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北平风俗类徵》中的记录描写旧京正月十五,上元佳节时的绚烂气氛,憧憬一番而已:
自十三以至十七,均谓之灯节,惟十五日谓之正灯耳。每至灯节,内廷筵宴,放烟火,市肆张灯。而六街之灯,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工部次之,兵部又次之,他处皆不及也。
若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亦稍有可观。各色灯彩多以纱绢、玻璃及明角等为之,并绘画古今故事,以资玩赏。市人之巧者,又复结冰为器,栽麦苗为人物,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殊可观也。花炮棚子,制造各色烟火,竞巧争奇,有盒子、花盆、烟火杆子、线穿牡丹、水浇莲、金盘落月、葡萄架、旂火、二踢脚、飞天十响、五官闹判儿,八角子、炮打襄阳城、匣炮、天地灯等名目。富室豪门,争相购买,银花火树,光彩照人,车马喧阗,笙歌聒耳。
自白昼以迄二鼓,烟尘渐稀,而人影在地,明月当天,士女儿童始相率喧笑而散。市卖食物,干鲜具备,而以元宵为大宗,所以点缀节景耳。又有卖金鱼者,以琉璃瓶盛之,转侧其影,大小俄忽,实为他处所无也。
——《燕京岁时记》


自十三以至十七,均谓之灯节,惟十五日谓之正灯耳。每至灯节,内廷筵宴,放烟火,市肆张灯。而六街之灯,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工部次之,兵部又次之,他处皆不及也。
若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亦稍有可观。各色灯彩多以纱绢、玻璃及明角等为之,并绘画古今故事,以资玩赏。市人之巧者,又复结冰为器,栽麦苗为人物,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殊可观也。花炮棚子,制造各色烟火,竞巧争奇,有盒子、花盆、烟火杆子、线穿牡丹、水浇莲、金盘落月、葡萄架、旂火、二踢脚、飞天十响、五官闹判儿,八角子、炮打襄阳城、匣炮、天地灯等名目。富室豪门,争相购买,银花火树,光彩照人,车马喧阗,笙歌聒耳。
自白昼以迄二鼓,烟尘渐稀,而人影在地,明月当天,士女儿童始相率喧笑而散。市卖食物,干鲜具备,而以元宵为大宗,所以点缀节景耳。又有卖金鱼者,以琉璃瓶盛之,转侧其影,大小俄忽,实为他处所无也。
——《燕京岁时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