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879,230贴子:12,167,612
  • 64回复贴,共1
1楼。
之前有人发过帖子谈魏延,已经说了很多,补充一些。
《魏延传》【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
魏延本传说得很清楚,诸葛有遗命,杨仪主事,魏延断后。
魏延不从军令,想跟诸葛的司马费祎联名夺军权。
《王平传》【十二年,亮卒於武功,军退还,魏延作乱,一战而败,平之功也。】
王平本传说是“魏延作乱”。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仪欲案亮成规,将丧引退,使延断后,姜维次之。延怒,举军先归南郑,各相表反。留府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保仪疑延,延欲逆击仪,仪遣平北将军马岱讨灭延。】
《华阳国志》说是杨仪主事,让魏延断后,魏延抗命,打算攻杨仪。
史料不止一条,魏延作乱没什么问题。


IP属地:辽宁1楼2025-01-22 14:11回复
    2楼。
    栈道的问题。
    《史记•高祖本纪第八》【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
    《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刘邦已经“烧绝栈道”,但到南郑,路上很多人逃亡。
    从关中到南郑,没栈道一样通行。
    《史记•六国年表》:【(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左庶长城南郑。】
    在秦惠文王金牛道之前秦拿下过南郑,没栈道秦军一样过秦岭拿南郑。
    所以说魏延“烧绝阁道”,不影响北伐军主力“槎山通道”回汉中。


    IP属地:辽宁2楼2025-01-22 14:16
    回复
      @骚人O墨客
      谁说魏延是副司令?你有刘禅任命魏延为诸葛副将的记载,拿出来。
      -
      《魏延传》【(建兴12年)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诸葛开会是叫了长史、司马、护军,谁说这仨是幕僚?
      -
      《杨仪传》【八年,迁长史,加绥军将军。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於仪。】
      “筹度粮谷”,“军戎节度,取办於仪”。
      杨仪是诸葛的长史,绥军将军,谁说他是营长?
      -
      《后汉书·百官志第二十四·将军》【长史、司马皆一人,千石。本注曰:司马主兵,如太尉。从事中郎二人,六百石。本注曰:职参谋议,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属三十一人。本注曰:此皆府员职也。又赐官骑三十人及鼓吹。】
      诸葛统军,军府里的随员除了长史、司马,还有从事中郎、掾属、令史、御属,赐官骑三十人及鼓吹。
      《诸葛亮传》裴注【诏赐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事在亮集。】
      刘禅给了诸葛虎贲六十人。
      《晋书·列传第六十八·桓温传》【诏温依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赐钱五千万,绢二万匹,布十万匹。】
      按桓温本传,诸葛的虎贲连上殿都跟着。
      所以杨仪、费祎、姜维怎么可能伪造诸葛的命令呢?
      -
      诸葛既然做出“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的安排,说明他对魏延不放心。
      他开会当然不会叫魏延来告诉他,如果你不从命,大军直接撤。
      -
      《张郃传》【当是时,新失元帅,恐为备所乘,三军皆失色。渊司马郭淮乃令众曰:“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遂推郃为军主。郃出,勒兵安陈,诸将皆受郃节度,众心乃定。太祖在长安,遣使假郃节。】
      《杜袭传》【太祖还,拜袭驸马都尉,留督汉中军事。……夏侯渊为刘备所没,军丧元帅,将士失色。袭与张郃、郭淮纠摄诸军事,权宜以郃为督,以一众心,三军遂定。】
      夏侯挂了,是汉中督军和夏侯的司马推,诸将同意,“权宜以郃为督”。
      所以主将挂了,如果没有副将,不是军阶第二的接。
      诸葛既然有安排,以他的安排为准。
      《郭淮传》【渊遇害,军中扰扰,淮收散卒,推荡寇将军张郃为军主,诸营乃定。……以状闻,太祖善之,假郃节,复以淮为司马。】
      郭淮本传说的也很清楚,他上报了曹,曹也肯定会做处理。
      所以杨仪接棒,肯定会上报,刘禅也肯定会处理,最终以刘禅的命令为准。
      -
      就算杨仪要伪造诸葛的命令做主将,这是断头的罪。
      所以杨仪能做皇帝?费祎、姜维能跟着封侯拜相吗?
      所以魏延要干掉他们,必须要豁上命吗?
      为什么要冒着断头甚至夷族的风险跟着杨仪?如果你是他们,会跟吗?


      IP属地:辽宁4楼2025-01-22 22:52
      收起回复
        综合各史料,以及结合逻辑分析,魏延行为肯定是让蜀国产生乱象,是魏延的过错。 但魏延是否有反心,这个存疑。 逻辑分析,1、魏延想投魏是不存在的(除非走投无路时),2、魏延想自立可能性也不大,3、魏延无责的说法也完全占不住脚 。4、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魏延还是忠于蜀国,但是他要夺权(军权),他想做第二个诸葛亮(军事上)。


        IP属地:广东6楼2025-01-23 09:45
        收起回复
          还不如直接投魏,那边重视人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1-23 18: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