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齿类文学看供求关系的价值导向》
很遗憾,我已经超过20了;很遗憾,我仍然是《圣》迷,这就决定了我一定要和很多幼齿类文章打交道,生存在一个夹缝里。
在此之前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详细说一下什么是幼齿。我的理解,幼齿有两种,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幼齿,也就是写东西的人年龄、历史还不够长,所以内容涵盖方面有非常大的限制。另外一种是假象幼齿,也就是作者年龄、写作历史很长,而内容却和年龄,经历等不相配,就是所谓的“装嫩”。
幼齿类文章经常出现以下镜头,比如以描写《圣》中的孩提时代为主要内容;比如以梨花带雨,泪眼婆娑的平胸小受为赚取读者眼泪主要手段;比如爱情攻受双方细腻揣摩对方一个眼神的大段纯情描写;或者比如更高级的为了表现一种悲惨理念而放弃理智乃至人性的人为虐待……
直到今天突然有了耐性看了篇文章,而且发现文章虽然是精品却回贴者甚少,才发现原来从垃圾堆里也可以淘宝。可怜的是,在淘到此宝之前,我浪费了太多精力在别人身上,忽略的自己真正应该看的东西。在此用那句话认真的自嘲一下,我的时间里塞满了垃圾。再说那篇悲惨的文章,为数不多的回贴者说“看不懂”,我觉得难受,为自己也为作者难受。好像看到一个瞎子在卢浮宫里,然后大声宣告世界“这里什么都没有”一样。文章和读者有一样是垃圾,这是必然的。
再看一看受追捧的文章吧,除了友情顶贴之外,被奉为精品的文章,很有市场,很多人回贴。为什么?阳春白雪,无人附和吧。所以我就一再质疑供求关系确定价值这句话。真得如此么?
小小感叹,发发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