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界
此世界之有情以有食欲、淫欲、睡眠欲等,故称欲界。欲界为欲界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六道众生杂居之地,皆有色身、亦有男女饮食之欲乐,天人也不例外,但天层越高欲念越低。
(1)下层:世界是建立在五轮之上,依俱舍论等的说法,世界之最下层为虚空轮,其上为风轮、水轮、金轮、地轮。
①虚空轮:此世界最下底之虚空也。依止虚空,风轮有生。
②风轮:为大地四轮之一,乃世界之最底部。风轮其广无数,厚有十六亿由旬。其体坚密,假令有一大力神,以金刚轮奋威击之,则金刚碎尽,而风轮无损。
③水轮:水轮即居于风轮之上、金轮之下。或谓其深十一亿二万由旬,广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周围三十六亿一万三百五十由旬;然有关三轮之浅深广狭,诸经颇有异说。
④金轮:水轮之上复有金轮。由有情之业力所感,搏击水轮,于其上结成金。厚三亿二万由旬。径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山、海、岛屿等现实世界,即存立于金轮之上。
⑤地轮:即大地。
补充:地下天——龙、阿修罗及阎魔王等所居之处。凡放光明有自在之力者,皆名为天。
由旬——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旧传之一由旬可换算为四十里,印度之国俗为三十里,佛教为十六里;慧苑音义卷下载为十六或十七余里。另据义净之有部百一羯磨卷三之夹注载,印度之国俗为三十二里,佛教为十二里。
(2)地表:由四大部洲、九山八海组成。
①四大部洲:南赡部洲——在须弥山南。其土南狭北广。形如车厢。从广七千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多长三肘半。于中有长四肘者。人寿百岁。中夭者多。
东胜身洲——在须弥山东。其土东狭西广。形如半月。纵广九千由旬。人面亦如半月之形。人身长八肘。人寿二百五十岁。
西牛货洲——在须弥山西。其土形如满月。纵广八千由旬。人面亦如满月。人身长十六肘。人寿五百岁。
北俱芦洲——在须弥山北。其土正方。犹如池沼。纵广一万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长三十二肘。人寿一千岁。命无中夭。
②九山八海: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佉提罗、伊沙陀罗、游乾陀罗、苏达梨舍那、安湿缚朅拏、尼民陀罗、毗那多迦、斫迦罗等八山,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总为八海。
须弥山——又作苏迷卢、修迷楼,译为妙高或好光。屹立于世界之中央,高八万四千由旬,顶上阔亦同,中有帝释之宫殿。
须弥山山脚有游空天,分别是竖手天、持华鬘天、常放逸天、日月星辰天,这些都是一些仙人居住的地方。
须弥山山腰有四天王天,分别是南方增长天、西方广目天、北方多闻天、东方持国天。四天王天的天人,可活五百岁,其一昼夜相当人间五十年,相当于可以活九百万年。
须弥山山顶是忉利天,又因为忉利天四周各有八个国家,所以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帝释天是忉利天的王,三十三天的天人,可活千岁,其一昼夜相当人间百年,相当于可以活三千六百多万年。
因为四天王天和三十三天都是须弥山上的天,所以它们又叫地居天。
佉提罗——又作朅地洛迦、佉得罗柯,译为担木或空破。高四万二千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合成,围绕于须弥山之外,二山之间有大海,阔达八万四千由旬,水上遍覆无量之优钵罗华(青莲)、钵头摩华(红莲)、拘牟陀华(黄莲)、奔荼利迦华(白莲)等诸妙香物。此海中分布有四大部洲。
伊沙陀罗——又作伊沙驮罗、伊沙多,译为持轴或自在持。高二万一千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合成,绕于佉提罗山之外,二山之间有大海,阔四万二千由旬,优钵罗华(青莲)等诸妙香物遍覆水上。
游乾陀罗——又作游犍陀罗、踰健达罗,译为双持。高一万二千由旬,顶阔亦同,绕于伊沙陀罗山之外,二山间之大海,阔二万一千由旬。
苏达梨舍那——又作修腾娑罗,译为善见。高六千由旬,顶阔亦同,绕于游乾陀罗山之外,二山间之大海,阔一万二千由旬。
安湿缚朅拏——又作阿输割那,译为马半头或马耳。高三千由旬,顶阔亦同,围绕苏达梨舍那山,二山间之大海,阔六千由旬。
尼民陀罗——又作尼民达罗、尼民驮罗,译为持边或持地。高一千二百由旬,顶阔亦同,围绕安湿缚朅拏山,二山间之大海,阔二千四百由旬。
毗那多迦——又作毗那耶迦、毗泥怛迦那,译为障碍或犍与,又称象鼻。围绕尼民陀罗山之外,高六百由旬,顶阔亦同,二山间之海水,阔一千二百由旬,水上遍覆优钵罗华(青莲)等诸妙香物。
斫迦罗——又作斫讫罗、遮迦和,译为轮围或铁围。高三百由旬,顶阔亦同,围绕毗那多迦山,是为世界之外廓,出即太虚。二山间之海水,阔六百由旬。
此世界之有情以有食欲、淫欲、睡眠欲等,故称欲界。欲界为欲界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六道众生杂居之地,皆有色身、亦有男女饮食之欲乐,天人也不例外,但天层越高欲念越低。
(1)下层:世界是建立在五轮之上,依俱舍论等的说法,世界之最下层为虚空轮,其上为风轮、水轮、金轮、地轮。
①虚空轮:此世界最下底之虚空也。依止虚空,风轮有生。
②风轮:为大地四轮之一,乃世界之最底部。风轮其广无数,厚有十六亿由旬。其体坚密,假令有一大力神,以金刚轮奋威击之,则金刚碎尽,而风轮无损。
③水轮:水轮即居于风轮之上、金轮之下。或谓其深十一亿二万由旬,广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周围三十六亿一万三百五十由旬;然有关三轮之浅深广狭,诸经颇有异说。
④金轮:水轮之上复有金轮。由有情之业力所感,搏击水轮,于其上结成金。厚三亿二万由旬。径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山、海、岛屿等现实世界,即存立于金轮之上。
⑤地轮:即大地。
补充:地下天——龙、阿修罗及阎魔王等所居之处。凡放光明有自在之力者,皆名为天。
由旬——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旧传之一由旬可换算为四十里,印度之国俗为三十里,佛教为十六里;慧苑音义卷下载为十六或十七余里。另据义净之有部百一羯磨卷三之夹注载,印度之国俗为三十二里,佛教为十二里。
(2)地表:由四大部洲、九山八海组成。
①四大部洲:南赡部洲——在须弥山南。其土南狭北广。形如车厢。从广七千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多长三肘半。于中有长四肘者。人寿百岁。中夭者多。
东胜身洲——在须弥山东。其土东狭西广。形如半月。纵广九千由旬。人面亦如半月之形。人身长八肘。人寿二百五十岁。
西牛货洲——在须弥山西。其土形如满月。纵广八千由旬。人面亦如满月。人身长十六肘。人寿五百岁。
北俱芦洲——在须弥山北。其土正方。犹如池沼。纵广一万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长三十二肘。人寿一千岁。命无中夭。
②九山八海: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佉提罗、伊沙陀罗、游乾陀罗、苏达梨舍那、安湿缚朅拏、尼民陀罗、毗那多迦、斫迦罗等八山,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总为八海。
须弥山——又作苏迷卢、修迷楼,译为妙高或好光。屹立于世界之中央,高八万四千由旬,顶上阔亦同,中有帝释之宫殿。
须弥山山脚有游空天,分别是竖手天、持华鬘天、常放逸天、日月星辰天,这些都是一些仙人居住的地方。
须弥山山腰有四天王天,分别是南方增长天、西方广目天、北方多闻天、东方持国天。四天王天的天人,可活五百岁,其一昼夜相当人间五十年,相当于可以活九百万年。
须弥山山顶是忉利天,又因为忉利天四周各有八个国家,所以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帝释天是忉利天的王,三十三天的天人,可活千岁,其一昼夜相当人间百年,相当于可以活三千六百多万年。
因为四天王天和三十三天都是须弥山上的天,所以它们又叫地居天。
佉提罗——又作朅地洛迦、佉得罗柯,译为担木或空破。高四万二千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合成,围绕于须弥山之外,二山之间有大海,阔达八万四千由旬,水上遍覆无量之优钵罗华(青莲)、钵头摩华(红莲)、拘牟陀华(黄莲)、奔荼利迦华(白莲)等诸妙香物。此海中分布有四大部洲。
伊沙陀罗——又作伊沙驮罗、伊沙多,译为持轴或自在持。高二万一千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合成,绕于佉提罗山之外,二山之间有大海,阔四万二千由旬,优钵罗华(青莲)等诸妙香物遍覆水上。
游乾陀罗——又作游犍陀罗、踰健达罗,译为双持。高一万二千由旬,顶阔亦同,绕于伊沙陀罗山之外,二山间之大海,阔二万一千由旬。
苏达梨舍那——又作修腾娑罗,译为善见。高六千由旬,顶阔亦同,绕于游乾陀罗山之外,二山间之大海,阔一万二千由旬。
安湿缚朅拏——又作阿输割那,译为马半头或马耳。高三千由旬,顶阔亦同,围绕苏达梨舍那山,二山间之大海,阔六千由旬。
尼民陀罗——又作尼民达罗、尼民驮罗,译为持边或持地。高一千二百由旬,顶阔亦同,围绕安湿缚朅拏山,二山间之大海,阔二千四百由旬。
毗那多迦——又作毗那耶迦、毗泥怛迦那,译为障碍或犍与,又称象鼻。围绕尼民陀罗山之外,高六百由旬,顶阔亦同,二山间之海水,阔一千二百由旬,水上遍覆优钵罗华(青莲)等诸妙香物。
斫迦罗——又作斫讫罗、遮迦和,译为轮围或铁围。高三百由旬,顶阔亦同,围绕毗那多迦山,是为世界之外廓,出即太虚。二山间之海水,阔六百由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