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圆尾斗鱼介绍
1.基础信息
- 学名与分类:学名Macropodus chinensis,属攀鲈目丝足鲈科斗鱼属 。
- 分布:原产中国辽河到钱塘江及朝鲜西部水系,在中国分布于诸多水系 。
2.形态特征
- 体型:小型鱼,雄鱼略大,体黑褐色,头钝尖,口裂小,有细齿 。
- 鳍部:背、臀鳍长大对称,雄鱼后部鳍条更长,腹鳍灰褐色,胸鳍淡黄,奇鳍微红,尾鳍圆形 。
3.生活习性
- 栖息:喜小溪近岸杂草间、湖泊等静水环境,适应24 - 27℃水温,耐低氧 。
- 食性:杂食,以小型动物、浮游生物、藻类等为食 。
- 活动规律:夜行性,白天隐蔽,夜间觅食 。
4.繁殖方式
- 求偶交配:4月下旬 - 9月中旬繁殖,雄鱼吐泡筑巢吸引雌鱼,交配时雄鱼围抱雌鱼完成产卵 。
- 护卵孵化:雄鱼护巢,孵化期24 - 48小时,水温25 - 29℃最佳 。
5.主要价值
- 观赏:体色艳丽,鳍条优美,好斗,具观赏价值 。
- 生态:捕食蚊虫幼虫,利于环境卫生 。
- 科研:种群遗传多样性低且有地理差异,具科研意义 。



1.基础信息
- 学名与分类:学名Macropodus chinensis,属攀鲈目丝足鲈科斗鱼属 。
- 分布:原产中国辽河到钱塘江及朝鲜西部水系,在中国分布于诸多水系 。
2.形态特征
- 体型:小型鱼,雄鱼略大,体黑褐色,头钝尖,口裂小,有细齿 。
- 鳍部:背、臀鳍长大对称,雄鱼后部鳍条更长,腹鳍灰褐色,胸鳍淡黄,奇鳍微红,尾鳍圆形 。
3.生活习性
- 栖息:喜小溪近岸杂草间、湖泊等静水环境,适应24 - 27℃水温,耐低氧 。
- 食性:杂食,以小型动物、浮游生物、藻类等为食 。
- 活动规律:夜行性,白天隐蔽,夜间觅食 。
4.繁殖方式
- 求偶交配:4月下旬 - 9月中旬繁殖,雄鱼吐泡筑巢吸引雌鱼,交配时雄鱼围抱雌鱼完成产卵 。
- 护卵孵化:雄鱼护巢,孵化期24 - 48小时,水温25 - 29℃最佳 。
5.主要价值
- 观赏:体色艳丽,鳍条优美,好斗,具观赏价值 。
- 生态:捕食蚊虫幼虫,利于环境卫生 。
- 科研:种群遗传多样性低且有地理差异,具科研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