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吧 关注:99,433贴子:774,375
  • 3回复贴,共1

知白守黑什么意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知其白守其黑,常守不忒,复以无极。
白者纯阳精气,气在人身中为五藏三焦之气。
名曰九转八琼之神丹。
丹华在于琼室之泥丸。
夫人养之亦名八素真气。
世之学道君子,既知其白,须守其黑。
阴气黑也初守黑之时,身中黑如漆相似。
守之不巳,黑之气日消,阴气消尽,纯阳白气内明。
当明之时,闭目收视,
自见五藏宫室,
自见三万六千血脉。
血脉皆有神灵即历历分明。
若然者,元神清虚,通灵于道。
当通灵之时舒卷自由,坐在立亡,出有入无,分身千亿,
是明得一之元,上孝养母,知白守黑,守黑不惑,复于无极也。
知一之元,不负人也。故洞灵真经断:
得一之元,天不可信,地不可信,
人不可信,唯得一之元可信。
道之所以可信者,
守一之人,但能虚却其身,空却其心,
不视不听,不言不食,常守空虚无为,
内凝神思,可谓善守一之元矣。
若然者,天道元始之气,自然归流于守一人身中,主持性命。
此时自觉神通于道变化无碍。
内既得之,言所不能尽也。
故西升经云:人能空虚无为,非欲于道,道自归之诚哉是言也。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21 08:10回复
    修道须知之概要:
    人能远欲则近道。人能无欲可造道。
    无论男女能寡欲。处处方便可入道。
    无欲则清清则静。静则明明则入真。
    所以先天之智海。慧珠朗然而出现。
    更能守正而勤修。则人道可接天道。
    所谓本立而道生。圣人明训作右铭。
    三曹普度先修德。进修大道自然成。
    上可渡河汉星斗。气天诸仙成大罗。
    中可渡人间生灵。芸芸苍生脱轮迥。
    下可渡地府幽冥。饿鬼畜生可超升。
    坐禅入定古修法。时运变迁法亦迁。
    修德修身修功果。依然成道列仙籍。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1-25 20:28
    回复
      ——
      清净道之本,荣华道之殃。
      子勿憎淡泊,是中有至味。
      愚痴恋世欲,类蛾投火光,
      不知其为害,以至于灭亡。
      ——
      天尊曰:
      斋戒者,
      道之根本,法之津梁。
      子欲学道,清斋奉戒,念念正真,邪妄自泯。
      一切众生,舍清净域,耽嗜荤膻,而以触法。
      譬如饿鬼,啖食死尸,火烧饥肠,无有饱满。
      又如蝇虫,争夺臭腐,妄为膻香,而以触法。
      三宫溷浊,六腑不净,尸魄欣昌,乐于死地。
      子当:
      割嗜欲根,入清静境,
      无作诸苦,无造诸恶,无生诸见,无起诸邪。
      子观戒文,如世法律,欲有所犯,惧金木刑。
      子于戒文,精意奉持,凛然在前,如对所畏。
      秉心正严,灭一切想。
      谛听不二,可会正真,是吾弟子。
      识本来章第三
      天尊曰:
      虚无自然,道所从出,真一不二,
      体性湛然,圆明自足,不堕诸见。
      远离尘垢,学无所学,修无所修,
      于中了然:不去不住,不取不舍,
      无乐无恼,无死无生,无古无今,是真解悟。
      观诸形相,等皆虚空,灭除世幻,体合自然。
      ——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1-25 20:28
      回复
        -------------
        清静是心灵的底色,平淡是生活的底色。
        那么空是什么?
        空,就是世间一切可见可知可感的有的底色。
        有即是色。
        包含一切,森罗净泓。
        有在空里,空在有外。
        非空非有,空有一体。
        有即是色,色从空生。
        波从水起,波息水存。
        色从空生,色灭空存。
        波即是水,色即是空。
        空色不二,空即是道,色即是道。
        空就是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就是大道,就是遁去无形的一。
        三界之上,梵炁弥罗。
        上极无上,天中之天。
        郁罗萧台,玉山上京。
        渺渺金阙,森罗净泓。
        玄元一炁,混沌之先。
        宝珠之中,玄之又玄。
        开明三景,化生诸天。
        亿万天真,无鞅数众。
        旋斗历箕,回度五常。
        巍巍大范,万道之宗。
        大罗玉清,虚无自然。
        玄元一炁,就是先天一炁,就是大道本体,诸天万界都在里面。外形就是一个宝珠。
        ————————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虚怀若谷,心灵空灵虚静,可以感通大道本体:玄元一炁,也就是先天一炁。此为造化万物的母炁,得母炁,自然有子炁出玄关入肉身丹田之中,此为出玄入牝。牝为命根蒂,也就是肉身的下丹田。子炁从玄关一窍内出来,入下丹田牝府之中,从此性命交修,性定命住,性命双全,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心灵就是连通万物先天母炁的门户。母炁实实在在存在。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先天子炁绵绵不绝,如烟似雾。打坐杳冥之间可见虚白朗耀,若白云。即是虚室生白等验证的来历。不同人有不同观感。保精固气,吝啬自身精气神,不要勤于好神费力之事。自然入道安康。
        这句话很好的说明了性与命的关系:
        心定炁住,炁住神全,神全形固。
        ——出自玉清胎元内养真经。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2-16 22: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