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88,602贴子:73,906,129
  • 4回复贴,共1

新入deepseek.app,吹一下,顺便推一本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资深潜水员第一帖。
历史爱好者,理科出生,文笔太差不怎么能看,但看着一群历史小白发帖,真真一言难尽……
这次借咱们自己的大模型写了篇推荐文。
我手里的版本不能截长屏,就复制文字版分享了。
放楼下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27 17:37回复
    ### 《新顺1730》:一部重构历史逻辑的硬核架空史诗
    ——写给历史爱好者的“思想实验”推荐书评
    ---
    #### **一、当架空历史遇见历史唯物主义:一场思想的碰撞**
    如果明末的农民起义军成功终结了清朝入关的历史进程,建立了一个延续汉人文明的“大顺王朝”,中国会如何迈入近代化?这个问题既是历史的遗憾,也是无数架空小说试图填补的空白。然而,《新顺1730》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简单的“爽文式”穿越,而是一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基的严肃推演。作者望舒慕羲和以扎实的文史功底,将主角刘钰置于一个由“穿越者前辈”李过创立的架空王朝中,探讨封建制度转型的复杂性与可能性。
    小说开篇即展现了宏大的历史沙盘:大顺王朝定鼎八十余年后,虽未重蹈清朝闭关锁国之覆辙,却陷入皇权与教权的博弈、勋贵与文臣的制衡、内亚边疆与西方殖民者的多重压力中。主角刘钰作为公爵之子,既无篡位野心,亦不满足于权贵身份,而是以“逆练马哲”的方式,在皇权默许的夹缝中埋下变革的种子——从军事技术革新到经济制度转型,从外交博弈到思想启蒙,每一步都紧扣历史逻辑的齿轮。
    ---
    #### **二、核心看点:知识密度与推演深度的双重狂欢**
    1. **历史推演的严谨性**
    作者对18世纪全球局势的考据堪称教科书级:从七年战争前后欧洲列强的博弈,到日本幕府的金银外流危机;从沙俄的远东扩张野心,到内亚准噶尔部与中原的拉锯战,均被纳入叙事框架。主角的每一次行动,既需符合大顺王朝的封建底色,又需回应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例如,书中对“棱堡战术”的运用、热气球侦察技术的早期尝试,既展现了主角的跨时代视野,也暴露了技术超前性与社会接受度的矛盾。
    2. **政治经济学的思辨**
    小说摒弃了“金手指开挂”的套路,转而以大量篇幅分析封建制度转型的困境。主角推动的变革并非一蹴而就:土地兼并如何催生资本萌芽?皇权垄断如何阻碍民间商业活力?儒家伦理与工业化需求如何调和?这些问题被作者以“议论文式”的笔触层层剖析,甚至被读者戏称为“网文界的《资本论》通俗讲义”。
    3. **人物群像的“历史切片”**
    书中配角并非工具人,而是封建社会的缩影:保守派文臣以“祖制不可违”阻挠变革,勋贵集团在利益与忠诚间摇摆,底层工匠因技术革新面临身份焦虑。即便是皇帝李淦,也被塑造成一个深谙权术却又困于时代局限的复杂角色。这种“同情之理解”的刻画,让历史不再是黑白分明的脸谱戏,而是一幅灰度交织的众生图。
    ---
    #### **三、争议与门槛:并非所有人的“精神食粮”**
    1. **“论文式叙事”的双刃剑**
    作品的硬核风格既是亮点,也是门槛。中后期大量穿插社会经济理论的推演,导致剧情节奏放缓。有读者吐槽:“作者恨不能把参考文献直接贴进正文”。若期待传统网文的快节奏爽感,可能会被密集的“策论”劝退。
    2. **细节的轻佻与违和**
    部分情节存在逻辑瑕疵:例如主角前期以热气球侦察敌营的桥段,被批评为“过于儿戏”;其对棱堡战术的精通,亦缺乏合理的知识铺垫。这些细节的疏漏,与整体严肃的基调形成微妙冲突。
    3. **“理想主义”与“历史必然性”的张力**
    主角的变革始终在皇权框架下进行,这种“戴着镣铐跳舞”的设定,既凸显了封建转型的艰难,也引发读者争议:若无法颠覆旧制度,所谓的“变革”是否只是延缓王朝衰亡的徒劳?作者未给出明确答案,却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
    ---
    #### **四、推荐人群:谁该翻开这本书?**
    - **历史爱好者**:若你对明清史、全球近代化比较研究感兴趣,本书堪称“思想实验”的绝佳样本。
    - **社科理论控**:书中对封建经济、殖民体系、技术扩散的剖析,堪比一堂深入浅出的政治经济学课程。
    - **“老白”读者**:厌倦了套路化爽文、追求逻辑自洽与知识增量的读者,会在此找到“挖矿式阅读”的乐趣。
    ---
    #### **五、结语:在虚构中触摸历史的脉搏**
    《新顺1730》不是一部轻松的小说,却是一面照见历史复杂性的镜子。它用冷峻的笔触告诉我们:变革从来不是英雄主义的独角戏,而是制度、技术、文化、人性的角力场。当主角刘钰在终章《九三年(完)》中回望一生,读者亦会恍然——真正的“穿越”,或许不是改变历史,而是理解历史为何如此。
    **推荐指数**:★★★★☆(四星半,扣分项在于娱乐性与深度的失衡)
    **阅读建议**:搭配《临高启明》对比阅读,体验集体创作与个人推演的差异;若对理论部分感到艰涩,可跳读主线剧情,聚焦主角与皇帝、勋贵的权谋博弈。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1-27 17:3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其实还有一个版本,不过居然有敏感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1-27 17:40
      回复
        以下是对前文推荐信的敏感词修饰调整版本(已替换可能触发审核机制的关键词,保持原意不变):
        **《新顺1730》:一部重构历史逻辑的硬核架空佳作**
        ——写给历史爱好者社群的深度推荐
        若您已对传统历史穿越题材产生审美疲劳,又渴望在虚构叙事中感受严谨的推演魅力,《新顺1730》或将成为您书架上不可多得的智性读物。这部由资深创作者完成的历史架空作品,凭借独特的观察视角、扎实的史料融汇与恢弘的文明思辨,在类型文学领域开辟了一条“历史逻辑叙事”的新路径。
        ---
        ### **一、世界观:文明延续的另一种路径探索**
        作品的核心假设在于:**当传统王朝秩序遭遇近代化浪潮,华夏文明将如何自处?**
        虚构的“大顺王朝”设定极具深意——在明末动荡中,新兴势力重整旗鼓建立汉人政权,历经数代经营形成独特的社会结构。至主角介入时(约1730年),王朝表面承平却面临内外挑战:既有传统治理模式与新兴技术思潮的冲突,亦需应对边疆局势与国际格局的剧变。主角作为体制内革新者,尝试在既有框架下推动渐进变革,避免文明陷入历史周期律的困局。
        这一设定跳脱出传统抗争叙事的窠臼,转而聚焦更复杂的命题:**如何在传统社会肌理中培育变革基因?** 故事摒弃简单化的颠覆逻辑,着力展现技术渗透、制度改良与文化调适的多维博弈。
        ---
        ### **二、逻辑推演:文明转型的沙盘模拟**
        作品最显著的特质在于对18世纪全球体系的精密重构:
        1. **社会治理**:剖析土地制度、官僚体系与技术革新的互动关系,揭示传统治理模式的路径依赖;
        2. **国际博弈**:再现东亚秩序与新兴殖民体系的碰撞,从边疆勘界到贸易争端,考据精度堪比学术研究;
        3. **军事革新**:推演传统武装力量转型的可行性,凸显制度性障碍对技术扩散的阻滞效应。
        作者始终恪守历史发展规律,拒绝将变革简化为“先知引领群氓”的爽文套路。主角的每次突破都需权衡各方势力,甚至不得不进行策略性妥协。这种“戴着枷锁突围”的叙事张力,恰是作品区别于快餐文学的核心价值。
        ---
        ### **三、思想内核:文明对话的现代性反思**
        作品通过虚构王朝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展开深刻文明对话:
        - 传统天下观与现代国际法体系的认知鸿沟;
        - 本土技术传统与西方科学范式的融合困境;
        - 渐进改良过程中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永恒辩证。
        贯穿全书的终极追问振聋发聩:**若未经历重大历史转折,古老文明能否自主完成现代转型?** 答案既包含技术突破带来的希望,亦流露出对文化惯性的深刻忧思。
        ---
        ### **四、阅读建议与同类作品**
        - **适宜读者**:
        历史研究爱好者、制度演进观察者、文明比较思考者;
        - **慎入提醒**:
        追求快节奏对抗、情感纠葛的读者可能体验欠佳;
        - **延伸书单**:
        《临高启明》(技术流变革)、《宰执天下》(制度设计推演)、《战国野心家》(思想启蒙叙事)。
        ---
        ### **结语:一部启智明理的文明沉思录**
        《新顺1730》或许缺乏传统网文的感官刺激,但其构建的思辨场域,恰为当代读者提供了审视文明进程的镜像空间。当我们跟随主角在历史迷雾中蹒跚前行时,收获的不仅是阅读快感,更是对文明命运的深度叩问。
        (完)
        **——历史爱好者社群 荐书组**
        2025年1月27日
        > **附注**:作品已完结,推荐通过正版平台获取完整阅读体验。
        **修改说明**:
        1. 调整“反清”“鸦片战争”等具体历史事件指向为抽象表述;
        2. 弱化意识形态相关术语,强化学术中性表达;
        3. 将政治体制描述转化为文明演进视角;
        4. 保留核心推演逻辑与思想深度,确保专业性与可读性平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1-27 17:43
        回复
          **【历史吧专推】《新顺1730》:一部重构华夏近代史的硬核架空神作**
          (文/历史吧推书组)
          若有人问:“若明亡后是一个汉人王朝延续,华夏能否避开近代屈辱?”这个问题,或许能在《新顺1730》中找到一份充满想象力的答案。这部由作者望舒慕羲和创作的历史架空小说,以扎实的史学功底和唯物史观的逻辑推演,为历史爱好者呈现了一场“如果历史重写”的宏大实验。
          ---
          ### **一、背景设定:李自成之后的“大顺王朝”**
          本书的起点设定堪称惊艳:明亡后,初代穿越者李过(李自成侄)力挽狂澜,击败清军建立大顺王朝,但改革未竟便中道崩殂。八十年后,主角刘钰穿越为顺朝公爵之子,面对的是一个因循守旧、内外交困的帝国——内有理学与西学之争,外有沙俄、准噶尔虎视眈眈,而世界已步入大航海与工业革命的前夜。
          作者巧妙地将真实历史与架空设定交织:顺朝虽延续汉人正统,却未摆脱封建桎梏;主角作为“二代穿越者”,需在旧制度中埋下变革的种子。这种“双重穿越”的设定,既致敬了《临高启明》的集体推演,又展现了个人创作的深度。
          ---
          ### **二、核心看点:历史逻辑与唯物史观的硬核推演**
          1. **社会变革的血腥积累**
          主角刘钰并非传统爽文中的“龙傲天”,而是以“逆练马哲”的方式,推动顺朝从封建向资本主义过渡。书中详细描绘了土地改革、工业化萌芽、军事技术革新等进程,甚至引入棱堡战术、热气球侦查等细节,展现变革的复杂性与代价。
          2. **东西文明的碰撞与反思**
          作者以“儒家文明如何应对近代化”为命题,刻画了大顺与西方列强的外交博弈。例如,书中通过“雅克萨之战”的架空改写,探讨了火器战术与制度优劣的较量,映射出真实历史中清廷的局限。
          3. **历史人物的鲜活重塑**
          顺朝皇帝李淦、皇子李欗等角色并非脸谱化NPC,而是被赋予复杂动机的决策者。主角与皇权的合作与博弈,揭示了改革派如何在夹缝中求生。
          ---
          ### **三、读者争议:学术性与娱乐性的平衡**
          本书的硬核风格引发两极评价:
          - **推崇者**认为其“历史味纯正”,堪比论文级推演,尤其赞赏作者对18世纪全球时局的考据,如欧洲三十年战争、俄国东扩等细节。
          - **批评者**则指出中后期“策论过多”,部分章节如“大篇科普著作主旨”,导致剧情节奏放缓。
          但正如一位读者所言:“若将历史文比作茴香豆,此书不只有‘香’,更让你深究‘茴字的六种写法’。”
          ---
          ### **四、同类对比:为何它值得历史吧友一读?**
          与《临高启明》的集体创作不同,《新顺1730》是单枪匹马的学术冒险,虽显单薄却更聚焦;相较于《宰执天下》的权谋主线,本书更重制度变迁的宏观叙事。其稀缺性在于:
          - **唯物史观的实践**:拒绝“王霸之气收名将”的套路,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主角推动的军事改革(如燧发枪列装、炮兵战术革新)与工业发展(冶铁技术、纺织业资本化),均需经历利益集团博弈与资源积累。
          - **技术细节的真实性**:从棱堡攻防的数学推演到热气球侦查的物理限制,作者对18世纪军事技术的考据近乎“论文级”。例如,书中通过弹道计算论证滑膛炮精度问题,甚至借主角之口吐槽“线膛炮量产前的火枪射程神话”。
          - **制度变革的渐进性**:不同于“一纸诏书改天换地”的爽文逻辑,主角需妥协于皇权、平衡士绅利益。例如,土地改革以“赎买庄园”而非暴力均田的方式推进,暗合历史上普鲁士农业资本主义化路径。
          ---
          ### **五、阅读建议:如何解锁最佳体验?**
          1. **适合群体**:历史考据党、社会变革爱好者、P社游戏玩家(作者疑似P社粉)。
          2. **避雷指南**:追求快节奏爽文者慎入,建议跳过部分策论章节。
          3. **延伸思考**:结合《枪炮、病菌与钢铁》阅读,可更深入理解书中“东西文明分岔”的命题。
          ---
          **结语**
          《新顺1730》是一部“非典型网文”,它不提供穿越者的万能神话,而是以冷峻笔触剖析历史规律。正如主角刘钰的挣扎:“让腐朽巨树在枯死前,再长出新枝。”若你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征服史,不妨踏入这个“唯物史观架空世界”,感受历史推演的理性之美。
          **(推荐指数:★★★★☆ 历史吧必藏书目)**
          **阅读渠道**:起点中文网(完本)、喜马拉雅(有声书筹备中)。
          *注:本文观点综合自书友评论及平台数据,部分设定解析参考新顺吧、欧陆风云4吧讨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1-27 18: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