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给乐理做个基础详解。彻底讲透。
从内容,定义,算法公式,以及算法详解。做出说明,参考教材,李重光,网购价格不超过20的那本,灰皮,基础乐理。
首先,是内容,所有基础的音符,五线谱,高低,这些不涉及算法内容的,纯粹的定义内容的部分,我跳过。毕竟这些内容,就是看着书本就可以了。
从音程开始。
音程,音阶,和弦,讲下去。
首先,音程是最基础的数学运算公式,依托12平均律的基础乐理模型(将一个八度,均等分成12分,每一份举例为一个半音),可以获得所有关于乐理技术知识的解决。
是的,是所有,也就是说,你能够进行12以内的加减运算,并且拿到公式,那你就可以解决乐理知识里的所有问题。
音程,由两方面构成它的绝对距离跟意义,首先是音数,其次是度数。
音数很好理解,就是从一个音,到另外一个音,有多少个半音的距离。
度数也很好理解。
距离,12345,就是5度,456,这就是3度。
也就是说,包含了一个音到另外一个音里的所有书写出来的音符数量,有多少个,就有几度。
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写法不同,意义不同,答案也不同。
比如,升F跟降G,是在演奏上,以及听觉上的同一个音。
但是写法不同,意义不同,答案不同。
比如,以do也就是C为低音,与升F,构成的就是增4度音程,同样以C为低音,与降G,构成的就是减5度音程。
分别是两个,不同的答案。
这也是为何,由音数与度数,相构成的音程(两音之间的性质举例关系)具备,唯一性。
音程,或者说,自然音程。我们教材里有表格。就是我说的李重光基础乐理教材里,为什么这本教材推荐?因为其他大部分基础乐理教材,半数以上,没有这个表格。或者表格中有问题。
按照书中的表格。
给你做出罗列。
1到1本身,音数,0,度数1度,纯一度。
1到2左边X,音数,一个二分之一(最小的单位是半音),度数2度,小2度。
1到2本身,音数,两个二分之一,度数2,大2度。
1到3左边X,音数,3个二分之一,度数3,小3度。
1到3本身,音数,4个二分之一,度数3,大3度。
1到4,音数,5个二分之一,度数4,纯4度。
1到4右边X,音数,6个二分之一,度数4,,增4度。
1到5左边X(写法不同意义不等),音数,6个二分之一(同上),度数5,减5度。
1到5本身,音数,7个二分之一,度数5,纯5度。
1到6左边X,音数,8个二分之一,度数6,小六度。
1到6本身,音数,9个二分之一,度数6,大六度。
1到7左边X,音数,10个二分之一,度数7,小7度。
1到7本身,音数,11个二分之一,度数7,大7度。
1到高八度1本身,音数,12个二分之一,度数8,纯8度。
这个表格,就是我在另外一个基础普及贴里,梳理出来的。
除开自然音程,我们还有变化音程。
这里我直接放入,以性质为核心的,举例关系。
倍减,减,小,大,增,倍增。
倍减,减,纯,增,倍增。
比如,小与大的性质之间,差距了一个半音距离。大性质的音程,再增加一个半音距离,就变成了增的性质,增再增加一个半音距离,就变成了倍增。
小减少一个半音距离,变成了减的性质,而减再少一个半音距离,就成为了倍减的性质。
这里,我用1到3,也就是C到E的音程,作为案例。
比如,C到E本身,具备,123,3个音,那么就是3度。
1X2X3,x代表黑键(钢琴是天然的十二平均律模型),那么从1走起,就是4个半音距离。
在表格中对应,就是大三度。
那么,我们假设低音不变(也就是C),如果将E变成降E,那么音数距离变成了3个半音距离。
也就是C到降E,这时候的音程,就从大三度,变成了,小三度。
这时候如果再做个变化,把降E变成重降E,那么,这个音程,就是从小三度,变成了减三度。
在第二个案例里面,我们会发现,这个音程,不在“自然音程”的范畴中。
从实际的音乐效果上,跟1到2,也就是C到D,大二度,等同,但,之前说过了,写法不同,意义不同,答案不同。
这里的写法就是C到某某E,那么在度数上,就是3度,而不能变成2度这个答案。
这种有听觉上重复,实际演奏重复的音程,就不再是自然音程,而属于变化音程范畴。
基本来说,你可以这样认为,属于表格内的案例,是自然音程,表格外的,属于变化音程。
音程概念解决掉,或者具备了基本的解题能力,那么你就自然地可以按照相应的算法公式,对其他相关的知识,进行计算,获得正确,且唯一的答案。
比如,自然大小调,调号,调性的判断。
我们的自然大小调如何判断?不是依靠背诵,或者听觉。
而是依据调号,或者调性(开头有多少个升降号),通过这个计算获得。
30个自然大小调,真正能够用来彻底归纳总结,拿到百分百正确率答【乐理吧】_百度贴吧
https://tieba.baidu.com/p/9418010606具体的算法就在里头。
升号的7个自然大调的算法,其核心公式,就是大二度。
降号的7个自然大调的算法,就是,增4度。
也就是说,原本你需要背诵的30个自然大小调,其实就在不超过10个字的,算法公式里,套用计算就行。
除了基础的调式,调性,和弦也是一样的。
所谓和弦,就是按照固定的音高距离,形成的3个音之间的音程举例关系。
比如,大三和弦,那就是最底下的音,跟中间的音,形成的大三度音程,中间的音跟最上方的音,构成小三度音程。
诸如此类,不需要你去背诵,不需要你去想那些有的没有的学术术语,只要你把这个数学公式,搞清楚,那么一切,基础乐理,你可以在一周内,获得绝对的解题能力。
这个一周,是指你每天花费15分钟,按照教材,按照相应的算法公式公开的形式去学习,复习。
这就是你在基础的定义性内容,比如,音符是什么,五线谱是什么,这些基本的定义性内容背诵完毕,或者了解完毕后,需要学习的东西了。
然后,基础乐理,没东西可学了就。
基础乐理是其他音乐理论的基础,打个比方,你想分析一个乐曲,但是你调式调号都判断错误,还怎么分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