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郭沫若题字的景点,一般绝对都是很重量级的地方。还有一个提子很多的名人就是赵朴初,一般中国佛教名胜的匾额寺名很多都是赵朴书题写的。
因为这次在杜甫草堂拍照的照片很多,想写的东西,想说的话也多,所以这次杜甫草堂的点评我会分着发几篇。
今天这篇点评算是我在杜甫草堂第一篇点评吧,以后会陆陆续续把余下的也发上来。
杜甫草堂门票好像是五十块钱,面积也不算小吧。
不过要和北京的旅游景点比起来,它这个价格也不算便宜了,毕竟北京的北海公园要比这大很多才10块钱,故宫也才60块钱,颐和园旺季才30块钱。
不过话又说回来,北京在住宿和餐饮方面确实要比成都这边贵一些,反正各有特色吧,
进入杜甫草堂给我第一印象并不是周边的人文古迹,而是那满院的桂花树。
我去的时候在十月底,而北京在9月底10月初的时候,正是北京很多公园举办桂花展的时候。
当时北京的桂花展还正经霸屏过一阵大众点评以及手机上的朋友圈。周边很多人都纷纷去北京的这些有桂花展的公园拍摄一些桂花,然后发上来。
不过与成都杜甫草堂里的桂花相比,北京的桂花展简直是太low了



。
北京的桂花都是种在大木盆里头,然后从温室里抬出来摆在空地供游客观看。
对于北京人来说这已经足够了,因为北京的温度是不可能让桂花树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冬天根本扛不过去,全冻死了。
所以在温室里在木盆里长的桂花也没多高,还没有郭敬明高,自然而然的花冠也不会太大,顶多算一个大型的盆景罢了。
而成都杜甫草堂里的桂花可不是盆景,而是桂花树,长在地上的正经八百的树木。
而且一棵棵的桂花树还十分的高大。
有多高?至少三四层楼那么高。
我去的时候正好赶上桂花盛开的时候。我的天!满树都是一簇一簇的金桂花,整个杜甫草堂里飘荡着浓郁的桂花香气。
真是花不迷人人自迷,景不醉人人自醉,闻着这浓郁的桂花香气,我觉得有些醉了。
沿着桂花树中间的甬道一直往前走,就走到了景杜堂。这个名字难道的意思是景仰杜甫吗?可能是这个意思吧。
穿过景杜堂再往里走来到下一处院落,在院落中间,摆放着一座应该是青铜的塑像,一个面容清瘦的老者穿着一身唐朝的官服。
这位老者应该就是杜甫杜子美老先生了。
果然走近一看,在这座塑像下面的大理石基座上写着杜甫两个字。在雕像上还刻着两句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好一首悲秋之诗,正好和当时的季节相映成。
在这座杜甫塑像的后面就是大雅堂。
大雅堂取自诗经二雅之一,不过最早并不是杜甫起的这个名字,大雅堂最早是北宋的黄庭坚取的名字。
话说北宋黄庭坚被贬寅宾期间,收集老杜巴蜀诗三百余首,全部手书成文。
有丹棱人杨素出钱将此三百多首诗刻碑,建堂于丹棱陈列。黄庭坚为此老杜诗碑陈列馆题名“大雅堂”,我们常说的:难登大雅之堂,源头的意思就是来自于此。
不过现如今这里大雅堂三个字并不是黄庭坚的墨迹,而是从颜真卿的字帖中取了大雅堂这三个字拼凑在一起的,所以这块匾虽然是颜真卿的字迹,但是并没有落款。
所以这座大雅堂说起来有点拧吧。
等于说是北宋黄庭坚取的名字,然后取自唐朝颜真卿的字迹,然后放入了现代人盖的成都杜甫草堂之内哈哈哈,这么说起来好像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意思。
这座大雅堂里摆放着不少塑像。
其中最当中那座汉白玉的握着的塑像是谁呢?他就是东坡肉的发明者,宋朝顶流美食大博主苏轼,苏东坡。
在他周边还有一些所向有长袖飞舞的,有忧国忧民的,也有皱眉低首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
这些雕塑也都是中国最有名的诗词大家,例如屈原,贺知章,李清照等等。
在大雅堂内并没有杜甫的塑像,不过在大雅堂墙壁上镶嵌的那幅壁画却是关于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的写照。
都说唐诗宋词唐宋出才子才女,而且还都是那种惊世骇俗,千年难得一见的。
不过纵观历史这些才子才女命运都比较坎坷,而且仕途基本都是不顺。
可能唐诗宋词这些东西只有心情郁闷,才能憋出点儿真东西。为赋新诗强说愁,也只能憋出乾隆爷那些东西。
而且看得出来,自古以来但凡有点本事的人,都脸皮子比较薄,不愿意阿谀奉承。
江湖是什么?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你不懂酒桌文化所以官运不顺也是正常啊。
不知不觉写了3500多字,就写到这里吧,等下一次再继续写接下来关于杜甫草堂的旅途感想和见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