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吧 关注:20,207贴子:436,695

帕金森病的中药调理探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现代医学虽有多种治疗手段,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中药调理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帕金森病的中医认识、中药调理原则、常用中药及方剂,并结合现代研究阐述中药调理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IP属地:北京1楼2025-01-17 08:53回复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以及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IP属地:北京2楼2025-01-17 08:54
    回复
      现代医学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如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会出现疗效减退、运动并发症等问题。而中医药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通过整体调理,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因此,深入研究帕金森病的中药调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IP属地:北京3楼2025-01-17 08:54
      回复
        帕金森病在中医古籍中并无确切对应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 “颤证”“颤振”“振掉”“痉病” 等范畴。如《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其中 “掉” 即指肢体震颤,与帕金森病的震颤症状相似。明代楼英所著《医学纲目・颤振》中对颤证的描述更为详细:“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


        IP属地:北京4楼2025-01-17 08:55
        回复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充脑;肝为刚脏,主藏血,主筋。肝肾同源,精血互生。中老年人肝肾渐亏,或因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耗伤肝肾之阴,导致阴不制阳,肝阳上亢,化风内动,从而引发震颤、强直等症状。正如《临证指南医案・肝风》所言:“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


          IP属地:北京5楼2025-01-17 08:55
          回复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或久病体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不足,筋脉失于濡养,则可出现肢体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此外,气血亏虚,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进一步加重病情。《景岳全书・颤振》中说:“凡年老体弱,气血俱虚,不能营养筋骨,故为之振摇,乃木虚风动之谓。”


            IP属地:北京6楼2025-01-17 08:55
            回复
              长期过食肥甘厚味,或情志不畅,肝郁化火,灼津为痰,痰热互结,引动肝风,发为颤证。痰热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可导致肢体沉重、强直等症状。《赤水玄珠・颤振门》中提到:“颤振之病,多由风热相合,亦有风寒所中者,亦有风夹湿痰者,治各不同也。”


              IP属地:北京7楼2025-01-17 08:55
              回复
                久病入络,气血运行不畅,或外伤等导致瘀血内阻,脉络不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可进一步加重病情。《医林改错・瘫痿论》中指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


                IP属地:北京8楼2025-01-17 08:56
                回复
                  根据帕金森病的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治疗原则。对于肝肾阴虚型,治以滋补肝肾、育阴息风;气血两虚型,治以益气养血、濡养筋脉;痰热风动型,治以清热化痰、平肝息风;血瘀动风型,治以活血化瘀、息风通络。


                  IP属地:北京9楼2025-01-17 08:56
                  回复
                    中医强调人体的整体性,帕金森病虽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但与全身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在中药调理过程中,注重整体调理,兼顾其他脏腑功能的恢复,以达到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目的。


                    IP属地:北京10楼2025-01-17 08:56
                    回复
                      帕金森病病程较长,病情复杂,既有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等本虚之证,又有痰热、瘀血等标实之象。治疗时应标本兼治,在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等治本的基础上,根据标实的不同情况,佐以清热化痰、活血化瘀等治标之法。


                      IP属地:北京11楼2025-01-17 08:56
                      回复
                        帕金森病患者除药物治疗外,还应结合适当的运动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中药调理可改善患者的体质和症状,为运动锻炼提供更好的基础;而运动锻炼则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药物疗效,两者相辅相成,动静结合,提高治疗效果。


                        IP属地:北京12楼2025-01-17 08:57
                        回复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本草纲目》称其 “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可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帕金森病,改善患者震颤、头晕、腰膝酸软等症状。


                          IP属地:北京13楼2025-01-17 08:57
                          回复
                            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能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其对于肝肾不足引起的帕金森病,可起到滋补肝肾、固涩止颤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山茱萸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IP属地:北京14楼2025-01-17 08:57
                            回复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有滋补肝肾、明目等功效。枸杞子富含枸杞多糖等营养成分,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对帕金森病患者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IP属地:北京15楼2025-01-17 08: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