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ldw/w_0048.gif?t=20140803)
![](http://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ldw/w_0007.gif?t=20140803)
![](http://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ldw/w_0021.gif?t=20140803)
![](http://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07.png?t=20140803)
一、现有竞争者的威胁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存在众多的参与者,像特斯拉这样的国际巨头,在技术研发、品牌影响力方面有着强大优势;国内的比亚迪、蔚来、小鹏等车企也在不断发力,推出各具特色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产品覆盖了从入门级到高端等多个细分市场。这些车企之间在续航里程、智能驾驶功能、外观设计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使得现有竞争者之间的威胁程度较高,各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优化服务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好,不少传统燃油车企业也在加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布局,比如大众、丰田等都在加大对纯电动等新能源车型的研发投入。此外,一些科技公司也跃跃欲试,意图凭借自身的科技优势跨界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像华为虽不直接造车但深度参与汽车智能化的打造等。整体来看,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不容忽视,不过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期投入大、技术门槛较高等因素一定程度上会限制部分新进入者的步伐。
三、替代品的威胁
从大的交通出行领域来看,传统燃油车目前依然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是新能源汽车的替代品之一,不过在环保等政策的推动下,其市场正逐渐被新能源汽车蚕食。而公共交通如地铁、公交等也能满足部分人群的出行需求,但在便捷性、个性化等方面不及新能源汽车。所以综合来说,短期内替代品有一定威胁,但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凭借自身优势有望进一步降低替代品带来的威胁。
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如电池、芯片等,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有较大差异。以电池为例,像宁德时代这样的头部电池供应商,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电池技术且市场份额较大,在与车企合作时就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车企对其依赖程度较高。但对于一些非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商,由于市场竞争较为充分,其议价能力相对较弱,车企往往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五、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如今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信息也更加透明,他们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品牌、不同车型的配置、价格等因素来进行决策。而且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情况出现,消费者对于价格也更为敏感,这使得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有所增强,车企需要更加注重提升产品性价比以及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分析,可以看出该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各车企需要充分把握自身优势,应对好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才能在行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