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吧 关注:215,186贴子:2,591,622

亨德利点名特艾罗:现在的明星球员让斯诺克比赛变得乏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位七次世界冠军在20世纪90年代以极具攻击性的打法统治球坛,但在大师赛即将于1月12日开幕之际,他批评了当今斯诺克界的一些大牌球员,认为他们让比赛变得乏味。届时,老对手约翰·希金斯和罗尼·奥沙利文将在揭幕战中正面交锋。这位苏格兰传奇人物现已成为BBC备受尊敬的评论员,但看到贾德·特鲁姆普、马克·艾伦和尼尔·罗伯逊等球员压抑自己的天性,选择低风险打法时,他感到困惑不已。
在这场只有16人参加的顶级大师赛前夕,亨得利抱怨道:“比赛变了。我简直不敢相信一些顶尖球员如此消极。在英国锦标赛上,有时候我看比赛都觉得无聊。也许我是个‘恐龙’,但我认为斯诺克就是为了进球。现在没有人愿意通过安全球打开红球堆了。”
“我不喜欢看那些球员明明知道该怎么打,却在球桌边绕来绕去的比赛。在英国锦标赛上,甚至连贾德·特朗普也在打毫无风险的斯诺克。即使我不看好某个球,我也会去尝试。现在有太多球被放弃了。”
亨得利在80年代末横空出世,为斯诺克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当时的球迷已经习惯了史蒂夫·戴维斯的稳健打法——他在80年代凭借六个世界冠军头衔主宰球坛——以及雷·里尔顿和克里夫·桑本等人以其谨慎细腻的风格被人熟知(索本甚至被戏称为“磨工匠”)。
1989年,亨得利在英国锦标赛决赛中击败戴维斯,标志着新旧时代的交接。他补充道:“尼尔·罗伯逊现在每杆要花28或29秒,但他状态最佳时只需要22或23秒。我不喜欢看有人在明显有选择时花30秒的打法。马克·艾伦也有点这样,明明有很明显的球可以打,他还是会绕场一圈,仔细考虑所有选项,然后才打那个明显的球。”
对此,来自北爱尔兰的明星球员马克·艾伦此前在英国锦标赛上反驳了对他慢速打法的批评,他表示:“我的击球时间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因为我尽力而为。无论某天是32秒还是22秒,我都不会为此道歉。”
原文出处:
每日纪事报Daily Record
#斯诺克# #特鲁姆普# #艾伦# #丁俊晖# #奥沙利文# #罗伯逊#


IP属地:马来西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09 21:11回复
    罗绕绕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1-09 21:24
    回复
      我觉得是实话,现在的斯诺克比赛缺少些激情。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1-09 21:25
      收起回复
        实话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1-09 21:40
        回复
          认可老亨的观点,尤其是那个罗绕台最没劲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1-09 21:45
          收起回复
            萝卜变绕之后成绩还越来越差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1-09 21:50
            收起回复
              对观众来说是災难,反倒对球员来讲未必是坏事,如果在状态不如对手情况下能把对手手感磨掉了,也算是战术成功!


              IP属地:中国香港7楼2025-01-10 00:06
              回复
                所以球王就只有那么几个,都是打的快的,又打的好的。球王首先已经功成名就了没有其他的顾虑。再加上都有一股霸气,所以敢于坚持进攻打法。皇帝,火箭这些人哪怕点已经不准了,也不会改变风格改打防守反击打法。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1-10 02:19
                回复
                  艾伯顿 开头 塞尔比发扬 现在人人都模仿。
                  磨豆浆战术 被缺乏天赋但有准度的选手争相模仿。
                  打相同多的球,但是能毁掉对手的精力。
                  同样是打10个球,让艾伯顿打10个球,估计没人会再想打一局台球了。


                  IP属地:重庆9楼2025-01-10 04:48
                  收起回复
                    打球 首先是一项绅士娱乐,其次才是一场比赛。
                    不是靠自身技术 让别人坐台下消磨精力,是非常可耻的行为。


                    IP属地:重庆10楼2025-01-10 04:51
                    回复
                      nba变成景德镇又怎么解释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1-10 05:05
                      回复
                        火箭,皇帝这俩算不算斯诺克史上唯二整个职业生涯都保持打法激进的同时三大赛冠军两个手都数不过来的球员?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1-10 08:16
                        收起回复
                          因为保守确实能获得更好的成绩,拿冠军的常客肯定不会是小司机小和尚丁主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1-10 08:27
                          收起回复
                            一针见血,批评犀利!这种球风能赢下比赛,往往不是因为球技本身、而是因为对手不堪折磨被影响了心智“而已”。有点胜之不武或者旁门左道的意味,不过,它虽然极具功利性却合理合法。理论上对手也可以这样做,但大部分人并不敢自乱阵脚、不能做到随时随意更换击球节奏,所以它对一些新手或感性的人特别有效。
                            甚至说,它自己都无法应对这种打法——比如前不久雷佩凡逆转击败艾伦的那场,雷佩凡的习惯动作,趴下去瞄准运杆然后突然站起身,再观察观察、思考思考…频繁地使用这样的动作(但我觉得雷佩凡不是故意的,他心里真的拿不准)使节奏被撕成无数碎片,连观众的欣赏节奏都被一次次打断。在决赛中对付稚嫩的吴宜泽更是绰绰有余,能让吴在后半段处于梦游中,这“突然起身大法”有四两千斤之效。
                            我们业余打球也会常常遇到这样的“风格”,使斯诺克的“运动”魅力全无,过程煎熬,完全陷于功利性的博弈与纠缠当中。如果你排斥这种打法,唯一的选择是逃避。如果逃不过,还有一招是不去关注他击球的过程,低头看手机,还有人用与人互动的方法,都可以“分担压力”(聊天嬉笑的行为视为球品不佳,但在大部分球室却也合法)。
                            我觉得职业球员可以试试闭上眼睛不看它,也许可以部分消解它的部分影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1-10 09:28
                            回复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年轻时老马的球很具观赏性,再难打的球,再夸张的球,他都敢打,还基本都打进,而希金斯的解局能力也一样好看,就像破解迷题一样,把一盘乱局清光,打的也不慢。75三杰纵横台坛几十年打法从未改变过,反而是塞尔比从出道时的磨王转变为亨得利的全局掌控性打法后一举统治了几年台坛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1-10 12:1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