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吧 关注:18,102贴子:683,882
  • 29回复贴,共1

2025,世界将面临N大挑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辽宁1楼2025-01-01 21:16回复
    一、战与和
    过去的2024年,我们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最混乱的中东,惨烈的俄乌冲突



    IP属地:辽宁2楼2025-01-01 21:22
    收起回复
      二、左与右
      全球政&坛,尤其是西方政&坛,极右&翼势力正在崛起,他们主张更激&进的政&策,更极&端的措施,反移&民,反自&由贸易,反全球化……
      但这与建制派水火不容。欧洲在撕&裂,美国在撕&裂,世界越来越撕&裂。


      IP属地:辽宁3楼2025-01-01 21:24
      回复
        四、能源与经济
        石油走势,经济运行方向


        IP属地:辽宁5楼2025-01-01 21:29
        回复
          短距离行驶也用汽油……石油老贵了。人们都不心疼钱的吗?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1-01 22:51
          收起回复
            你的一生领悟了什么?我的领悟就是掉进了厕所,到处都是吸血的蚊子苍蝇,好人是移动血包,这是个好人处于弱势的世界。我活到现在四十多年都很惨,目测未来会更惨,我已经对未来不抱希望了,对这个世界也不抱希望了。这个世界的战争都是吸血鬼之间争夺利益的战争,移动血包们怎么样都不得好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1-02 08:28
            收起回复
              世界保守化的原因其实就是太自由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1-02 11:42
              收起回复
                紫圣不出来,战争将不断升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1-02 11:54
                回复
                  ❶,【一语中的】指的是,
                  一句话就说中了要害或关键,形容说话准确、扼要,直指问题核心。
                  ❷,“一针见血”是一则汉语成语,出自唐代韩愈《原道》。这个成语原本指医病时能一针刺中穴位,后来也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以下是一些“一针见血”的造句:
                  1. 小明这篇文章的论点非常明确,每一句话都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关键。
                  2. 在讨论会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让大家深受启发。
                  3. 医生在诊断时,常常需要一针见血地找出病因,才能迅速给出治疗方案。
                  这个成语强调了直接、准确、高效的表达方式,无论是在医疗、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传达思想和解决问题。

                  ❸,【一剑封喉】原意是,用一剑直接刺中喉咙,
                  比喻做事直接且有效,击中要害,一击即中。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1-08 13:54
                  回复
                    仰六代之高风,观百王之遗迹
                    【原文】
                    ❶朕以万机暇日,游心前史。仰六代之高风,观百王之遗迹,兴亡之运,可得言焉!
                    ❷每至轩昊之无为,唐虞之至治,未尝不留连赞咏,不能已已,及于夏殷末世,秦汉暴君,使人懔懔然兢惧,如履朽薄。
                    ❸然人君在上,皆欲永享其万乘之尊,以垂百王之后。而得失异趣,兴灭不常者,何也?
                    ❹盖短于自见,不闻逆耳之言,故至于灭亡,终身不悟,岂不惧哉?
                    ——《唐太宗集•金镜》
                    【今译】
                    ❶我在处理纷繁国家事务的闲暇之日,浏览思索着前代的历史事迹。我十分仰慕远古六代(指黄帝、唐尧、虞舜、夏、商、周)的高尚社会风俗,纵观历代帝王传流下来的事迹,关于国家兴亡的规律,我能够谈谈个人的看法了。
                    ❷每当想到黄帝轩辕氏任民自然的清静无为治理,唐尧虞舜的太平盛世,未尝不久久的思索着,赞叹着,实在是不能忘怀它们,到了夏朝、商朝末期,秦朝、汉朝的暴君,使人感到危殆戒惧,好象行走在朽木与薄冰上面。
                    ❸然而处在上位的人君,谁都想要永远享受天子的尊严,留传于百代帝王之后。然而得与失并不一致,兴盛与灭亡难以预料,为什么呢?
                    ❹大概是缺乏自知之明,不能听逆耳之言,所以至于灭亡,终身不能醒悟,这难道不令人恐惧吗?
                    【附言】
                    上述这段话,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著的《金镜》一文中讲的,反映了他努力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做一个英明君主的思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1-08 14: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