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央,青年导演,被评为“中国商业电影的新希望”。
曾经愤青的人生
我是承德人,16岁考入中央美院附中,当时可是件了不得的事,每年只收20名外地学生,我考了2年才成功。
那时的梦想,就是当画家。
一进学校,吓了一跳,看四年级学生的水平,实在是太高了。此外,就是师哥师姐们的生活方式都是艺术家式的,和我以往经历完全不同。在老家时,我特别自信,很少怀疑自己,刚到北京那段时间,确实很动摇。
毕业后,绝大多数同学都去考中央美院,我选择了电影。一是觉得表达内心,用电影比绘画更直接,二是对继续画下去,感到有点害怕了。
为什么?因为画家都是独立在创作,彼此很少来往,精神特别孤独,此外画家要将瞬间的感觉极度放大,这是个很痛苦的过程。在我们学校,每年都会出一个精神病,比我低一年级的班,40人中查出了20多个忧郁症,这把我给吓着了,想换一个圈子。
母校的管理完全是大学式的,给了我们很多的自由,就这么我学会了弹吉他、吹口琴,当然,还有喝酒。
那时我们学校就在美术馆附近,那时北京正在大拆大建,但我们周围的一切仍然安静。那时最深刻的感觉是,北京太大了,相比之下,自己太渺小。
剃了个秃子去学电影
报考完北京电影学院,一个师哥说,那儿特别黑,你要不找人不花钱,根本考不上。他倒是早点说啊。我一想,这下没戏了,趁放假就剃了个秃子,回家准备复读,在北京上了四年学,居然没大学上,真不知道该怎么和家里人交待。没想到,我被录取了,且录取的名次还很靠前,我写的分镜头剧本后来还被编入了学校入学考试的教材中。
学电影的头一年感觉很不好,因为从美术人的角度看,觉得电影人特别不踏实,美院人人都在研究学问,人员结构也比较单纯,学电影则门类多,什么人都有,我当时很奇怪:怎么这些人美学素养这么差?
其实,时间长了也就明白了,电影包括很多环节,并不需要人人都有那么高的美学素养,我学的是广告专业,那时想得最多的,就是早点毕业,多拍广告多赚钱。
曾经愤青的人生
我是承德人,16岁考入中央美院附中,当时可是件了不得的事,每年只收20名外地学生,我考了2年才成功。
那时的梦想,就是当画家。
一进学校,吓了一跳,看四年级学生的水平,实在是太高了。此外,就是师哥师姐们的生活方式都是艺术家式的,和我以往经历完全不同。在老家时,我特别自信,很少怀疑自己,刚到北京那段时间,确实很动摇。
毕业后,绝大多数同学都去考中央美院,我选择了电影。一是觉得表达内心,用电影比绘画更直接,二是对继续画下去,感到有点害怕了。
为什么?因为画家都是独立在创作,彼此很少来往,精神特别孤独,此外画家要将瞬间的感觉极度放大,这是个很痛苦的过程。在我们学校,每年都会出一个精神病,比我低一年级的班,40人中查出了20多个忧郁症,这把我给吓着了,想换一个圈子。
母校的管理完全是大学式的,给了我们很多的自由,就这么我学会了弹吉他、吹口琴,当然,还有喝酒。
那时我们学校就在美术馆附近,那时北京正在大拆大建,但我们周围的一切仍然安静。那时最深刻的感觉是,北京太大了,相比之下,自己太渺小。
剃了个秃子去学电影
报考完北京电影学院,一个师哥说,那儿特别黑,你要不找人不花钱,根本考不上。他倒是早点说啊。我一想,这下没戏了,趁放假就剃了个秃子,回家准备复读,在北京上了四年学,居然没大学上,真不知道该怎么和家里人交待。没想到,我被录取了,且录取的名次还很靠前,我写的分镜头剧本后来还被编入了学校入学考试的教材中。
学电影的头一年感觉很不好,因为从美术人的角度看,觉得电影人特别不踏实,美院人人都在研究学问,人员结构也比较单纯,学电影则门类多,什么人都有,我当时很奇怪:怎么这些人美学素养这么差?
其实,时间长了也就明白了,电影包括很多环节,并不需要人人都有那么高的美学素养,我学的是广告专业,那时想得最多的,就是早点毕业,多拍广告多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