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珍吧 关注:2,538贴子:15,054
  • 2回复贴,共1

【紅樓】大家好 大家吉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又夢紅樓
在正月十二這天入手帶書腰和德珍姐姐親筆簽名的台版《紅樓金釵》畫集(內容以金陵十二釵為主) 我有一種夢回青春的感覺 德珍姐姐芳華早逝時 我還是二十五周歲
我收台灣出版的書(书)始於(于)2011年3月 那年偏巧是我本命年 期待台灣早日回歸祖國懷抱 那年3月 我一次性入手三本德珍姐姐的佳作 《御香縹緲》(德珍姐姐負責所有圖文創作)《紅樓金釵》(德珍姐姐畫圖 創作裡面部分文字)和《艷歌行》(“畫圖”就是“画图”) 今天 我再度入手她的《紅樓金釵》 真的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不禁想感歎:“今夕是何年!” 我再入此書 原是因2011年那時自己年輕不懂事 把那麼美的書腰扔了 根本就沒有收藏書腰的意識 印象中這本的書腰特別美 “芳魂艷魄”什麼的 之前看到淘寶裡漫爵家有全新的這本 售價500元 清貧人士王定源表示不能接受 沒想到本週看到閒魚有熟識的店家賣有書腰的這本 才260元 還帶簽名!簡直不要太驚喜
德珍姐姐的這本畫集應是青春向《紅樓夢》主題畫作的最佳範本 數年前 我錯失65的台版帶德珍姐姐親筆簽名的《霓裳》畫集 我至今想來 仍很是悔恨 一大原因是自己早已有兩幅德珍姐姐親筆簽名卷軸畫《香妃》和《仙袂飄舉》 但 女神簽名 何妨多!
台版書有一點很合我胃口的是 都是採用繁體字的 所幸我一上小學就開始看鳳凰衛視中文台 從六歲就開始接觸繁體字 所以 長大後看港台出版的書 對於繁體字 可以無障礙閱讀 德珍姐姐作品 就是要收台版的 才原汁原味
受德珍姐姐的人生閱歷和《紅樓金釵》篇幅所限 她這本書 不可能很好地展現紅樓世界 我早在2007年9月初看她的《漢莊瀲滟》 就被狠狠驚艷到了 那時 我就預計 這位作者 肯定會為《紅樓夢》作圖 結果 真的在2011年3月得觀德珍姐姐的紅樓綺夢 她的佳作 算是對得起我的期待
年輕時關於《紅樓夢》 我主要想到人物感情觀什麼的 現在關於《紅樓夢》 我進一步感受到它裡面包含的人世百態 還有 很神奇的是 曹雪芹先生刻畫了人物感情的流動性 很多人都知道湯顯祖先生在《牡丹亭》裡寫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但 並不知道 “情不知所終,一往而殆” 曹雪芹先生也是寫人物感情的高手 很遺憾的是 巨著殘缺 愛情是最令人難以捉摸的 並且 沒有階層之分 它的起落 往往沒有道理可講 來了就是來了 走了也就是走了
回望自己多年生活 真心覺得自己的生活方式 還是比較適合未成年學生——愛書 保持單身 煙酒賭博等不良嗜好不沾 不和人多來往 年輕時這樣 我覺得還挺好 挺享受的 但我現在想法已改變了 我收的好多紙片類圖書 真的只是收而已 都懶得拆封了 青春年少時我如若入手那麼高規格的版本 我一定會拆封 並且興致勃勃地細細看完 如今 畢竟是人到中年 倦怠了 跟看書相比 我對“現充”生活 有了年輕時所沒有的期待 可 我所處的現實人文環境又不具備讓我成為幸福“現充”的條件 2010年秋 有一段時間 我很迷徐熙媛姐姐主演的《泡沫之夏》電視劇 那裡面小夏沫有大致這樣的台詞:“看什麼電影不重要,重要的是家人共度的時光。” 那時我畢竟年輕 不太能明白這台詞的意味 如今想來 這孩子說的 真的是太有理 太暖心了 我並不很想涉足愛情 但 論及長期友情 現實生活中 似乎也不存在可長期深交的對象 我近日迷上薛寶琴女士 《紅樓夢》裡關於她的描寫 有提及仇英先生 所以我今天趁著入手了德珍姐姐的《紅樓金釵》畫集 拆封了一本以下最後一圖所示的仇英畫集 這本畫集 硬皮面精裝 帶函套 銅版紙全彩印 大8開 挺好的 我會買這本畫集 純粹是因為很喜歡他的《桃源仙境圖》
相形之下 德珍姐姐的《紅樓金釵》畫集 開本小 且薄 但 內容已足夠好 裡面文字部分出現了引子和十二釵判詞 還有德珍姐姐寫的一些話 畫中人物主要是警幻仙姑、賈寶玉、十二釵、賈母和王夫人 封底拿扇子那位女士不知是誰 書中沒有出現
如若德珍姐姐能有瓊瑤阿姨的壽數 多好!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2-09 20:46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2-09 20:49
    回复
      除了紅樓文化 另外 故宮文化也是聯繫(联系)海峽兩岸的紐帶 曾藏於北京故宮的大量精品文物現存台北故宮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2-09 20: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