等总嘌呤都达到500毫克/100克;芥末、辣椒油、胡椒粉等辛辣调味料,则容易使神经兴奋,从而增加痛风发作的可能性。

四、降尿酸,防痛风,5点要做好
如果发现尿酸增高,需及早预防控制,生活中应如何预防痛风呢?
1、饮食
血尿酸80%是源于人体自身细胞代谢,只有20%是食物来源。但通过食物控制,可以一定程度降低痛风风险。
预防痛风,要“管住嘴”,尽量避免高嘌呤食物,严格限量中嘌呤食物,具体如何饮食小九给大家附上一张表,可自行对照食用。

图源:生命时报
2、饮水
充足的饮水有助于增加尿酸排出,建议每天饮水量应不少于2000毫升,对于本身患有肾功能不全或心肺功能不全者,则需要根据病情限制饮水量。
3、体重
肥胖是痛风的一大危险因素,但盲目的减肥也会因此体内激素紊乱,从而不利于机体维持平衡,也会导致其他疾病发生。科学减重,控制体重。

4、运动
维持时间较长、中低强度的运动,能够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有利于体内多余的糖分、脂肪消耗,促进尿酸排泄,建议每周保证150分钟的有氧运动。
5、戒酒
酒精是痛风发作的一大诱因,无论是痛风患者还是普通人群都应该限制饮酒,包括黄酒、白酒、啤酒等。

痛风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却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