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吧 关注:3,418贴子:17,061
  • 10回复贴,共1

光武度田应该是成功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刘秀“度田”,是东汉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因地方官吏“多不平均”,刘秀下令处死、下狱和黜免的郡国守、相达数十人。及“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纷起反抗,刘秀又不择手段地予以镇压,把成千上万的地主豪右迁徙到“它郡”,从而确保了“度田”的运作,成功地解决了两汉之际户口田亩不实的问题,为“明章之际,号次升平”奠定了必备的基础和条件。
曾有观点误认为刘秀的“度田令”因地方兵长大姓的反对而不了了之,但曹金华、臧知非等学者指出,“度田令”是严格推行的,没有因兵长大姓的叛乱而停止,并获得了完全的成功,不仅有效地整顿了社会秩序,强化了国家对人口土地的控制,而且肃清了军阀割据的潜在势力,革除了秦汉以来在田税征收方式上的某些积弊,有效地稳定了东汉初年的政局。
如果刘秀对内部的豪强都无法约束,那他儿子汉明帝又有什么底气来进行铁腕政策呢?而且后汉书光武之后每一朝的土地数量都有记载,证明光武度田应该是成功的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12-17 23:51回复
    现在学界对度田有两种看法,一是成功说,一是没完全成功(对豪强妥协了)。
    先说第二种,这一种观点的学者,都按后汉书的说法,认为刘秀没有对豪强地主赶尽杀绝,终止了度田,是因为豪强势力过大,引发社会动荡。
    第一种要着重说一下,因为是主流观点。
    1.在度田之后,桓帝时期还存在着度田的竹简。但是甘肃武威汉滩坡出土的汉简载:“乡吏多以五月度田,七月举畜害,匿田三亩以上坐”“建武十九年正月十四日己亥下”,建武十六年的度田,三年后还在实行。
    2.以前很多学者,认为光武对豪强的态度是“宽容”的,“害怕”的,可我们看看《后汉书》里有三个人董宣樊晔李章,这三***杀豪强,特别是这个董宣,由是搏击豪强,京师谓之卧虎。
    3.经常有人质疑刘秀平定叛乱时,没有把叛军杀完,认为是不敢,可是我们看看汉武帝时期怎么对待豪强的?徙到其他地方!刘秀的做法是:“於是更相追捕,贼并解散。徙其魁帅於它郡,赋田受禀,使安生业。自是牛马放牧,邑门不闭.”
    4.建武十四年,重新中明阿附蒂王法,禁止王.侯交通宾客。二十八年,诏郡县捕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千人。这几千人明显是豪强势力,与王侯交通,于是被刘秀杀了几千人。
    5.“长沙祝良为洛队令。常侍樊丰妻杀侍婢,置井中。良收其妻,杀之。”这段话,已经说明了光武时期,杀奴婢是要处死的。
    终上所述,其实刘秀和刘庄父子二人,在位时期,对豪强采取的是高压统治,故曰“中兴以来,追踪宣帝”“汉家中兴,唯宣帝取法”。豪强的势力经过战乱,还没有成长起来,豪强真正起来是经过整个东汉空前的教育事业发展,才和官宦世家,经学世家融合起来,发展出门阀。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12-18 00:48
    回复
      一直觉得刘秀是个神奇的存在,不算大热门历史人物(相比汉唐其他帝王将相),但每次有提到他地方,评论区画风都逐渐一个方向靠拢。里面是各种神论频出,几个人奇妙达成共识,缝合出了一个自以为的对刘秀的认知。
      我愿称刘秀为历史人物(尤其皇帝圈)里面的大冤种。
      为什么说他冤种?
      最主要是这个:
      无语的“科普号”(指伪装的比营销号好,起码不是那种一两分钟长度那种真人视频),他们大部分都在越过如今的学术界的看法,跑去拿一些古早论文的观点论证“度田失败”(建国初期zz环境下大批论文把他打成夺取农民果实的豪强,刘邦朱元璋也有类似论调,只不过刘秀是重灾区)
      伪装成”“历史号”给大众“科普”
      这波影响极其恶劣
      被“科普”到的网友不去甄别真伪,继续向别人“科普”,接着全网每次有历史视频的时候,有提到刘秀和东汉的地方,评论就变成了【世家】【门阀】【豪强】【豪族】【世族】【士族】名词排列组合的大会。反正不懂的话没关系,把这些和【妥协】【扶持】【代理人】【埋下祸根】【隐患】任意组合成句子,一定会有人点赞,一定会有人共鸣。
      然后就变成了抛开史料谈历史,谈yy脑补的自以为的历史
      被“科普”少的,一般是产生了这观念:“东汉是地主豪强的产物”,”东汉产生世家,豪强,门阀”。
      被“科普”多的,一般是这种认知:“刘秀=司马睿,东汉=东晋”
      “刘秀是傀儡皇帝”、“刘秀打仗靠陨石、刘秀靠运气统一”
      再神仙一点的,大概就是这种:“东汉就是刘秀和豪强联合的政权,所以刘秀根本不敢动豪强,以至于度田差点把皇位度没了,此后刘秀再也不敢侵犯豪强,选择躺平妥协”
      看到上面种种神论,还就真实的发生在过往各种视频评论区。所以我感觉刘秀绝逼是大冤种。因为他一个武力完成大一统,结结实实打出来的开国君主,被魔化成“傀儡”。。
      有时候实在是懒得争辩,因为但凡认真看过史料的都不会相信这些
      光武他就两汉最集权的皇帝之一,另一个就是汉武。刘秀是“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而“明慎政体,独揽权纲”,从而成为一个独揽大权的帝王。刘秀集权的表现明明从很多史料都可以看出。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12-18 00:50
      回复
        直到和帝时东汉都是在坚持度田的,不少人都在开讲光武,度田事件又是光武时期绕不过去的一部分。但是几个视频看下来,居然都没提及关于度田论述最充分的一位历史学者袁延胜教授实在是遗憾。度田问题在袁延胜教授2003年博士论文东汉人口问题研究就专列一章予以说明。之后出版的秦汉简牍资料研究中又用了10多页专讲度田,将度田在史学界的观点也大致留了明细,因范文澜而起,范先生的观点是认为度田没有继续施行所以失败。书里已经列举了种种理由证明度田在继续执行,并且新附两处考古证明度田的继续施行,其中一个就是证明和帝时仍在执行度田的举度民田汉简。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12-18 00:51
        收起回复
          如果功绩是百分制,刘秀在古代评价里可以拿到满分。但是“开国埋祸根”、“开国埋隐患”的锅一背,逻辑就很简单了:“虽然刘秀开国了,但是他也给东汉埋了灭亡的祸”。立马给他减五十分。
          所以这祸扣在东汉任何皇帝身上都不如扣在刘秀身上减分多,来的杀伤力大。
          刘秀如果真的留什么隐患,祸根,在他死后就会显出来,东汉也不可能撑到快两百年。无颜见祖宗的是桓、灵等人,不是刘秀。如果刘秀需要背起“隐患”的锅,那么历代开国皇帝都背历代的锅。
          东汉本质灭亡原因和其他朝代一样,土地兼并。
          这是所有封建王朝的顽疾,非东汉独有。土地私有和土地买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而且当时也没有一种新的更先进的制度来代替它,这说明它仍旧适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不能用粗暴的改变它。东汉初年因为人口大量死亡,社会百废待兴,土地问题尚没有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是,农民中最终还是会产生大地主,然后大地主间互相联姻,几代人过后,土地一样会集中到少数人手里,然后大多数人因为这样或者那样原因失去土地。所以到了东汉后期,还是会形成土地兼并,这不是刘秀的锅,也不能证明刘秀度田失败和没有打击豪强。彻底解决土地兼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如果刘秀要背这个锅,那么其他开国皇帝也好不到哪里去。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12-18 00:54
          回复
            你们都忽略了,东汉是因为中期遭遇了历史最严重自然灾害,才让豪强做大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12-19 16: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