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翠华山下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这是唐朝诗人贾岛所写的一首五言诗,诗中歌颂了行侠仗义的侠士们为铲除人间不平事的豪迈气概。诗以“剑客”二字为名。
贾岛可以说是一个一生不得志的诗人,看尽了人间的不平事,希望世间有这么一位行侠仗义的剑客出来,扫尽人间的不平事,为受尽权贵欺凌的百姓吐一口冤气。贾岛常以诗嘲讽权贵,为权贵们所不容,将他逐出京师。于是他遨游各地,寄情于山水之间,最后隐居于嵩山。贾岛作诗炼句苦吟著称,单一句“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就沉吟了大半天才定下来,所以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自我写照。此后,“推敲”两字在文坛上传为佳话,同时也成为了诗人们写诗炼句的“座右铭”,可见贾岛写诗十分认真和严慎,逐字逐句推敲方成。
写诗吟赋是这样,练武又何尝不是这样?武林中一个学艺练武之人,没有三几年的勤学苦练的功夫,便不能在江湖上行走,更谈不上去铲除人间不平事了。要成为一流的上乘高手,更得有十年八载的苦练不可,同时还要有丰富的武学知识、江湖经历,以及与人交锋用血与汗换来的教训,才可达到上乘的佳境。当然,这也要看一个人的品性与素质,悟性和慧根了!此外,还要讲求机遇和奇缘。有的人终生苦练,也成不了一流上乘高手;就算你苦练成为了高手,品性不好,那只能成为恶魔,为害一方,也达不到上乘的佳境,更成不了侠士。这是江湖上俗话,现在言归正传。
话说前后为害江湖十多年的大魔头黑箭澹台武,最后为高僧点化幡然觉悟,自尽于大洪山的松林中,谢罪武林,了结了自己的一生罪行。这老魔的一位得意弟子,双手沾满武林人士和无辜人们鲜血的飞鹰堡堡主诸葛仲卿,也同时在江湖上失踪了,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有人传说他已远走漠北,也有人说他浮海飘洋,去了一处烟波浩淼的无名荒岛之上,再也不回中原了!更有人说他深入川、黔、湘三地交界的荒山大野之中,误闯入了魔鬼峡,葬身在死亡谷里。众说纷纭,谁也不知道他去了何处,是生是死,也无人知晓。
崆峒、华山、点苍、丐帮都派出高手,四处去打听诸葛仲卿的下落,并且也有人到魔鬼峡和死亡谷寻找过。所到之处,只见魔鬼峡中树木阴森,荆棘满布,处处有人兽的骸骨。再到高处遥望死亡谷,更是瘴气弥漫,谷中浮草,无风自移,有着说不尽的怪异景象。高手们再也不敢以身试探,因为曾经有两位丐帮的高手不信邪,自仗轻功不错,硬往死亡谷闯,结果葬身在深不可测的可怕的沼泽之中。高手们暗想:要是诸葛仲卿真的闯进了死亡谷,终无生还之理,从而空手而返。但不管如何,黑箭之死,诸葛仲卿在江湖上的失踪,却换来了武林中一段平静的日子。几年之间,江湖上再也没有发生过什么惊动武林的仇杀或惨案,也没有人看见过诸葛仲卿,似乎他已远远地离开了中原。
在各派高手四处追踪诸葛仲卿下落的日子里,有一位年约七八岁的少年,在幽静的翠华山下一处树林中的空地上,苦练一门刀法。这位少年双眉深锁,目光明亮,眉宇之间隐含着一股仇恨。他年纪虽小,抖出刀法的招式却有劲力,刀光掠过,隐隐生风,令四周的树叶为之晃动。他虽然谈不上十年磨一剑,但在这把刀上,也苦练了一年多,不知是练武还是仇恨的缘故,他已失去了小孩子应有的天真和活泼,在神态上,似乎是过早地成熟了,像个小大人似的,性格内向、孤傲、沉默,不喜欢接近生面人,也不愿意得罪别人。
这个年少老成的小大人不是别人,正是山西麻山蓝家堡仅存的蓝家惟一的后人。他的父亲蓝鸣,可以说是晋南一霸,一把刀打平了晋南一带黑、白两道不少的高手,从而在麻山建立了蓝家堡,雄视江湖,但却与龙门的薛家寨结下了深仇大怨。一次,蓝鸣带了一批手下兄弟去攻打薛家寨,结果负伤大败而回。蓝鸣就感不妙,认为薛家寨的人必来复仇雪恨,就将自己惟一的儿子蓝宝托给了蓝家堡一位忠心耿耿的老人家蓝直,说今后蓝家堡有什么不测,请千万护着蓝宝远走高飞。果然不久,一天夜里,薛家寨的人前来寻仇雪恨了,攻入了蓝家堡,几乎是见人就杀。见此情景,蓝直便抱起自己的小主人蓝宝,杀出了一条血路,连夜离开了麻山逃出了晋南。蓝宝当时年仅六岁,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
蓝直抱着小主人在逃亡的路上,江湖上已纷纷传言:薛家寨的人真是凶狠残忍,一夜之间血洗了蓝家堡,堡中三百多人口,男女老幼,几乎无一人生还,从而引起了武林中侠义人士的愤怒与震惊。蓝直听了悲痛欲绝,他感到自己的主人蓝鸣固有不对的地方,但薛家寨的人也太过心狠手毒了!杀自己的主人还情有可说,但堡中的孤儿寡妇,老弱妇孺却是无辜,怎能如此惨无人道的一一歼杀?三百多人,无一生还!薛家寨的幽灵使薛飞枉有侠义之名,看来也是江湖上口甜心辣的老恶魔!
蓝真为人也名如其人,生性正直,恩仇分明。他感到自己的主人蓝鸣太过为仇恨所迷而失去了理性,从而招来满门杀身之祸。他几次劝主人别再与薛家寨人结怨了!他更感到冤冤相报,何时了结?可是蓝鸣就是不听,不但几次找薛家寨人寻仇生事,而且投靠到飞鹰堡诸葛仲卿门下,希望借飞鹰堡之力铲除薛家寨,令薛家寨在江湖上除名,结果反得其祸。在江湖上除名的不是薛家寨,而是蓝家堡。
蓝直认为主人之死是咎由自取,但灭门之恨,却不能不报,自己的老伴和儿子蓝福,恐怕也在这一次血洗中不在人间了。他含悲地咽下仇恨,带着自己的小主人远离麻山,日夜赶路,他担心薛家的人前来斩草除根,追杀自己和小主人,那样的话,蓝家惟一的后人便在这世上消失了!
说起蓝家的祖先,甚为显赫,是明朝开国的大将蓝玉,官封凉国公。朱元璋在建立明王朝之后,便开始大杀有功的将领,以永保自己的子孙永坐帝位。凉国公蓝玉因一次犯了过失,朱元璋便借机劫诛蓝玉,亦连累一万五千人受诛,是明朝大惨案之一。
蓝家堡的第一代先祖是蓝云,是蓝家惟一活下来的后人。先是落草为寇,后来转辗江湖,最后来到了晋南麻山,建立了蓝家堡。几代单传,最后传到了蓝鸣的手上,不料卷入了江湖上的恩怨仇杀中去,又一次遭到了灭门之祸……
蓝宝虽然年仅六岁,但开始懂事了!他知道了自己全家惨遭杀害,蓝家堡被夷为一片平地后哭着说:“直叔!我要报仇!我要去找薛家的人!”
蓝家人仇恨的心理好像是代代相传一样,吓得蓝直慌忙掩住他的小嘴:“我的小主人,别大声叫嚷了!小心让人听到,传到了薛家寨,他们会追来,我们就没命了!”
“我,我要跟他们拼了!”
“小主人,现在不是报仇雪恨的时候,等你长大了,练成了一身好武功之后,再报仇雪恨不迟。现在,我们得远走高飞,隐姓埋名,绝不能让人知道你是蓝家堡的人,更不能说出你父亲是什么人。”
“直叔!那我们……”
蓝直想了一下说:“小主人,为了我们不忘记这一血海深仇,你今后就叫蓝忘恨好了!有人问你姓什么,就说是姓王名衡。‘王衡’与‘忘恨’二字偕音,懂吗?”
“直叔,我懂,我今后叫王衡。”
“好好!我们赶路吧。”
“直叔!现在我们去哪里?”
“翠华山。”
“翠华山?”
“老爷吩咐过老奴,叫我们遇难时去翠华山。老爷要是这次大难不死,最迟半年便会来翠华山寻找我们。”
“直叔,那我们快去吧!”
俗话说,穷家的孩子早当家,血海深仇的孩子早成熟。这恐怕是人类的天性。处在危险之中,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王衡就是在仇恨之中磨炼自己,令他过早地成熟了!
他们主仆两人风尘仆仆地来到了翠华山。翠华山为终南山的支脉,相传汉武帝曾在此祭太乙神,山谷口有汉时太乙宫的遗址。虽然地近西安府城,相去不到五六十里,却是一处山明水秀、绿树成林、曲径通幽、环境僻静、风景迷人的山峰,因而得名翠华山。
翠华山南面不远处就是终南山。终南山是全真道教所在地,也是武林中一个侠义的门派。其中武功最好的就是疯道人,在武林中有很高的声誉,与中原武林九大名门正派都有来往。翠华山西北附近,便是庙宇众多的南五台山。南五台,是武林中一处卧虎藏龙之地,有不少不为人知的高手。由于这样,所以江湖上一些强梁之徒,或者黑道上的魔头人物,不敢在翠华山一带行凶杀人,抢劫掠夺。何况,在它再远一点的地方,更是武林中赫赫有名的华山派。华山派掌门人玉泉子大师是当今武林五大剑客之一,一般武林高手接不了他三招剑法。
蓝鸣正是看到这一点,才托蓝直带着自己的儿子蓝宝来翠华山避难。在他看来,到了翠华山,谅龙门薛家寨的人也不敢来追杀了。
蓝直在翠华山下买了一块背靠山崖的林地,亲自搭盖了一间简易的草庐住下。白天,他带着小主人进山打猎和斩柴割草,目的是在这种生活中磨炼王衡的筋骨,打下强健体质的基础,然后再传蓝门独家刀法;夜里在灯下教王衡读书写字,令他今后能看懂蓝家的刀法拳谱,不至成为一个睁眼盲人,连字也不认识一个。当然,蓝直也是一个胸中墨水不多的人,他只能读“人之初”、“百家姓”和“千字文”,对一个练武的人来说,这也够用了!不必读什么“四书”、“五经”、“之乎者也”的东西,所以他照瓢画葫地去教小主人。
他们主仆两人在翠华山下住了三四个月后,一直不见自己的主人蓝鸣出现,并且音信全无。蓝直暗暗感到自己的主人多半已不在人间了!但他仍不死心,仍存一丝的希望,希望自己的主人在半年后突然在翠华山出现,令小主人和他父子相逢。可是有一天,他去西安府城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时,江湖人士纷纷传说,说真正血洗蓝家堡的人不是薛家寨,而是自己主人所投靠的飞鹰堡。蓝直完全惊愕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便多方打听,不但江湖人士是这样说,就是连过去与薛家寨有过牙齿印的华山派和崆峒派的人都这么说,蓝直又完全怔住了!他不能不相信了!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这是唐朝诗人贾岛所写的一首五言诗,诗中歌颂了行侠仗义的侠士们为铲除人间不平事的豪迈气概。诗以“剑客”二字为名。
贾岛可以说是一个一生不得志的诗人,看尽了人间的不平事,希望世间有这么一位行侠仗义的剑客出来,扫尽人间的不平事,为受尽权贵欺凌的百姓吐一口冤气。贾岛常以诗嘲讽权贵,为权贵们所不容,将他逐出京师。于是他遨游各地,寄情于山水之间,最后隐居于嵩山。贾岛作诗炼句苦吟著称,单一句“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就沉吟了大半天才定下来,所以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自我写照。此后,“推敲”两字在文坛上传为佳话,同时也成为了诗人们写诗炼句的“座右铭”,可见贾岛写诗十分认真和严慎,逐字逐句推敲方成。
写诗吟赋是这样,练武又何尝不是这样?武林中一个学艺练武之人,没有三几年的勤学苦练的功夫,便不能在江湖上行走,更谈不上去铲除人间不平事了。要成为一流的上乘高手,更得有十年八载的苦练不可,同时还要有丰富的武学知识、江湖经历,以及与人交锋用血与汗换来的教训,才可达到上乘的佳境。当然,这也要看一个人的品性与素质,悟性和慧根了!此外,还要讲求机遇和奇缘。有的人终生苦练,也成不了一流上乘高手;就算你苦练成为了高手,品性不好,那只能成为恶魔,为害一方,也达不到上乘的佳境,更成不了侠士。这是江湖上俗话,现在言归正传。
话说前后为害江湖十多年的大魔头黑箭澹台武,最后为高僧点化幡然觉悟,自尽于大洪山的松林中,谢罪武林,了结了自己的一生罪行。这老魔的一位得意弟子,双手沾满武林人士和无辜人们鲜血的飞鹰堡堡主诸葛仲卿,也同时在江湖上失踪了,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有人传说他已远走漠北,也有人说他浮海飘洋,去了一处烟波浩淼的无名荒岛之上,再也不回中原了!更有人说他深入川、黔、湘三地交界的荒山大野之中,误闯入了魔鬼峡,葬身在死亡谷里。众说纷纭,谁也不知道他去了何处,是生是死,也无人知晓。
崆峒、华山、点苍、丐帮都派出高手,四处去打听诸葛仲卿的下落,并且也有人到魔鬼峡和死亡谷寻找过。所到之处,只见魔鬼峡中树木阴森,荆棘满布,处处有人兽的骸骨。再到高处遥望死亡谷,更是瘴气弥漫,谷中浮草,无风自移,有着说不尽的怪异景象。高手们再也不敢以身试探,因为曾经有两位丐帮的高手不信邪,自仗轻功不错,硬往死亡谷闯,结果葬身在深不可测的可怕的沼泽之中。高手们暗想:要是诸葛仲卿真的闯进了死亡谷,终无生还之理,从而空手而返。但不管如何,黑箭之死,诸葛仲卿在江湖上的失踪,却换来了武林中一段平静的日子。几年之间,江湖上再也没有发生过什么惊动武林的仇杀或惨案,也没有人看见过诸葛仲卿,似乎他已远远地离开了中原。
在各派高手四处追踪诸葛仲卿下落的日子里,有一位年约七八岁的少年,在幽静的翠华山下一处树林中的空地上,苦练一门刀法。这位少年双眉深锁,目光明亮,眉宇之间隐含着一股仇恨。他年纪虽小,抖出刀法的招式却有劲力,刀光掠过,隐隐生风,令四周的树叶为之晃动。他虽然谈不上十年磨一剑,但在这把刀上,也苦练了一年多,不知是练武还是仇恨的缘故,他已失去了小孩子应有的天真和活泼,在神态上,似乎是过早地成熟了,像个小大人似的,性格内向、孤傲、沉默,不喜欢接近生面人,也不愿意得罪别人。
这个年少老成的小大人不是别人,正是山西麻山蓝家堡仅存的蓝家惟一的后人。他的父亲蓝鸣,可以说是晋南一霸,一把刀打平了晋南一带黑、白两道不少的高手,从而在麻山建立了蓝家堡,雄视江湖,但却与龙门的薛家寨结下了深仇大怨。一次,蓝鸣带了一批手下兄弟去攻打薛家寨,结果负伤大败而回。蓝鸣就感不妙,认为薛家寨的人必来复仇雪恨,就将自己惟一的儿子蓝宝托给了蓝家堡一位忠心耿耿的老人家蓝直,说今后蓝家堡有什么不测,请千万护着蓝宝远走高飞。果然不久,一天夜里,薛家寨的人前来寻仇雪恨了,攻入了蓝家堡,几乎是见人就杀。见此情景,蓝直便抱起自己的小主人蓝宝,杀出了一条血路,连夜离开了麻山逃出了晋南。蓝宝当时年仅六岁,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
蓝直抱着小主人在逃亡的路上,江湖上已纷纷传言:薛家寨的人真是凶狠残忍,一夜之间血洗了蓝家堡,堡中三百多人口,男女老幼,几乎无一人生还,从而引起了武林中侠义人士的愤怒与震惊。蓝直听了悲痛欲绝,他感到自己的主人蓝鸣固有不对的地方,但薛家寨的人也太过心狠手毒了!杀自己的主人还情有可说,但堡中的孤儿寡妇,老弱妇孺却是无辜,怎能如此惨无人道的一一歼杀?三百多人,无一生还!薛家寨的幽灵使薛飞枉有侠义之名,看来也是江湖上口甜心辣的老恶魔!
蓝真为人也名如其人,生性正直,恩仇分明。他感到自己的主人蓝鸣太过为仇恨所迷而失去了理性,从而招来满门杀身之祸。他几次劝主人别再与薛家寨人结怨了!他更感到冤冤相报,何时了结?可是蓝鸣就是不听,不但几次找薛家寨人寻仇生事,而且投靠到飞鹰堡诸葛仲卿门下,希望借飞鹰堡之力铲除薛家寨,令薛家寨在江湖上除名,结果反得其祸。在江湖上除名的不是薛家寨,而是蓝家堡。
蓝直认为主人之死是咎由自取,但灭门之恨,却不能不报,自己的老伴和儿子蓝福,恐怕也在这一次血洗中不在人间了。他含悲地咽下仇恨,带着自己的小主人远离麻山,日夜赶路,他担心薛家的人前来斩草除根,追杀自己和小主人,那样的话,蓝家惟一的后人便在这世上消失了!
说起蓝家的祖先,甚为显赫,是明朝开国的大将蓝玉,官封凉国公。朱元璋在建立明王朝之后,便开始大杀有功的将领,以永保自己的子孙永坐帝位。凉国公蓝玉因一次犯了过失,朱元璋便借机劫诛蓝玉,亦连累一万五千人受诛,是明朝大惨案之一。
蓝家堡的第一代先祖是蓝云,是蓝家惟一活下来的后人。先是落草为寇,后来转辗江湖,最后来到了晋南麻山,建立了蓝家堡。几代单传,最后传到了蓝鸣的手上,不料卷入了江湖上的恩怨仇杀中去,又一次遭到了灭门之祸……
蓝宝虽然年仅六岁,但开始懂事了!他知道了自己全家惨遭杀害,蓝家堡被夷为一片平地后哭着说:“直叔!我要报仇!我要去找薛家的人!”
蓝家人仇恨的心理好像是代代相传一样,吓得蓝直慌忙掩住他的小嘴:“我的小主人,别大声叫嚷了!小心让人听到,传到了薛家寨,他们会追来,我们就没命了!”
“我,我要跟他们拼了!”
“小主人,现在不是报仇雪恨的时候,等你长大了,练成了一身好武功之后,再报仇雪恨不迟。现在,我们得远走高飞,隐姓埋名,绝不能让人知道你是蓝家堡的人,更不能说出你父亲是什么人。”
“直叔!那我们……”
蓝直想了一下说:“小主人,为了我们不忘记这一血海深仇,你今后就叫蓝忘恨好了!有人问你姓什么,就说是姓王名衡。‘王衡’与‘忘恨’二字偕音,懂吗?”
“直叔,我懂,我今后叫王衡。”
“好好!我们赶路吧。”
“直叔!现在我们去哪里?”
“翠华山。”
“翠华山?”
“老爷吩咐过老奴,叫我们遇难时去翠华山。老爷要是这次大难不死,最迟半年便会来翠华山寻找我们。”
“直叔,那我们快去吧!”
俗话说,穷家的孩子早当家,血海深仇的孩子早成熟。这恐怕是人类的天性。处在危险之中,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王衡就是在仇恨之中磨炼自己,令他过早地成熟了!
他们主仆两人风尘仆仆地来到了翠华山。翠华山为终南山的支脉,相传汉武帝曾在此祭太乙神,山谷口有汉时太乙宫的遗址。虽然地近西安府城,相去不到五六十里,却是一处山明水秀、绿树成林、曲径通幽、环境僻静、风景迷人的山峰,因而得名翠华山。
翠华山南面不远处就是终南山。终南山是全真道教所在地,也是武林中一个侠义的门派。其中武功最好的就是疯道人,在武林中有很高的声誉,与中原武林九大名门正派都有来往。翠华山西北附近,便是庙宇众多的南五台山。南五台,是武林中一处卧虎藏龙之地,有不少不为人知的高手。由于这样,所以江湖上一些强梁之徒,或者黑道上的魔头人物,不敢在翠华山一带行凶杀人,抢劫掠夺。何况,在它再远一点的地方,更是武林中赫赫有名的华山派。华山派掌门人玉泉子大师是当今武林五大剑客之一,一般武林高手接不了他三招剑法。
蓝鸣正是看到这一点,才托蓝直带着自己的儿子蓝宝来翠华山避难。在他看来,到了翠华山,谅龙门薛家寨的人也不敢来追杀了。
蓝直在翠华山下买了一块背靠山崖的林地,亲自搭盖了一间简易的草庐住下。白天,他带着小主人进山打猎和斩柴割草,目的是在这种生活中磨炼王衡的筋骨,打下强健体质的基础,然后再传蓝门独家刀法;夜里在灯下教王衡读书写字,令他今后能看懂蓝家的刀法拳谱,不至成为一个睁眼盲人,连字也不认识一个。当然,蓝直也是一个胸中墨水不多的人,他只能读“人之初”、“百家姓”和“千字文”,对一个练武的人来说,这也够用了!不必读什么“四书”、“五经”、“之乎者也”的东西,所以他照瓢画葫地去教小主人。
他们主仆两人在翠华山下住了三四个月后,一直不见自己的主人蓝鸣出现,并且音信全无。蓝直暗暗感到自己的主人多半已不在人间了!但他仍不死心,仍存一丝的希望,希望自己的主人在半年后突然在翠华山出现,令小主人和他父子相逢。可是有一天,他去西安府城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时,江湖人士纷纷传说,说真正血洗蓝家堡的人不是薛家寨,而是自己主人所投靠的飞鹰堡。蓝直完全惊愕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便多方打听,不但江湖人士是这样说,就是连过去与薛家寨有过牙齿印的华山派和崆峒派的人都这么说,蓝直又完全怔住了!他不能不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