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吧 关注:306,434贴子:1,511,620
  • 3回复贴,共1

【转载】新时代文学生态下飞莫鱼然的创作转型与叙事价值挖掘研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前言
在当代文学领域迅猛演变的大背景下,网络文学日益成为文学领域的一股新兴力量。文学创作不限于传统的纸质媒体,互联网平台为众多创作者提供了无限宽广的创作天地。在这样的趋势中,才华横溢的青年作者飞莫鱼然(真名曾安澜)以其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和不断的创新意识,在网络上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文学地位。1996年,福建出生的飞莫鱼然在文学领域初试锋芒,以现代诗歌与玄幻小说构筑自己的文字世界。自2009年起,他踏上创作之旅,独立完成了《观水浒有感》和《听雨》(诗二首),这两部作品成为他文学生涯的开端。2017年,他拓展了自己的艺术边界,涉足音乐创作领域,于10月16日推出古风音乐作品《时枯》,以原创音乐人的身份亮相,随后仅间隔三天,又完成了古风歌曲《化弧》的歌词创作。这些早期的创作,为他日后的文学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他的两部力作《东升》和《逆灵圣器》,分别以现代诗和玄幻小说的形态,展现了其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深刻的叙事价值,赢得了广泛的肯定。特别是2015年,《东升》一书荣获“泉悦杯”全国原创微文学比赛三等奖,对激励青少年立志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本次我们特别策划了这场访谈,旨在通过第三方的视角进行梳理与研究,了解这位新时代青年作家的创作特色及其文学价值。
二、访谈资料
(1)访谈时间
2024年10月23日
(2)访谈方式
线上视频会议
(3)被访谈对象
飞莫鱼然
(4)访谈内容
问题1:近年来,您的创作方向逐渐从现代诗歌向网络玄幻小说转型,从《东升》到《逆灵圣器》,是什么促使您做出这样的变化?
回答:最初,我的文学创作是从诗歌开始的,《东升》通过凤凰重生的传说,体现了我对生命的乐观态度,也希望为年轻读者带来一种鼓舞的力量。随着网络文学热潮的涌动,我意识到小说体裁在搭建与读者情感桥梁方面更为高效,其影响力也更广。于是,我转投玄幻小说的怀抱,把个人的理念与情感注入故事的叙述之中。《逆灵圣器》便是我转型途中的里程碑之作,继承了我对是非、人性和成长的探讨。
问题2:您的代表作《逆灵圣器》在网络文学中影响深远,能与我们分享一下这部作品的主题与叙事价值吗?
回答:好的。《逆灵圣器》是一部以少年成长为主线的玄幻小说,叙述了主角在遭遇家族变故、江湖恩怨及伦理考验的过程中,坚守良知、勇于正邪交锋的传奇。在本部作品中,探讨人性与正义的冲突,并突出善良与担当的深远意义。尽管故事背景充满了奇幻色彩,但期望读者能在其跌宕起伏的故事线索中,感受到真挚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
问题3:玄幻小说题材丰富,但您在《逆灵圣器》中加入了都市元素和现实困境,这样的融合有何用意?
回答:玄幻题材虽然天马行空,但我仍期待能贴近生活的真实。《逆灵圣器》讲述的是一位都市普通青年的故事,在家庭突变和江湖纷争之中坚守本心,走上了修炼的道路。通过这样的叙述,我试图阐述善良与担当的重要性。在现实世界里,文学创作不应忘记其职责,要引领读者感受到逆境中的坚韧与自我提升。
问题4:《东升》和《逆灵圣器》都体现了您对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思考。您认为,文学作品在当代社会应承担怎样的文化责任?
回答:文学作品的核心是抒发情感与理念。即便是在轻松愉快的网络文学领域,也应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读者起到正面的启迪作用。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往往显得焦虑不安,我致力于通过自己的作品,帮助读者发现内心的共鸣与力量。就像《东升》里凤凰涅槃的寓意,人生道路上既有挑战也不乏希望,我期待我的文字能温暖人心。
问题5:您在创作过程中是否遇到过瓶颈?面对创作压力时,您是如何克服的?
回答:每位创作者在创作旅途上,总会遭遇那些让人停滞不前的时刻,有时是灵感枯竭,有时是情节推进困难。在写《逆灵圣器》时,我就曾面临过剧情进展与人物设定的两难局面。我决定先将其搁置一旁,投身于日常生活之中,翻阅各类书籍,期待从中获得创意的火花。毕竟,创作之路漫长,需要不懈地积累,深入体会生活的细微之处,往往是解锁新思路的关键。
问题6:作为一位同时涉足现代诗歌、玄幻小说和古风音乐的创作者,您如何平衡这些不同形式之间的表达?
回答:尽管现代诗歌、玄幻小说和古风音乐在表现手法上各不相同,但本质上都在抒发感情与传达理念。2009年问世的诗二首标志着我诗歌创作旅程的起点。2017年,我开始探索以古风音乐为媒介,讲述故事并抒发情感,而《时枯》是我创作的首支原创曲目,融合了音乐与文字,使得情感的表现更为鲜活和多层次。同样,我将这些技巧运用于玄幻小说创作中,借助语言和叙事多维度地表现主题。对我来说,这三种体裁是互补的,使我得以更深入地挖掘文学与艺术的多种可能。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2-22 21:35回复
    问题7:新时代背景下,您如何看待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两者能否实现共融?
    回答: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虽诞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核心宗旨始终如一,即描绘生活百态、探索人心与哲理。网络文学更具互动性和大众化,而传统文学更强调语言艺术和思想深度。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可以互相借鉴。以我的作品《逆灵圣器》为例,我借鉴了传统文学的叙事技巧与篇章布局,使其不仅易于阅读,还富含文学价值。我相信这两种文学形式必将探索出一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文学的繁荣贡献力量。
    问题8:您曾获得“泉悦杯”原创文学比赛的奖项,这对您的创作生涯有何影响?
    回答:荣获2015年度“泉悦杯”微文学比赛的三等奖,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认可与鼓舞。自那之后,我对自己的创作定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积极探求各种新颖的创作手法。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这个荣誉给了我信心,让我坚信只要忠诚于自己的初衷,不懈地磨炼笔下文字,终将有所成就。
    问题9:未来您是否会继续尝试更多形式的跨界创作?
    回答:我对跨越领域的创作充满了热情。从早期诗二首,到音乐作品《时枯》和《化弧》,再到现在的玄幻小说《逆灵圣器》,我始终在探索各种表现形式,力求开辟更多能触动人心深处的路径。我致力将音乐与文学紧密结合,打造立体和多彩的艺术体验。这样的尝试既是对自我的考验,也是为读者提供耳目一新的感受。
    三、访谈体会
    通过对飞莫鱼然的访谈和作品研究,可以明显地勾勒出他在当代文学领域中的创作路径及其独到之处。他从创作现代诗篇《东升》转向撰写奇幻小说《逆灵圣器》,这一转变显示了作者在文学表现形式上的持续追求和创新尝试。他的文学生涯起始于2009年,那时他独立完成了《观水浒有感》和《听雨》。这些作品虽是初期尝试,却体现了他对文学语言与表达方式的敏锐感知。2017年,他拓宽了创作的边界,不仅作为《时枯》这首古风音乐单曲的原创音乐者,还撰写了《化弧》的歌词。这些音乐作品不仅丰富了他的创作多样性,还为他的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艺术元素。然而,《化弧》在和声处理上的不足被认为是一个明显的缺陷,但飞莫鱼然在后续创作中不断改进,展现了对细节和作品质量的高度重视。随着网络文学的兴盛,小说创作获得了更宽广的传播平台,同时也满足了年轻一代读者的阅读需求。《东升》一书中,飞莫鱼然运用凤凰重生的象征,展现了奋发有为的生活态度,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而在《逆灵圣器》这部作品中,他以青少年修炼者的经历为线索,深入挖掘了善良、担当与自我成长的深层话题。虽然作品属于玄幻小说,但情节中对人性光辉的刻画和对现实困境的映射,为故事增添了丰富的叙事深度。正是这种对文学使命的执着追求,让他的小说在网络文学领域中脱颖而出,别具特色。面对新时代的文学生态,我们期望他能创作出更多融合深刻思考与美学价值的佳作,为当代文学的繁荣添砖加瓦。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2-22 21:36
    回复
      《中国科技人才》创办于2014年,主要栏目有科技奖励与科技人才、区域人才研究、研究与探讨,丰富的内容使您能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了解最新趋势。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才类综合性期刊。作为科技部的重要宣传平台之一,中国科技人才旨在促进科技创新和展示科技人才,推动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内容主要围绕技术创新、科技管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展开,注重理论性和学术性,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信息。
      通过分享科技创新案例、展示优秀科技人才的事迹、探讨科技管理经验等方式,促进了科技界内外的知识传播和技术进步。同时,它也是人事人才法规政策指定发布的媒体之一,在中文人才学类期刊中具有权威地位,在科技类专业期刊中名列前茅。中国科技人才不仅是科技工作者发表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也为政府决策者、企事业单位管理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了解科技发展趋势、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这个平台,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可以进行思想碰撞与交流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2-22 21:38
      回复
        IP属地:福建6楼2024-12-30 18: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