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奇迹吧 关注:85,391贴子:7,080,235

回复:【牡丹奇迹】千古帝都,牡丹花城,牡丹世界--洛阳欢迎您!(百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二、商都西毫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商本是黄河下游的一个古老的部落,为东夷族的一支。夏朝时属于夏王朝的一个诸侯国。商部族经常迁徙。从契至汤十四世,共迁徙八次。商部族活动的主要地区是河南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和山东的西南部,汤最后的定居地是河南东部的商丘、史称南亳。 约公元前16世纪夏亡商立。商汤攻开夏都斟(寻卩)之后,决定在夏都附近另建新都。新都建成后,商汤从南亳迁此,史称西毫。 商都西亳在何处?这是数千年来历史上的一个疑点。“河南偃师为西毫,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徙都之”这西毫在洛阳偃师尸乡。      1983年,中国社科院在洛阳偃师尸乡沟、大槐树、塔庄一带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这座商城遗址。从此揭开了西亳的秘密,结束了数千年来关于西亳的历史疑案,这是国内外史学界的一件重大发现。商城总面积为190万平方米。城内南中部有宫殿遗址。宫城成正方形。大殿之后,有几座宫殿建筑,东西对峙,系王宫所在地。城内道路纵横,井然有条。城外有环城马路。这座规模宏大的古商城,显然是按照都城的规格建造的。据碳14测定的绝对年代,是商朝早期的城池。再次,洛阳偃师尸乡的商文化遗址,就是商都西亳的所在地。 《竹书纪年》载:“汤居西毫,仲丁元年辛丑即王位,自毫迁于嚣。”《史记·殷本纪》又载:“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又云“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毫徙河北。”从此可以看出,商朝曾两次都西亳。第一次商都西亳,约在公元前1711年至前1482年,计230年,历经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10帝。第二次商都西亳,约在公元前1310年至公元前1140年,计170年,经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禀辛、庚丁、武乙九帝王。商朝两次都西亳,共 19帝,四百余年。 商朝自盘庚始实行双都制,既有南都西亳城,又有北都殷城。洛阳与安阳成了商殷时期的姊妹城。


18楼2010-11-14 16:10
回复
    三、西周东都洛阳
         周族原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历史悠久的部落,与夏、商两族同称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三大部族。夏、商两朝时期,周是它们的属国。 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武王时,周的势力已很强大,决心灭商。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乘机率众东下,经洛阳北部孟津渡河,一举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商亡周兴,史称西周。武王灭商后想在洛阳建都。《左传·宣公三年》载:“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武王灭商后先来到洛阳,决定立即在此建一座城邑,名曰洛邑。其址在今日白马寺东南。《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营周居洛邑而后去。”在营城之间,武王曾去嵩山祭天。这武王克商后并没有马上回镐。而是居洛阳察看地形,营建周人之居、嵩山祭天、迁九鼎等。同时也在周公营建洛邑之前,洛阳的名字已称洛邑,这个洛邑城估计不大。武王虽想定都洛邑但并未迁都(西周都镐京,今西安市),到了成王之后才迁都洛邑。      武王灭商后的第二年便在镐京病故,成王即位。因成王年幼,由其叔父周公辅佐代政。成王执政的那年,“使召公复营洛邑”,周公先后来到洛邑,经过实测,开始了大规模的营建工程。从三月到十二月完成了洛阳这座城池的建设。从此,西周有两座都城。西方的镐京称为宗周,东方的洛邑称为成周。成周又分为王城与下都。下都后来又称成周。周时洛阳的名称众多,又常变换。洛阳邑建成后,“成王定鼎于郏(辱卩)”。郏(辱卩)即周王城。成王执政五年即迁都成周的王城。《何尊》铭文中记载:“惟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惟王五祀。”西周自成王始,诸王均来成周居位、施政。这在周器铭文中有所记载。其中记载成王的有8器、昭王的7器、穆王的1器、恭王的14器、懿王的4器、孝王的3 器、夷王的1器、厉王的15器、宣、幽二王的各2器,康王未发现铭文记载。其他诸王经常居洛处理国事。洛、镐二都均没有中央最高官署卿事察,周公居洛、召公居镐。周公死后,他的儿子君陈又承袭周公的职位,继续镇守在这里。洛阳作为西周的东都城,从成王五年至平王二年,历时295年。历经成王、昭王、穆王、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宣王、幽 王10帝王。西周时期,实行的是一国两都制,但是法定的国都是镐京,洛阳只作为陪都存在。


    19楼2010-11-14 16:10
    回复
      五、西汉初都雒阳
           西汉初,高祖刘邦定都洛阳。《史记·高祖本纪》载:“天下大定。高祖都雒阳,诸侯皆臣属。”“故临江王驩为项羽叛汉,令卢绾、刘贾围之,不下。数月而降,杀之雒阳。”      后来,“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本来, “高祖欲长都雒阳”,后来“齐人刘敬说,乃留侯劝上入都关中,高祖是日驾,入都关      中。      此后,西汉便定都长安。


      20楼2010-11-14 16:11
      回复
        八、西晋都洛阳
             曹魏后期,政治黑暗,曹魏走向衰落。公元265年司马炎继晋王位,接着重演曹丕代汉的把戏,迫使曹奂让位,自立为帝,是为晋武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西晋仍都洛阳。西晋都洛51年,历经晋武帝、惠帝、怀帝、愍帝4帝。城址在白马寺东的汉魏故城遗址处。


        21楼2010-11-14 16:12
        回复
          九、北魏迁都洛阳
               西晋统一三国后,社会上出现了一度的稳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物质财富有所增加。但统治者极端腐败,晋武帝有姬妾万余人,花天酒地。贾皇后姿意淫乐,竟在大街上抢拉男子入宫为男宠。外戚王恺与大贵族石崇比富,令人吃惊。如此等等,终于酿成了“八王之乱”,历时16年之久。洛阳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北魏占领中原,统一北方,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是个大有作为的皇帝,他坚持改革,整顿吏治,严惩贪宫污吏,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提倡学汉文、说汉话、穿汉服,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被破坏的洛阳,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北魏都洛阳41年,历经魏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长广王、节闵帝、安定王、孝武帝8个帝王。


          22楼2010-11-14 16:12
          回复
            十、隋朝建东都
                 公元604年,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杨广即位当年的年末,亲自来到洛阳,登上邙山,察看地形。他认为邙山之南,伊阙之北,瀍水之西,涧河之东是绝好的军事要地,他决定在此营建东都城。公元605年3月,他命尚书杨素为营建东都总监,纳言杨达为副监、宇文恺为将作大匠,每月征工匠“役丁二百万人展开了大规模的营建东都洛阳的工程。第二年的正月东都建成。正在江南巡游的隋炀帝听说之后,即速从江都出发,四月到达东都洛阳。接着六宫百官也迁居洛阳。洛阳遂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人口过百万,富商数万家,城西的西苑是全国最大最美的花轩。


            23楼2010-11-14 16:12
            回复
              十三、后梁迁都洛阳
                   天佑四年(907),唐哀帝禅位于朱温,改元为开平。朱温以梁为国号,都开封,以洛阳为西都。开平三年(909)正月,朱温迁都洛阳,以开封为东都。


              26楼2010-11-14 16:13
              回复
                十五、后晋都洛阳
                     后唐末年,晋王石敬瑭起兵晋阳,天福元年(936)闰十一月攻入洛阳,灭后唐。辽太宗耶律德光册其为大晋皇帝,国号晋,建都洛阳。


                28楼2010-11-14 16:13
                回复
                  十三朝古都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31楼2010-11-14 16:13
                  回复
                    十五朝古都
                         “十三朝”古都是官方一直沿用的说法,但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最确切的说法是在“十三朝古都”的基础上加上西汉、武周两个朝代的都城,总共十五个正史(《二十五史》)承认的朝代,这是目前学者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事实。


                    32楼2010-11-14 16:13
                    回复
                      十七朝古都
                           在“十五朝古都”基础之上加上战国韩、民国两个朝代。
                      二十一朝古都
                           在“十七朝古都”基础之上加上更始帝、李魏、王郑、燕等政权。


                      33楼2010-11-14 16:14
                      回复
                        三十一个朝代
                             依史书记载和依建都时间,洛阳先后有帝喾、夏、商、西周、东周、战国韩、秦末河南王、西汉、更始、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李魏、郑、唐、武周、燕、后梁、后唐、后晋、中华民国等二十三个政权,同时加上新莽、后赵、东魏、北周、后汉、后周、北宋、金等八个陪都政权,因此共有三十一个政权。      所以,无论从建都的朝代,或者是从政权的数量,洛阳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      注释:      1. 洛阳曾经是中华民国的陪都,“一·二八”淞沪之战和八年抗战中,曾两次迁都,前一次迁洛阳为“行都”,第二次迁重庆为“陪都”,南京作为中华民国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


                        34楼2010-11-14 16:14
                        回复
                          历史名人
                               以下历史名人,或生于洛阳,或葬于洛阳,或长期生活于洛阳,或创功立业于洛阳。


                          35楼2010-11-14 16:14
                          回复
                            史前
                                 伏羲:人文始祖,洛阳是河洛文化中“河图”的出现地,“人根之祖”、“人文之祖”伏羲的祭祀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上古帝喾:帝喾(高辛氏)都亳邑(今偃师县城关镇高庄村)七十余载,教化万民,天下归心。      帝喾次子挚,曾继帝喾为帝,仍都亳,在位仅9年被废。      在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帝喾及其诸子均为历史上不同凡响的人物,政治活动中心又多都居于河洛之间。


                            36楼2010-11-14 16:14
                            回复
                              夏朝
                                   后羿:传说中射日的英雄,      杜康:造酒祖师,在洛阳造酒。      夏桀:夏朝暴君。


                              37楼2010-11-14 16: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