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吧 关注:3,640贴子:55,507
  • 11回复贴,共1

一哥“俗人读史”之:董升堂铁血报知己 一哥于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董升堂的一生,得遇张自忠将军,视为一生知己,追随将军数年,以铁血报将军知己之恩,演绎了人间真故事,令人为之动容。
一、部队整编,参谋破格带兵
董升堂在西北军,有三大瑕疵,第一,他出身军校而非行伍;第二,他一直干的是参谋工作;第三,他是半道投冯的。而这三条,在西北军的旧习中,是不可能带兵成为军事主官的。因为当时西北军用人的旧习是“不问亲不亲、乡不乡,也不问贤不贤、能不能,只问跟过我没有,更有参谋不带兵之说。”
中原大战兵败,晋南改编之时,董升堂虽带千余新兵,名为新1旅旅长、警卫团团长,然,当时将多兵少,董和宋哲元等人并无深厚的关系,只是和秦德纯、张自忠有短暂的交往,董深感本职难保。然而,令董升堂和同样情况的黄维刚想不到的是,出任东北边防军第3军第12师(第29军38师前身)师长的张自忠,竟然毫不犹豫地任命黄、董为第一、第二团长。董当时即向张表示:一文公款用到公家,一分精神献于军中。铁定了心,要跟随张自忠将军。
二、长城抗战,抛洒热血
部队改编之后,董升堂任38师112旅224团团长,山西苦练,所部军事技能大增。长城抗战之时,成为主力,随张自忠驰援赵登禹旅,受赵指挥。2月12日,赵召集各团长开会,决定夜袭日军于潘家口,因其部兵力不足,乃问何人愿往?董升堂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并将该团重武器及马匹全部交给王治邦旅以示决心。此役大捷,奠定了董在第38师的位置。14日,又驰援刘汝明部,经侦察,判定日军要退,乃一面急告张自忠,一面组织拦截、袭击。当时,众人皆言日军要进攻,唯董判断正确。张自忠称赞之余,为其报销侦察费用,以示奖赏。当年5月,升任第114旅旅长。
三、私询张自忠抗日事,情谊更深
1937年2月起,董升堂不时得到“备战、避战”相互矛盾的命令,很是苦闷。而此时他所敬重的张自忠师长,也多以“亲日”形象出现。尤其是萧振瀛走后,对日交涉,多由张主持。4月间,张代宋率团赴日,各界一片哗然,骂张为汉奸者,大有人在。董极为忧虑,一次与张在南苑相见,忍不住向张私询此事,张严肃地说:“把我张自忠的骨头轧成碎粉,用化学(方法)分析分析,看有一点汉奸气味没有?”董始明张之心志,相信张乃大智大勇之人,追随决心更铁。
四、死战临沂,铁血报知己
1937年12月初,张自忠将军在新乡,归队,代行第59军军长职,董升堂得见将军,痛哭不已,决心以死相报。1938年3月上旬,第59军驰援临沂庞兵团,董升堂建议用围魏救赵之计,直捣日军后方,得到了张自忠的首肯。全军三万余众,奋力杀敌。仅董旅,就有一名营长阵亡,两名负伤,连排长伤亡半数以上,部队减员一半,以惨痛的代价,取得了第一次临沂大捷。后,董部又在第二次临沂之战中,再立大功,部队伤亡过千,最后不得不缩编为一个团,交由他旅指挥,自己成了光杆旅长。
五、主办教育,成绩斐然
1938年6月,第59军撤退至豫南、鄂北,张自忠主办干训团,董任干训团副团长兼警卫团团长,两年时间,培训基层军官两千余人,全部放到岗位上,大大增加了第33集团军的战斗力,爱到张自忠的称许,因而也遭到一些人的猜忌。
六、晚年著书,以正视听
六十年代,董升堂看到张克侠所写《在西北军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经历》,内中对张自忠多有不恭,连59军临沂大捷的战绩也予以否认。董大为不满,遂挥笔写成《张自忠将军生平概述》,洋洋近万言,极力推崇张自忠将军之抗日精神,以报知遇之恩。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21 08:09回复
    “六十年代,董升堂看到张克侠所写《在西北军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经历》,内中对张自忠多有不恭,连59军临沂大捷的战绩也予以否认。董大为不满,遂挥笔写成《张自忠将军生平概述》!”董升堂的为人值得称赞,还有吉星文。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1-21 10:57
    收起回复
      将军说话太有趣了,“用化学方法分析分析”,将军还知道化学哈哈哈哈哈。可气将军生前被误会为汉奸,死后还被一大批不明真相不去深剖的网友信口污蔑,我现在看B站知乎,涉及将军的评论,没几个在行的,全是一知半解便信口胡诌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2-08 21:5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