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吧 关注:38,118贴子:144,696

拓变论:中国学校教育取消逻辑学课程后果极其严重!醒醒,醒醒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拓变论:中国学校教育取消逻辑学课程后果极其严重!醒醒,醒醒吧!这不仅仅是导致听不懂人话,说不明白话的问题,根本就是思维都出问题的大事,然后,思维出问题后续的一系列的大问题!回复 123小人物henry :你是没看14楼?还是根本听不懂“只认钱”是啥意思?还是中国话当中的“只”字你都不懂啥意思啊?就你这种连中国话都听不懂呢,你自己就不觉得很严重吗?本来我就指出过中国学校教育取消逻辑学教育后遗症潜在危机性极大,这是一个甚至可以亡国和灭族的事呢?不重大吗?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15 06:24回复
    学校普及教育不但要讲逻辑学,而且还要讲我们中国人所特有的道理学。因为道理学与逻辑学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西方人只讲逻辑形式,那也是具有偏狭性的。我们要讲就要把逻辑道理全面都要讲到讲好才行。让国民在特别是孩子思维逻辑方面更加强大而少有缺陷,人本来就是依靠思维智慧指挥行为的高级动物,思维智慧有缺陷的话,那就是根本性的问题了。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1-15 09:16
    回复
      由于标题字数已满,其中缺失了一个“普及”而已,大学再教已经晚了,主要是从小普及思维逻辑教育才行,最主要的则是要把思维能力提高上去才行。十几年前我就提出过:开启思维行动计划。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1-15 10:12
      回复
        留下思维逻辑的缺陷,还没有结束呢,前辈们后遗症已经发作了。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1-15 12:25
        回复
          中国初级教育什么时间不教逻辑课程的?
          Kimi:中国初级教育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时间点完全停止教授逻辑课程,但逻辑课程在不同时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逐渐减少甚至在某些阶段被取消。
          20世纪初至50年代
          • 晚清民国时期:20世纪初,传统逻辑系统传入中国,教育界将其纳入正规课程。1902年,清廷颁布《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政科”三年须开设逻辑课(名学),每周两学时。1904年的《奏定高等学堂章程》,将逻辑课(辨学大意)列为“经学科”“文学科”“商科”的必修课;《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则把逻辑学列为公共课程,共一学年,每周3学时。民国后,逻辑学成为很多大学、高等师范学校乃至中学的必修或通习课目。
          • 50年代:1950年中国大、中学校所教授的逻辑课内容,深受苏联影响,苏联于1946年11月作出《关于在中学校里讲授逻辑和心理学》的决议,认为每一社会经济形态都有与自己适应的逻辑,苏联必须创造出一种特殊的、“苏维埃的”逻辑。我国引进的苏联逻辑教材内容落后、观念陈旧,逻辑教研室的老师们对这样的逻辑课本不欣赏,但也不得不以此为范本,逻辑教学受到一定影响。
          60年代至70年代末
          • 60年代:“十年动乱”中,逻辑学再遭重创。逻辑研究机构和大学的逻辑教研室、组被撤销,学校里逻辑课取消,专业队伍解散。
          • 70年代末:逻辑课开始在大、中学校复苏,1978年第一次全国逻辑学讨论会召开,1979年中国逻辑学会成立。
          80年代至今
          • 80年代:1981年,教育学家张志公撰文呼吁“中学生应该学点逻辑”,鉴于教材、师资匮乏的现实,建议由语文学科承担逻辑训练和简要逻辑知识的教学任务。高中语文课本一度增入了一些与语言运用、思维表达相关的逻辑基础知识,但1988年,中学语文教材再次删除了有关逻辑学的教学内容。
          • 90年代至今:进入90年代,情况变得更为恶劣。在很多大学,逻辑从必修课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选修课,从1998年起,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文件,逻辑学被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的专业基础课程踢了出去。至今,逻辑课在大、中学校的开设计划仍不完善,部分学校、专业的逻辑课被别的课程取代,开课面大为减少;保留逻辑课程的学校、专业,有的减少了教学时间,有的把必修改为选修。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1-15 12:31
          回复
            而在我上中学的时候(1974年—1979年),也就语文课上有过一些语法知识而已,并没有太多的逻辑内容。我当初的感慨就是这语文课程,究竟都讲了什么呢?后来的逻辑知识都是我自己零星自学的。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1-15 12:39
            回复
              回复 杰草是路人 :哈哈,关键是学以致用了没有,逻辑知识就是自己自学也不难,难的是你是否逻辑思维能力跟上没有。其实一眼就可以看穿你们。你们理性吗?你们就知道有几本教科书而已,却不知道你要做到了智慧强者才行。
              也就是由于问题出在逻辑方面而已,但是,归根结底是要有强大的思维能力才行。就从你们这种斤斤计较来看,怎么证明你们是个思维智慧强者呀?就知道盯着几本逻辑教科书?却不知道思维能力和智慧才是一个人万能的资本呢。
              一个人作为学生基本都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而看着老师自己长大起来的,那么你可曾总结出过像样的,关系学习和教育的经典金句来呢?比如,我就总结出来:学习就是改变自己,教育就是改变别人。而你只是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往下你就不知道了,应该还有总结是成功之父,不再重蹈覆辙就是成功之子。哈哈,其实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开启善于思维的脑袋瓜子呢!并且比例至少超过50%,至于这其中是否有没有你就不知道了。不过我觉得你们既然如此这么榆木,哈哈,80%可能性你们就在那50%当中呢。
              为什么东北话讲某些土包子说它一张嘴就是满口大碴子味呀?哈哈,往下不说了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1-15 22:05
              回复
                我国初级教育取消逻辑课程问题。
                Kimi:我国初级教育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时间点完全取消逻辑课程,但逻辑课程在不同时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逐渐减少甚至在某些阶段被取消,以下是具体情况:
                早期发展历程
                • 晚清民国时期:20世纪初,传统逻辑系统传入中国后,教育界将其纳入正规课程。1902年,清廷颁布《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政科”三年须开设逻辑课(名学),每周两学时。1904年的《奏定高等学堂章程》,将逻辑课(辨学大意)列为“经学科”“文学科”“商科”的必修课;《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则把逻辑学列为公共课程,共一学年,每周3学时。民国后,逻辑学成为很多大学、高等师范学校乃至中学的必修或通习课目。
                • 20世纪30年代:苏联开启了对逻辑学的大批判,勒令大、中学校取消逻辑课。受其波及,一批受苏联影响极深的知识分子,也于1920年代末开始掀起对逻辑学的批判,艾思奇等人宣称要用“辩证法”来打倒逻辑学,但这场大批判并未能撼动逻辑学在大、中学校课程中的地位。
                五、六十年代受重创
                • 受苏联影响:苏联于1946年11月作出《关于在中学校里讲授逻辑和心理学》的决议,认为每一社会经济形态都有与自己相适应的逻辑,苏联必须创造出一种特殊的“苏维埃的”逻辑。1950年中国大、中学校所教授的逻辑课内容,深受苏联影响,引进的苏联逻辑教材内容落后、观念陈旧,导致我国逻辑教学走入歧途,培养的逻辑教师逻辑视野不宽,长期不知有数理逻辑,影响较为深远。
                • 十年动乱时期:进入60年代,“十年动乱”中,逻辑学再遭重创。逻辑研究机构和大学的逻辑教研室、组被撤销,学校里逻辑课取消,专业队伍解散,“四人帮”还把逻辑工作者看作专政对象,给有研究成果的老专家扣上“反动权威”的帽子,强迫他们去打扫厕所等。
                80年代短暂复苏后再度形同虚设
                • 短暂复苏:70年代末,逻辑课开始在大、中学校复苏。1978年,第一次全国逻辑学讨论会召开;1979年,中国逻辑学会成立。1981年,教育学家张志公撰文呼吁“中学生应该学点逻辑”,鉴于教材、师资匮乏的现实,建议由语文学科承担逻辑训练和简要逻辑知识的教学任务,高中语文课本一度增入了一些与语言运用、思维表达相关的逻辑基础知识。
                • 再度被削弱:1988年,中学语文教材再次删除了有关逻辑学的教学内容,一些“专家学者”进而又提议取消师范院校课程中的逻辑学。进入90年代,在很多大学,逻辑从必修课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选修课,如从1998年起,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文件,逻辑被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的专业基础课程踢了出去。
                取消原因分析
                • 外部影响:苏联对逻辑学的批判及对逻辑教学模式的推行,对我国初级教育阶段的逻辑课程设置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逻辑课程内容陈旧落后,教学陷入困境。
                • 政治运动冲击:“十年动乱”期间,教育领域遭受严重破坏,逻辑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机构、教研室等被撤销,专业队伍解散,课程自然也无法正常开展。
                • 教育观念与课程体系调整:在教育实践中,部分人认为逻辑学已经融入到数学和语文等具体教学内容中了,无需专门开此类课程。此外,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课程体系不断调整,逻辑课程在调整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
                • 师资力量匮乏:逻辑教师难培养,数量少,没有足够的师资来支撑逻辑课程的开设,这也是导致逻辑课程被取消或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1-15 22:29
                回复
                  回复 拓变论@李炳铁 :你只要回答上面几个简单的问题即可,别下次别人问你多大,你回答“随便用AI一搜就行了”。
                  回复 杰草是路人 :去28楼看去吧。
                  回复 杰草是路人 :就你们这样的逻辑能力?你还在这里讲什么搜一搜的问题呢,我已经搜了就摆在28楼呢?哦,这就是你学了逻辑的结果?与时俱进都不懂吗?给你拿出来了,你就得针对我拿出来的证据说话才行。你知道逻辑的同一性才是第一性的吗?其中就包含同时性。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1-15 22:44
                  回复
                    人是分茬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年龄和起点,教育之事犹如锯木头一样,一批接着一批的锯末被造就出来,人也一次次地被各个阶段所加工,所打上痕迹与烙印。而教学和教材也更既要持之以恒坚持该坚持的,又要与时俱进新陈代谢适应社会发展水平才行。而现在的事实是什么呢?就从高考考阅读能力,并且贯穿各个学科性的,这说明什么?现在的学生就连阅读的基本能力都水到地沟里去了。并且只是追逐结果,只认高分呀,结果却是舍本逐末,丢的是西瓜,捡起来的是芝麻。可是忽视过程,那可是锻造一个人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呀。学习逻辑学了?可是思维智慧变强了吗?哈哈,多么可笑啊!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1-15 23:08
                    回复
                      Kimi中国初级教育逻辑课程现状与高考阅读能力考查
                      逻辑课程现状
                      • 历史回顾:中国初级教育中的逻辑课程经历了多次起伏。20世纪初,逻辑学被引入中国教育体系,成为大、中学校的必修或通习课目。然而,受苏联影响及政治运动冲击,逻辑课程在60年代和“十年动乱”期间遭受重创,研究机构和教研室被撤销,课程被取消。80年代虽有短暂复苏,但逻辑课程在大、中学校再度形同虚设。
                      • 现状分析:尽管教育部已将逻辑思维能力纳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系,并在思想政治、语文、数学等课程中融入了相关内容,但相关课程在中小学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尚未构建起系统的逻辑思维培养体系。
                      高考阅读能力考查
                      • 阅读能力的重要性: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中,阅读能力的考查贯穿各个学科,凸显了整合性,强化了群文阅读与信息联结。这种考查方式要求学生在多文本的综合阅读中筛选和整合有效信息,培养综合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
                      • 具体考查内容:
                      • 群文阅读:如四川、河南等省份使用的“阅读II”选用丰子恺的两篇文章组成群文,要求学生通过建立信息联结,激发深度认知和思考。
                      • 语言文字基础运用:保留20分的“语言文字应用”题,考查构词法、错别字、成语运用、修辞手法和标点符号等基础知识。
                      • 情境中的素养测评:如第22题要求学生以“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的身份写一段自我介绍,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的语言运用实践。
                      逻辑思维与阅读能力的关系
                      • 逻辑思维的重要性:逻辑思维是构建和完善各类知识体系的论证工具,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缺乏逻辑思维的人往往容易让情绪主导理智,难以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甚至可能不自觉地陷入非黑即白、以偏概全等逻辑谬误。
                      • 阅读能力与逻辑思维的结合:高考阅读能力的考查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深度认知和思考,这需要逻辑思维的支持。例如,群文阅读要求学生在多文本中建立信息联结,进行综合分析和推理,这正是逻辑思维的体现。
                      教育改革的方向
                      • 坚持素养立意:高考语文试题坚持素养立意,加强教考衔接,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和基础能力培养。
                      • 适应社会发展:教育改革需要与时俱进,既要持之以恒坚持该坚持的,又要新陈代谢适应社会发展水平。高考语文试题在守正基础上不断突破和创新,推动改革的逐步深入。
                      结论
                      • 现状与挑战:尽管逻辑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但高考阅读能力的考查已经凸显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需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情境和问题。
                      • 未来展望:教育改革应继续推进,构建系统的逻辑思维培养体系,加强逻辑思维在各学科中的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1-15 23:20
                      回复
                        现在交的都是鱼敏教育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1-24 00:20
                        回复
                          ★逻辑参考书★逻辑入门教科书【逻辑学吧】_百度贴吧 https://tieba.baidu.com/p/96176270?pid=83081281301&cid=106208059558#106208059558
                          逻辑与哲学,现代逻辑导论,第九版[M],2017年【逻辑学吧】_百度贴吧 https://tieba.baidu.com/p/5712002365?pid=119864509888&cid=0#119864509888


                          IP属地:北京14楼2025-01-24 07:30
                          收起回复
                            谢谢点赞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1-27 06:35
                            回复
                              谢谢点赞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1-30 02: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