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吧 关注:52,407贴子:333,007
  • 8回复贴,共1

对于生活与阅读、内容与形式问题方面体会之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空


IP属地:四川1楼2025-01-08 11:28回复
    搞好内容,在一个理想社会下,应该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事,内心、谈吐、文章三者本来不二,内心有趣,谈吐有趣,文章亦有趣。
    但是现实社会下,能搞好的人当世无一,旷古屈指。
    现在的世、人条件下,唯一能搞搞并争取搞好的也就形式了,故被当世之人幼稚的思想与庸俗的情感价值观倒惯胃口的我长期以为对于写作艺术而言唯一重要的就是形式,内容根本不可能有什么花样。
    那都是没看过真正内容好的作品时的片面看法。
    内容搞好了,比优美的形式带给人的享受更好几个数量级,上限很高,奈何现在人情悖谬,当代人生活品质低下,思想情感普遍庸俗,内容不可能搞好的。
    这不是说当代人的写作在形式上就搞好了,不是说当代网诗圈那些作品就真的能在形式上追肖古人了,我辨别他们和古人作品从来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只能说内容这一科他们考了0分,形式这一科还能考个10分、20分罢了。同样是严重不及格,惨烈程度略有区别。
    前两天著名文盲吵架平台——知乎上看到了一个提问,问下面这首词放在宋代水平如何:
    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相催,世事何时了。万恨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忙处人多闲处少。闲处光阴,几个人知道。独上高楼云渺渺。天涯一点青山小。
    我一看,这水平相当可以,是今人写的我吃键盘。
    一查当然是古人原玉,没啥好说的,太简单了。毕竟没有检验手段,都可以说我马后炮夸耀鉴别力。但是我看自己还算多艺多能的,没有必要拿这点雕虫小技来夸耀。
    比较类似的情况是:
    小时候听“最初的梦想”,觉得旋律绝佳而动人,歌词俗不可耐,恶臭扑鼻,唱得也很拉胯。后来知道,哦曲子是日本歌手纳卡吉玛·米于克以小姐的。
    看电视剧《大时代》,听到《容易受伤的女人》又是这个感觉,一查又是同样情况。
    以前吧里某大师作品扫一眼,看到“丽典新声”四个字分外扎眼,一搜,哦,锺嵘《诗品》句。
    最近某位吧友作品里的“势叶讴歌,情毁龟玉”,又扎眼了,一搜,史书论赞原句。


    IP属地:四川4楼2025-01-08 11:52
    回复
      《无非是念头通达》
      世之众人,常为生活与阅读、内容与形式所困厄,心忧神劳,备受煎磨。然破此困局之法门,实简且易行,乃念头通达耳。
      夫生活之事,纷纭繁杂,阅读之理,幽深玄奥。若执于形式之妍媸,内容之精粗,必心生烦扰,如陷深淖。当随性而为,欲读则读,欲为则为。心之所向,即为所趋,弗为外物所拘挛,弗为虚誉所牵累。
      忆往昔时,有人欲读书以增智识,却忧书之厚薄、理之艰易,徬徨踯躅,终无所获。又有人欲行一事,先虑成败得失,瞻前顾后,以致错失良时。如此诸般,皆因心不通畅,患得患失所致也。
      若能念头畅达,欲为之事则决然行之,既已行之,则无悔无憾。行事之际,竭心尽力,成败皆坦然而受之。事成,弗骄弗躁;事败,弗馁弗弃。如此,则心无挂碍,人生自逍遥自在。
      观古今之贤哲,多能心通意畅,弗为琐务所扰攘。其行随心,其志弗渝,故能成就宏业,留名青史。吾辈当效之,破心中之迷障,达自在之境域,享人生之至乐。


      IP属地:浙江5楼2025-01-08 13:06
      收起回复
        文章小技不足夸,能够造出光刻机才是本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1-09 20: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