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吧 关注:12,248贴子:669,623

刘邓大军大别山减员估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根据刘d1月19日的报告,刘d大军南下共11.5万人。至1月9日剩余野战军5.4万人、野司2000人,鄂豫、皖西3万人。
2.根据黄冈史料和刘昌毅回忆等,老中原区鄂东独2旅等等1500人、皖西人民自卫军4000人先后加入刘d大军。
3.根据王宏坤回忆录10纵护送1.2万新兵给刘d
4.综上,刘d大军至1月19日减员共计:11.5+0.15+0.4+1.2-5.4-0.2-3=4.65万。
即到1月19日减员4.65万。
5.根据陈再道回忆录,3月1日2纵9000人,而1月19日2纵还有1万人。可见2纵1月19日---3月1日期间又减员1000人,那么1、3、6、皖西、鄂豫等纵队和军区这段期间减员也必然不少。
综上,至48年3月底转出大别山,刘邓部减员估计不低于5万人。(此处不包括俘虏补充和群众参军。)


IP属地:山东1楼2024-12-14 14:23回复
    “刘d大军南下共11.5万人”——这是1947年5月豫北战役结束,刘邓大军从豫北南下前,刘邓记录的数字。
    1947年6月30日晚,刘邓大军12.4万人强渡黄河南下。
    1947年7月8日,鲁西南战役结束,出发南下大别山前,刘邓上报央军委,所部兵力12.3万。
    一般党、军史多以1947年6月30日晚刘邓大军12.4万人强渡黄河南下兵力,算作刘邓大军南下兵力。但我查不到这个12.4万数字的原始出处。


    IP属地:广东2楼2024-12-14 14:43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据鲁西南当地人称:刘邓大军在鲁西南招了很多当地人参加鲁西南战役,当地人战死很多,但未列入刘邓大军伤亡统计。
      从豫北到鲁西南,刘邓大军兵力是动态数字。我个人认为,以刘邓从鲁西南出发前上报央军委12.3万兵力,作为刘邓大军南下兵力比较方便叙述。


      IP属地:广东3楼2024-12-14 14:53
      收起回复
        【新华社冀鲁豫前线二日电】刘伯承将军野战司令部顷发表第六号公报,公布自七月七日到二十八日,二十一天共完成五次歼灭战,歼灭蒋军九个半旅,六万零一百余人之辉煌战绩。公报称:我野战军为解救黄河南岸数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于六月三十日夜间,从三百里宽的正面横渡黄河后,前后二十一天,完成了五次歼灭战。计七日郓城之战、十日定陶之战、十二至十四日巨野东南六营集之战、二十二日羊山集外围之战、及二十八日羊山集之战,共歼灭四个整师,另一个旅,合计九个半旅。其番号为五十五师部及其二十九旅、七四旅全部,六三师(粤军)之一五三旅全部,三十二师师部及其一三九旅(按已改称一四九旅),一四一旅全部(仅师长唐永良率少数人员逃跑),七十师师部,及其一三九旅(缺一个团),一四○旅全部,六六师师部及其十三旅、一八五旅、一九九旅全部。计毙伤三十二师一三九旅旅长周树棠、六六师十三旅旅长罗贤达以下官兵一万七千一百余人。俘虏五十五师副师长理明亚、七十师师长陈颐鼎、副师长罗哲束、六六师师长宋瑞珂、参谋长郭雨林等将校军官百余名以下四万三千零一十二人,共歼蒋军六万零一百一十二人。主要缴获有:坦克二辆,野炮十二门,山炮五十二门,迫击炮一百零一门,九二步兵炮三门,战防炮十二门,各种小炮六百四十七门,重机枪二百二十二挺,轻机枪一千二百六十一挺,手提机枪四百零四支,长短枪一万三千六百一十九支,各种子弹百万发,汽车五十六辆,骡马二千一百六十八匹,电台四十四部,并击落飞机四架。


        IP属地:山东4楼2024-12-14 22:46
        收起回复
          感觉刘部这位写报告的有水平,有气势轰轰烈烈的,但掩盖了一些事,即敌人是多少,枪械与俘虏的配比(学来的)。深刻印象是谷部七战消灭敌人比自己的部队还多,豫东同样如此,作战环境(内外)恶劣,数据都实打实。有份报告六纵团级及以下干部无法补充,仅此一句胜过几万字,可见这仗有多恶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2-15 08:49
          收起回复
            这是网上找到的:

            时间1947年7月底,鲁西南战役结束,跃进大别山出发之前。4个纵队+野直=123517人,南下总兵力124147人,以此计算,(4个纵队+野直)之外,还有124147-123517=630人。


            IP属地:广东6楼2024-12-15 14:12
            回复
              这是网上找到的,红色部分是我加插:


              IP属地:广东7楼2024-12-15 15:53
              收起回复

                这是那个刘吹舰船过客贴出来的,我借用下。


                IP属地:山东8楼2024-12-15 19:56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减员肯定严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2-15 21:09
                  收起回复
                    南下不对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2-18 08:29
                    收起回复

                      ------------------------------------------------------------------------------------------------------------------------
                      千里跃进大别山+7月分兵,山东相当多的解放区失陷,“反攻,反攻,丢了山东”。山东兵团解放山东大部分地区,是数十万将士经1年来浴血奋战,尤其是经豫东战役,平掉了千里跃进大别山+7月分兵造成的坑,还多赚了。山东大部分地区解放,不是千里跃进大别山+7月分兵之功,相反,千里跃进大别山+7月分兵山东相当多的解放区失陷之坑。
                      刘d、徐周,都本来就是整个晋冀鲁豫军区供养,并不是跃进后,多供养了徐周,是整个晋冀鲁豫军区,而不是冀鲁鲁豫(分)军区。增加供养(陈粟)晋冀鲁豫野战军,加重了整个晋冀鲁豫军区负担,经陈粟、刘d、陈谢,数十万将士1年来浴血奋战,平掉千里跃进大别山+7月分兵造成的坑后,晋冀鲁豫军区负担才得以减轻。
                      为供养刘d,王宏坤十纵柳林中伏,给白崇禧作了1趟运输队,桂军“打垮十纵过新年,消灭十纵有洋钱”;胶东解放区失陷,富饶的胶东一时成了老蒋的仓库,肉眼可见亏了解放区,肥了老蒋。转1张知乎上别人上的图:

                      我军经1年浴血奋战,平掉千里跃进大别山+7月分兵造成的坑后,解放区才扭亏转盈,老蒋才转亏,如果粟裕奉令千里跃进江南,千里跃进大别山+7月分兵造成的坑,就平不掉了。
                      *************************************************************************************************************
                      *************************************************************************************************************

                      ------------------------------------------------------------------------------------------------------------------------
                      若当初粟裕奉令渡江跃进,存在2种可能后果:一.济南解放延迟,四野入关就会延迟,华东、中原、江南蒋军就得以在较大优势下与我军作战,华东、中原以及跃进江南的我军陷于劣势中苦战、恶战就会拖延太久而遭重创。待四野入关后,蒋军重兵、精锐退守江淮,负隅顽抗,挨到柏林危机解除,2个超级大国必定介入、斡旋,力促国共划江分治,形成南北朝。二.华东、中原、长江以南,人口遭到较大程度损失,生产力遭到较大程度破坏,西藏、新疆失去大片领土,至少迟2年以上建立新中国,新中国长期落后于阿三。


                      IP属地:广东11楼2024-12-19 13:42
                      收起回复
                        军史并没有采纳1月19日电文南下11.5万的时间数据节点。而是写:
                        出征时,全军(辖第1、第2、第3第6纵队)共12.4万余人,其中野战军直属队6370人,第1纵队3.3357万人,第2纵队3.1万人,第3纵队2.6468万人,第6纵队2.6322万人。转出大别山后,据1948年3月统计,人员方面:野直属部队1938人,第1纵队1.7042万人,第2纵队1.2418万人,第3纵队1.3208万人,第6纵队1.4016万人-共计5.86万人.(不包括各纵队留在大别山转为军区武装的人员)。
                        那少了9000人到哪去了?把谁漏掉了?是个谜团。
                        我看别人说过:
                        刘--邓率12.4万部队南渡黄河后,鲁西南战役虽伤亡1.3万人,但补充了2.5万战士,加上归建的张才千独立旅(大约5000人),南下大别山的部队不会少于13.5万。
                        11月底,送了一批新兵1万,楼主说是1.2万。那么先后进入大别山的兵力(不包括后来开辟江汉和桐柏根据地的中野第10、第12纵队)应在14万以上。
                        到1947年11月底,即白 崇 禧组织对大 别山的大规模进攻前,刘--邓军已减至9.1万人,除去转为军区武装的两万余人,部队已减员3万,其中被俘8000人。(《第二野战军征战纪实》)
                        而到1948年2月,刘--邓主力转出大 别山时,野战军只有56654人,加上留下的地方部队和工作人员1万多人,刘邓部队此时已不足7万人(《大势中原》)。
                        也就是说,大 别山半年征战,由于战斗伤亡、被俘、逃亡等原因,部队实际减员7万人以上。由于大别山时期我军采取避战方针,所以伤亡并不严重,部队减员主要是因病和逃亡,


                        IP属地:江苏15楼2024-12-20 11:43
                        收起回复
                          刘伯承、陈毅、邓子恢、张际春关于中原部队战力和整训工作致中共中央的报告
                          (1948年8月11日)
                          中央:
                          甲、原刘邓野战军之第一、二、三、六纵南进时,除第一纵队辖四个旅十二个步兵团,另一个骑兵团外,其余三个纵均为三旅九团制,共计十三个旅三十九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各团有迫炮连,旅有炮兵连,纵队有炮兵营,各纵都有教导团。每个步兵团的人数二干至二干五百不等,总计约十一万余人。
                          留置大别山两个旅部十二个步兵团、四个教导团,及其他大批司、政、供、卫干部,共计三万三千余。其余主力在大别山经七个月的作战,于今年三月底以前全部北渡淮河,此四个纵队共计北渡淮河十一个旅(一纵队缺十九旅,二纵队缺五旅),廿七个步兵团(三、六纵各缺三个团),及一个骑兵团。一纵后又留置两个团于淮西区,现剩下廿五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部队人数与武器均大减;每团的人数一千至一千五百人之间.四个纵队共计约五万余人。步枪、轻重机枪减少一半,炮减少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一个连的步枪最多者为四十支,一般的卅余支,几等于一个排的武器。重机枪连每连少则二挺,多则四挺。各纵步马枪四千支至四千八百支,重机枪卅五挺至六十挺,轻机枪三百一十余挺至四百廿余挺。山炮少的四门,多的七门。
                          @xiaoyuanxxxxok
                          这是在粟裕吧翻出来的。出处未知。


                          IP属地:山东16楼2024-12-22 11:04
                          收起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12-28 15:3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一边吹牛歼灭4个整师,一边又老老实实交待只俘虏2个师长、2个副师长、1个参谋长,自相矛盾,自我打脸,把脑袋打糊涂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4-12-28 21: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