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年月,许多不成文的节令、规矩都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脑海,就连从南北朝时期就流传下来的农历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也要销声匿迹了,而且年龄在40岁以下的人们对”腊八粥“这一美食恐怕也只剩下一点朦胧的印象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虽然生活不富裕,但到什么节令吃什么还是有讲究的。每到腊月初六、七,家庭主妇们就开始淘米、挑豆子,为熬”腊八粥“(俗称黏干饭)做准备。那个时候电饭锅、电饭煲还没普及,”腊八粥“基本都是用大锅来熬,开锅之前用大火,开锅之后用小火,以防”串烟“。”腊八粥“开锅以后,会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孩子们一人拿一个碗,围在灶台前,那种眼神用”翘首以盼“来形容都不为过。”腊八粥“出锅以后,条件好的放点白糖,没有白糖的放几粒糖精,吃起来甜甜的、糯糯的,味道好极了,再配上平时吃不到的酸菜猪肉炖粉条,别提有多美了,那种心情简直就像现在吃大席一样!
如今,人们的生活好了,想吃什么美味佳肴几乎是随时随地,但当年那诱人的”腊八粥“味道始终难以忘怀。
在我很小的时候,虽然生活不富裕,但到什么节令吃什么还是有讲究的。每到腊月初六、七,家庭主妇们就开始淘米、挑豆子,为熬”腊八粥“(俗称黏干饭)做准备。那个时候电饭锅、电饭煲还没普及,”腊八粥“基本都是用大锅来熬,开锅之前用大火,开锅之后用小火,以防”串烟“。”腊八粥“开锅以后,会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孩子们一人拿一个碗,围在灶台前,那种眼神用”翘首以盼“来形容都不为过。”腊八粥“出锅以后,条件好的放点白糖,没有白糖的放几粒糖精,吃起来甜甜的、糯糯的,味道好极了,再配上平时吃不到的酸菜猪肉炖粉条,别提有多美了,那种心情简直就像现在吃大席一样!
如今,人们的生活好了,想吃什么美味佳肴几乎是随时随地,但当年那诱人的”腊八粥“味道始终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