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集之乐,莫过燕集;燕饮之乐,莫过饮醴。近岁饮醴,多在乎尚园,乃得戚翁三缸之说。三缸者何?入缸、开缸、洗缸也。
天冷,翁备一大缸,置糯甑于灶上,大火炊之熟,盛出凉,和麯入,用布密覆之,以待蚁成。此日无新醅,然所饮之他酒者,皆谓入缸酒。是取其仪也。
酿十五日,去覆视之,甘芳暗换,浮蚁如萍,辄瓢取相酌,或引锡壶,或劝琉杯,此之谓开缸酒。是酬其献也。
俟六七酘,之浆转浊,其色非贤非圣,其味兼涩兼酸。此时来饮,须漉糟山,或煮醪海,斯酒之或有不醇,斯乐之未有不极。缸酒既空,翁乃洗净以待明年,此之谓洗缸酒。是全其礼也。
自丙申中戚翁学酿以醉宾客,此三缸之仪、之献、之礼,于今八载矣。
甲辰冬月,翁约洗缸,语余曰:甚矣!吾衰矣。视此大缸大甑,了不知何时衰朽不能胜,则如其三缸酒何?君且满饮此杯,聊慰吾忧也。余固不从。乃曰:八载之唱酬,无非乐事。三缸之吟咏,都在尚园。斯人斯酒斯乐斯诗,曾不是翁一人之力也,亦吾等之所共事。岂不闻哺糟啜醨者,何故深思而高举?其力若能举,举之,不能,则罢之,何意视此缸甑如桎梏耶?翁且尽手中杯,勿惺惺于明日也。
其时夜月将满,秋叶黄庭,益洪兄自园中看梅归,指门户而为言:适见此联,颇合中意,当依前例而分其韵,可乎?一座称善,乃以“腊月已生梅蕊气”依齿分韵,约赋定风波,志斯良辰。
得字者谁?陈公轶超,戚翁信跃,陈教授志文,方兄益洪,赵二与戚氏雨闻。杨兄家剑以病不赴,八龄子淳皓在座,代乃父得韵,其岁正与此事同。所谓人事消磨,华年迢递,庶几能解戚翁之忧思乎?
甲辰冬月十九婺州赵二识
天冷,翁备一大缸,置糯甑于灶上,大火炊之熟,盛出凉,和麯入,用布密覆之,以待蚁成。此日无新醅,然所饮之他酒者,皆谓入缸酒。是取其仪也。
酿十五日,去覆视之,甘芳暗换,浮蚁如萍,辄瓢取相酌,或引锡壶,或劝琉杯,此之谓开缸酒。是酬其献也。
俟六七酘,之浆转浊,其色非贤非圣,其味兼涩兼酸。此时来饮,须漉糟山,或煮醪海,斯酒之或有不醇,斯乐之未有不极。缸酒既空,翁乃洗净以待明年,此之谓洗缸酒。是全其礼也。
自丙申中戚翁学酿以醉宾客,此三缸之仪、之献、之礼,于今八载矣。
甲辰冬月,翁约洗缸,语余曰:甚矣!吾衰矣。视此大缸大甑,了不知何时衰朽不能胜,则如其三缸酒何?君且满饮此杯,聊慰吾忧也。余固不从。乃曰:八载之唱酬,无非乐事。三缸之吟咏,都在尚园。斯人斯酒斯乐斯诗,曾不是翁一人之力也,亦吾等之所共事。岂不闻哺糟啜醨者,何故深思而高举?其力若能举,举之,不能,则罢之,何意视此缸甑如桎梏耶?翁且尽手中杯,勿惺惺于明日也。
其时夜月将满,秋叶黄庭,益洪兄自园中看梅归,指门户而为言:适见此联,颇合中意,当依前例而分其韵,可乎?一座称善,乃以“腊月已生梅蕊气”依齿分韵,约赋定风波,志斯良辰。
得字者谁?陈公轶超,戚翁信跃,陈教授志文,方兄益洪,赵二与戚氏雨闻。杨兄家剑以病不赴,八龄子淳皓在座,代乃父得韵,其岁正与此事同。所谓人事消磨,华年迢递,庶几能解戚翁之忧思乎?
甲辰冬月十九婺州赵二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