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一下这场球,两队的目的不一样,国安是演练打法,申花是考察替补,比分不用太当真。
说一下看到国安的一些亮点吧。
1)打法和线路的改变。国安的进攻线路这场非常明确,基本就是后卫线拿球,传递给后腰,后腰在中场倒球,然后一个大斜线打给两个底角,由底角内切或者传中。进的四个球,三个是右边后卫在底角内切进的,另一个也是古加右路传中张玉宁头球。这种45度找底角的打法这场出现了得有二十多次,应该是特意有这种设计,也是国安最常见的进攻路线。申花的两个边后卫也是准国家队球员,而且一般中超球队两个边后卫没有外援,打底角的成功率非常高。
2)除了打底角,中路直塞也是常见的进攻路线,发飙上半场有两次单刀,下半场张玉宁也中路拿球做了些配合,不过因为申花上赛季开始就是重兵中路的反击型球队,打中路的效果没有打底角那么好。
3)达万没有看起来那么瘦弱,这场身背37号,踢球的感觉很像当初的塞保利费尔南多。而且他的45度打底角以及直塞的成功率非常高。上半场可以说是最亮眼的球员,比赛鸟要更有作用。而且防守的时候也会主动补方昊的空位,活动范围很大。
4)上半场中后卫40号吴少聪,拿球比较稳健,向上传球找后腰挺准的。防守上一对一单防只能说中规中矩,看起来不是很稳。
5)下半场恩加德乌和柏杨的组合,我看到的柏杨表现非常好。柏杨的传球成功率近乎百分之百,而且向上找后腰,以及45度斜传找底角的出球,基本都是柏杨完成。恩家有个直塞被断球了被打了反击。柏杨基本没有这种情况。在防守压力不大的情况下,柏杨打出了皮克似的表现。
6)整体防守非常主动,第一时间由前锋线在对方半场逼抢对方持球人,以及逼抢第二点做的非常好。申花很难持续控球。当然这和对方是替补球员有关。但是后卫线压的也很靠上,上下半场都有后卫中圈犯规,以及拼命往回追的情况。正式比赛需要注意保护后卫线身后。
说点不足
1)上半场王刚和吴少聪的中卫组合,王刚向上传球不太好。虽然王刚跑动很积极,控球也不错,但是向上传球很犹豫,选择和时机都把握的不好,不是很有信心。上半场后卫线之间横向传球互相倒的情况很多,比下半场多。按说上半场的中场应该给后卫线更好的支持,但是并没有下半场上球那么容易。防守上中规中矩,靠身体和速度防守去追人比较多,靠站位防守比较少。吴少聪也有一定的回追速度。
2)定位球防守还是不好,被谢鹏飞差点打中一个,高点球员(恩加德乌)的站位,以及禁区外保护都有的改进。
3)虽然是四后卫,但是打的很像一个三中卫的体系。上半场基本是李磊吴少聪王刚在中间,右边方昊左边杨立瑜两个飘在中场随时往底角跑。然后中场是李跃睿和两个外援,阵型介于433和352之间。下半场冯博轩也是飘在中场右路,乃比收回到左边,何宇鹏不怎么上去,中间古加池忠国张源,前面是张玉宁和王子鸣。也是一个433和352之间的站位。
4)传球的选择和线路还需要强化。中场外援不在场的情况下,国安国内球员传球线路还是犹豫,选择线路上也有点慢,还需要明确跑位和线路。
最后总结一下,这场球其实比分意义不大,但可以看到的改变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也很多。总的来说就是,还需要磨合传球和跑位的线路。好的地方是打的并不是特别的小,向底角的45度传球可以很快的提高进攻速度。另外就是需要好好的磨一磨定位球的攻防。
说一下看到国安的一些亮点吧。
1)打法和线路的改变。国安的进攻线路这场非常明确,基本就是后卫线拿球,传递给后腰,后腰在中场倒球,然后一个大斜线打给两个底角,由底角内切或者传中。进的四个球,三个是右边后卫在底角内切进的,另一个也是古加右路传中张玉宁头球。这种45度找底角的打法这场出现了得有二十多次,应该是特意有这种设计,也是国安最常见的进攻路线。申花的两个边后卫也是准国家队球员,而且一般中超球队两个边后卫没有外援,打底角的成功率非常高。
2)除了打底角,中路直塞也是常见的进攻路线,发飙上半场有两次单刀,下半场张玉宁也中路拿球做了些配合,不过因为申花上赛季开始就是重兵中路的反击型球队,打中路的效果没有打底角那么好。
3)达万没有看起来那么瘦弱,这场身背37号,踢球的感觉很像当初的塞保利费尔南多。而且他的45度打底角以及直塞的成功率非常高。上半场可以说是最亮眼的球员,比赛鸟要更有作用。而且防守的时候也会主动补方昊的空位,活动范围很大。
4)上半场中后卫40号吴少聪,拿球比较稳健,向上传球找后腰挺准的。防守上一对一单防只能说中规中矩,看起来不是很稳。
5)下半场恩加德乌和柏杨的组合,我看到的柏杨表现非常好。柏杨的传球成功率近乎百分之百,而且向上找后腰,以及45度斜传找底角的出球,基本都是柏杨完成。恩家有个直塞被断球了被打了反击。柏杨基本没有这种情况。在防守压力不大的情况下,柏杨打出了皮克似的表现。
6)整体防守非常主动,第一时间由前锋线在对方半场逼抢对方持球人,以及逼抢第二点做的非常好。申花很难持续控球。当然这和对方是替补球员有关。但是后卫线压的也很靠上,上下半场都有后卫中圈犯规,以及拼命往回追的情况。正式比赛需要注意保护后卫线身后。
说点不足
1)上半场王刚和吴少聪的中卫组合,王刚向上传球不太好。虽然王刚跑动很积极,控球也不错,但是向上传球很犹豫,选择和时机都把握的不好,不是很有信心。上半场后卫线之间横向传球互相倒的情况很多,比下半场多。按说上半场的中场应该给后卫线更好的支持,但是并没有下半场上球那么容易。防守上中规中矩,靠身体和速度防守去追人比较多,靠站位防守比较少。吴少聪也有一定的回追速度。
2)定位球防守还是不好,被谢鹏飞差点打中一个,高点球员(恩加德乌)的站位,以及禁区外保护都有的改进。
3)虽然是四后卫,但是打的很像一个三中卫的体系。上半场基本是李磊吴少聪王刚在中间,右边方昊左边杨立瑜两个飘在中场随时往底角跑。然后中场是李跃睿和两个外援,阵型介于433和352之间。下半场冯博轩也是飘在中场右路,乃比收回到左边,何宇鹏不怎么上去,中间古加池忠国张源,前面是张玉宁和王子鸣。也是一个433和352之间的站位。
4)传球的选择和线路还需要强化。中场外援不在场的情况下,国安国内球员传球线路还是犹豫,选择线路上也有点慢,还需要明确跑位和线路。
最后总结一下,这场球其实比分意义不大,但可以看到的改变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也很多。总的来说就是,还需要磨合传球和跑位的线路。好的地方是打的并不是特别的小,向底角的45度传球可以很快的提高进攻速度。另外就是需要好好的磨一磨定位球的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