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元气骑士的一位开发者望着因bug而带有霰弹枪代码的近战武器突发奇想:如果一个技能能把一发子弹分散为多枚子弹,岂不是很有意思?于是,这游戏有史以来话题度最高的技能——散打诞生了。
起初,玩家为分散开来、铺天盖地的子弹与它们在一定增幅下所能达到极高的理论输出所震撼,纷纷拿起或是试用、或是直购的狂战士,用散打下的M3、黑剑等武器获得了崭新的游戏体验;但随之,一些玩家发现了个中端倪:将子弹一分为四,同时每发子弹的威力减半,那么总输出和骑士的一技能不是没多大差别吗?而在实验过后,他们更发现伤害为3的子弹打散后伤害仅为1——这就是说,很多时候散打对于伤害的增幅还不如火力全开这个最原始的技能。于是,他们成了散打最初的质疑者——尽管他们比起仍在山呼万岁的散打玩家而言极为少数,但他们的影响也从零开始越来越大。
散打就在玩家的鼓吹之中这样安然存活了好几个版本。这时,也许是出于单纯的bug修理,或是出于对散打风评的回应,官方删除了散打的保命能力。这让散打的裸开体验进一步恶化,但它的拥趸们仍旧不以为意:输出端根本没变化,高配该秒还是一样秒,因此仍然是最顶级的输出技能——那就接着吹。
从这时起,散打的风评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一边认为,散打尽管在高配置下输出可观,但这些配置给到混沌打击、影遁甚至火力全开也同样能打出高额的输出,而裸开下散打的体验也明显不如它们,因此应该理性看待、减少吹捧;另一边则坚持视觉效果与高配论,并用散打电弧这一经典bug组合进行辩驳。在前一方多角度且严谨详实的论证下,后一方的势力逐渐减弱,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纯度更高的玩家——或者说信徒——的负隅顽抗。他们紧紧抓住散增、光电、蓄力、狂雕、五色笔等等加成的电弧这一根救命稻草不放,就好像凑齐这些条件完全没有成本一样。
最终,对散打信徒的最大规模攻击由官方亲自挑起。在某个B站上已不可见的视频里,官方将散打称为“元气之神”,用滑稽可笑的内容对散打进行了极为抽象的解构。于是在评论区里,散打的贬低者们对散打的信徒们、以及对做出这个抽象视频的官方本身进行了全方位的清算。从理论分析到激烈讨论,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官方也是因此只好将这视频隐藏——但这事件带来的笑料与B站散打风评的彻底转向却是不可磨灭的。
如今,散打就好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它来时,大家都望着它笑;它不在,大家也有自己的过法。至于这是好是坏,或许只有在未来才能得到答案。
(本文部分取自元气骑士中文wiki)


起初,玩家为分散开来、铺天盖地的子弹与它们在一定增幅下所能达到极高的理论输出所震撼,纷纷拿起或是试用、或是直购的狂战士,用散打下的M3、黑剑等武器获得了崭新的游戏体验;但随之,一些玩家发现了个中端倪:将子弹一分为四,同时每发子弹的威力减半,那么总输出和骑士的一技能不是没多大差别吗?而在实验过后,他们更发现伤害为3的子弹打散后伤害仅为1——这就是说,很多时候散打对于伤害的增幅还不如火力全开这个最原始的技能。于是,他们成了散打最初的质疑者——尽管他们比起仍在山呼万岁的散打玩家而言极为少数,但他们的影响也从零开始越来越大。
散打就在玩家的鼓吹之中这样安然存活了好几个版本。这时,也许是出于单纯的bug修理,或是出于对散打风评的回应,官方删除了散打的保命能力。这让散打的裸开体验进一步恶化,但它的拥趸们仍旧不以为意:输出端根本没变化,高配该秒还是一样秒,因此仍然是最顶级的输出技能——那就接着吹。
从这时起,散打的风评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一边认为,散打尽管在高配置下输出可观,但这些配置给到混沌打击、影遁甚至火力全开也同样能打出高额的输出,而裸开下散打的体验也明显不如它们,因此应该理性看待、减少吹捧;另一边则坚持视觉效果与高配论,并用散打电弧这一经典bug组合进行辩驳。在前一方多角度且严谨详实的论证下,后一方的势力逐渐减弱,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纯度更高的玩家——或者说信徒——的负隅顽抗。他们紧紧抓住散增、光电、蓄力、狂雕、五色笔等等加成的电弧这一根救命稻草不放,就好像凑齐这些条件完全没有成本一样。
最终,对散打信徒的最大规模攻击由官方亲自挑起。在某个B站上已不可见的视频里,官方将散打称为“元气之神”,用滑稽可笑的内容对散打进行了极为抽象的解构。于是在评论区里,散打的贬低者们对散打的信徒们、以及对做出这个抽象视频的官方本身进行了全方位的清算。从理论分析到激烈讨论,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官方也是因此只好将这视频隐藏——但这事件带来的笑料与B站散打风评的彻底转向却是不可磨灭的。
如今,散打就好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它来时,大家都望着它笑;它不在,大家也有自己的过法。至于这是好是坏,或许只有在未来才能得到答案。
(本文部分取自元气骑士中文wik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