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8,174贴子:10,043,703
  • 36回复贴,共1

明清交替的一段历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因为笔者认为《红楼梦》是写明清交替时期的历史,所以有必要对那段历史背景略作交代,只有了解那段历史,才能理解《红楼梦》之主旨。望读者不要嫌麻烦枯燥。
读者会问,各代历史都在史书中了,何用你来啰嗦?这个问题很好,你不问,我正要说呢。鲁迅说,如信史,不如无史。历史无不是官修,就凭这一点,所有的官方史料都不可信。那么历史是不可知的了?怎么会呢?史料自有其价值,对于官方史料,你就当他说书匠说书,俗语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他会说,不如你会听啊。方以智说窥一斑而知全豹,俗语说万变不离其宗,你掌握其宗,还怕他万变?比如说书匠说盛世,你抓住的其宗则是:作贼心虚者越少什么,他们就越宣扬什么,他越说盛世,则越是民不聊生。这一规律准确率百分之百,绝无一个例外。不信你看看当今四外国家,越是自我吹嘘的,把自己说成救世主的,盛世的地球都要装不下的国家,实则国民都被压榨的民不聊生,勉强温饱就算不错的。而从来不吹嘘自己盛世强大的国家,反而个个都民富国强。骗子的口头禅是我为你好,强盗的招牌是杀富济贫,这就是其宗。
明朝的历史怎么听?其实很简单,强大源于文明,在殉葬没废除之时期,何来强大?明朝真正的强大,始于废除殉葬制之后,标志着文明的开始,内阁制真正落到实处。是张居正任首辅时期,君权被制约,民主得到彰显。这一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强大,这才是真正的民族强大。可惜后来又倒退了,因为宦官乱政。《红楼梦》里总结了这个问题,“势去休云贵,家亡莫论亲”,“意悬悬半世心,荡悠悠三更梦”、这些无家无室无球无蛋无所谓无忌惮之徒,是彻底的无产者。一旦得势,必以耀武扬威来弥补胯下空虚,这就是越少什么就越宣扬什么之万变不离之宗法。如有半点阻碍,稍有质疑,便暴跳如雷,无所不用其极的残害他人,哪顾什么天理人伦,只要我得逞就是胜利。所以风月宝鉴中,它们的表面是美女,本质却是散发恶臭的僵尸骷髅。他们扑灭了中国近代的民主之火,是中华民族最大的罪人。
那么满清也谈不上文明,可是灭了明朝,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权,和空前统一的国家,这不算强大吗?答曰:一姓之强大,万姓之奴役!如果说这个国家是一姓之国,那么这个国确实是强大的,如果说这个国家是民众的,那么莫说强大,这个国家已经灭亡了。中华历史不都是一姓之国吗,没听说国家灭亡之说啊?这就是个认可问题,或者说观点问题,秦朝以前尚有民为主君为客之说,春秋时期尚有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之论,而从秦朝建立以来,直至清朝灭亡,国民确实没有过国家。从国民的角度,国家已经灭亡了两千年。正如东林人士所言,后之人主,即得天下,唯恐其咋命不长也,唯恐其子孙不可保有也,思患与未然以为之法,然一人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尤其清朝,作为华夏子孙,强制剃发,甩着鼠尾辫,身披犬马服,口称奴才,岂止亡国,近乎灭种,历史绝无仅有。《红楼梦》说的就是这个问题,许多读者认为其诋毁清朝,悼念明朝,那还是没看懂。红楼梦是明清一起毁,历史上所有的专制王朝一起毁,悼的是中华文明。这是《红楼梦》的可贵之处,人们还没有发现《红楼梦》的真正价值。因此,解读《红楼梦》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读者一定会问,哪一点看到《红楼梦》诋毁明朝,诋毁历史上所有的专制王朝了?只要看过《红楼梦》,都该知道贾府的所有事情那么明显,焦大骂贾府胳膊断了藏袖子里,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柳湘连说贾府只有门口的石狮子是干净的,这都是在骂朱明王朝。贾宝玉给林黛玉开了个药方,要用坟墓里的珍珠,当然不可能白纸黑字直说挖皇家的坟。这话其实已经明了,挖有珍珠的坟,那肯定首先要挖皇家的坟了。撅皇家的祖坟这意味着什么?满清、李自成也没有且不愿撅了朱明的坟墓。从文明角度看,古往今来的强盗与皇帝都是一伙的。
《红楼梦》这一政治主张,并非空穴来风,与东林人士的主张一致。所以《红楼梦》出于东林人士,这种可能最大。所以说,要想看懂《红楼梦》,必须要对东林人士有一定的了解。
说到东林人士,官方史料对其污蔑最甚。为什么?很简单,自古正邪不两立。古人云,君子不党。在古代,党是个贬义词,东林党这个词,是宦官强加给对手的称呼,后来得到清朝官方的沿用,那是必然的。事实上,东林学社成员确实没有什么组织,文人相轻倒是体现的十足,在一起时总是争的面红耳赤。
而争论,恰恰是进步的体现,没有争论只有服从才是文明的灾难。
所以,当你听到官史说书匠一讲到某皇帝魄力十足,说一不二,百官俯首,万民称颂,得了,这个时代肯定黑暗无比百姓遭罪。此亦万变不离之宗一也。准确率依然百分之百,绝无例外,切记切记。
当说书匠说到某王谋臣某人奸恶好坏,则他说好的也许好也许坏,他说坏的也许坏也许好,因为说书匠最善搅混水。那怎么听呢?这也有个宗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分群归类,就好分辨多了。古语云,君子和而不群,小人群而不和。和而不群,就是恪守天理良知,遵循普世价值,同时要有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群而不和则恰恰相反,有利则合,无利则分。小人不承认普世价值,即然如此,还有什么道理可言?所以他们公开宣扬,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没有永久的娘只有永久的奶。这亦是君子重义,小人重利的体现。君子中庸,小人无所不用其极。君子崇文重教,小人理屈词穷,气急败坏,狗仗人势,挥帽弄棒。
比如魏忠贤究竟是好是坏,你就看他们那一帮人做的那一堆事。魏忠贤进宫以前的不堪之事先不提,专坑害恩人踩着别人肩膀往上爬,这也不提。就说跟他要好的客氏郑贵妃。郑贵妃的儿子就是那个历史有名的被农民煮了福禄汤的体胖三百斤的福王朱由洵。《红楼梦》里有这母子的身影,那就是赵姨娘和贾环母子。郑贵妃连个皇妃都不是,却铁了心要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咱就不提国法朝规,就说这种不安分的女人就是祸根。有这种想法也罢,能行行不行拉倒,才是本分。可你别为了达到目的无所不为呀。尤其仗着万历皇帝对她的宠爱,那是跳着脚横作,天天想着怎么害死老公的大儿子,弄出有名的三大案。这权力有这么大的魔力吗?能让人走火入魔到这种程度?万历皇帝也鬼迷了心窍,这种大事都不放在心上,就是给宠妃擦屁股呀擦屁股,使得三大案不了了之,成了历史迷案。大臣们都看不起她母子的人品,联合起来一致反对她,弄得万历皇帝左右为难,脾气上来大发皇威,直臣敢于说话的大臣屡遭迫害。这就是说书匠说的国本之争。国本之争这个词还是不错的,还有廷击案移宫案红丸案,这些词都不错,天气也不错,可以给说书匠鼓鼓掌。


IP属地:内蒙古1楼2025-02-13 16:23回复
    不要再污蔑红楼梦了,请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2-13 18:41
    收起回复
      不怕通古斯和高加索们的小孩莽话,就怕你们这伙居心叵测的家伙的歪嘴吹喇叭。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2-13 18:48
      收起回复
        #刀神传说# 刀神李流水 一刀断流水 剑圣陆青山 一剑斩青山


        IP属地:福建4楼2025-02-13 19:06
        回复
          你是傻还是坏?你对大明皇朝一点点都不了解吗?我洪武大帝是万世一人,大明皇朝远迈汉唐。皇室的规矩是历代最最整肃的,从来也没有乱伦坏礼之丑行!骂的是那些亡国败家的南京勋贵,是他们一枪没放开门献降的!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2-13 21:17
          收起回复
            大明的伟大你慢慢去了解吧,没有比作一个大明忠粉更高贵更自豪的事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2-13 21:23
            回复
              再说客氏,在中国王朝历史上,明朝朱氏皇家可谓独具特色,似乎并不注重门第之规,对待宫里各等宫女各种规矩也颇为宽松,尤其对待出身低微之使女,不似前朝那种皇家威严。甚至养成一种怪现象,皇子依赖乳母,恰如红楼梦里的贾府。如此,客氏这个村妇,就因为做了皇子朱由校的奶娘,便一步登天。魏忠贤泼皮出身,巴结讨好是其本分,拿下客氏不在话下,赢得客氏,从而也得到朱由校的欢心。
              朱由校登基一个月,就封客氏为奉圣夫人。这么个大字不识一个村妇奶妈子,就这样成了一品夫人。如果说圣上乃有情之人,不忘哺乳之恩,也就罢了,可那村妇也忒爱显摆,宫里宫外招摇,自称九千岁太太。暴发户爱炫富,也就罢了,可那村妇胸无点墨却极不安分,更加之混混魏忠贤的指导,竟然在宫里兴起风浪来。
              前文说过,朱家皇家家风迥然,皇子们也多怪癖,那朱由检虽登基做了皇帝,可依然痴性不改,由玩尿泥转为玩积木,把自己都玩成了木头,任由魏忠贤客氏摆布,甚至还为魏、客二人赐婚,成为说书人美谈佳话。
              魏忠贤自是威风八面,号称九千九百岁,身边更是聚集了五彪五虎十狗百儿千孙,所谓物以类聚,无不是流氓混混,可想而知,这群得势之狸猫,发烧之驴粪,升天之鸡犬,会是个什么场景。
              有道是正邪不两立,在黑眼里,白既是罪,在流氓眼里,道德就是罪,在魏忠贤等人眼里,读书都是罪。塔利班不许国民上学念书甚至电视都不让看,只需看谁都不懂,但塔利班可以随意解读的古兰经,此乃古今一理也。
              但魏忠贤的干儿里,也不乏文武官员,也多读书人,这种现象,其实这类读书人,其本质并不是真正的读书人,读书而不明事理,读书不过是充门面而已。孔子教书育人,目的是让人知礼知义知善恶知廉耻,一些所谓读书人,因识得些文字,便也拿些书来看,只是这些人骨子里生来的小聪明,只有利害,见到德善之言,便觉得扎眼,恨不能把书撕了,如何能看得进去,不过是记得一些冠冕堂皇之华词丽句,用以仕途之应酬罢了。如礼部尚书顾秉谦,可谓读书之人,却以七十一岁高龄,上门作魏忠贤干儿,他的书读哪里去了?哪个书教他老认少爹了?会走路的孩子穿开裆裤都自觉羞耻,活了一把年纪,读书到礼部尚书,反而都不如满岁幼儿,这种读书人就是践踏读书二字,这种人怕是专为恶心读书人而生的。这类人终究算不上读书人,所以,这类人虽有称家称师者,文学文化则毫无成就贡献,不过仗其名势,朋党之吹捧,后世之粉丝,如魏忠贤干儿阮大铖,虽无见术,文笔稀烂,三百年后依然有其粉儿奉其为戏曲之宗师无人可及也。
              总之,魏忠贤身边之人,俱是沙虫鹊属,聚而为害,又有那圣娆撑腰,木娃偏袒,为所欲为。可怜那东林孺子,本就文人相轻,而那阉狗党朋,混混流氓,都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之辈,正是你对我讲道理,我对你耍流氓。那东林人士,哪里是对手,简直遭遇降维打击,几乎被斩尽杀绝。
              所以,要想看清某人的品质,只需看他身边的朋友即可。分群归类,简单高效。
              再次重申,此宗旨准确率百分之百,没有例外。君不见当前自媒体兴盛,评论区泾渭分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目了然,无需多论。
              其实所谓历史,就是过去的事情,也就是说,现实分分秒秒在转化为历史,也就是说,现实就是历史。所以看清现实,也就懂得了历史。看清历史,也就懂得了现实。哲学家说学史使人聪明,既是此理。《红楼梦》的主旨,就是让读者看清历史而懂得现实,如此才能活出人的价值。当然,前提是喜欢琼浆还是粪坑。
              所以,喜欢《红楼梦》,还是口上喜欢,心里却害怕,也是当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一个重要标准。
              所以皇帝贪官流氓们把《红楼梦》列为禁书。紧不了,就篡改,岂不知《红楼梦》作者早已料到。还是那句话,《红楼梦》烧不掉改不了评不得,唯有老老实实等待,《红楼梦》自有见光之日。
              此篇结尾,我们欣赏一首《红楼梦》优美诗篇,请各位读者细细体味: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IP属地:内蒙古7楼2025-02-13 22:38
              收起回复
                《红楼梦》真实人名截至明朝。
                没有明确写清朝人名。
                但很多内容是写的清朝特点。
                明清杂糅。


                IP属地:四川8楼2025-02-13 23:02
                收起回复
                  千牛,你把我禁言,又跑来做什么?


                  IP属地:内蒙古10楼2025-02-13 23:52
                  回复
                    《红楼梦》开篇有一段话,提到书名又叫《风月宝鉴》,这里面大有玄机。《红楼梦》最初面世,主要是手抄流传。不难想象,这种分量的巨著,一定会有相当的传播面。可是至今从没有人见过《风月宝鉴》的踪影,莫说抄本,就连个片言记载都没有,这事很不正常。而整个《红楼梦》与风月宝鉴相关的内容少的可怜,只有开篇介绍和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其余毫无踪影。这种不正常,必须引起读者注意。
                    那么,你把《红楼梦》关于风月宝鉴仅有的内容,即开篇关于风月宝鉴的那一段话和跛足道人说的话放到一起:《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凤月宝鉴单与那聪明俊杰,风雅王孙看照的。整个《红楼梦》关于风月宝鉴的内容就这些,这不就很明显了吗。原来,开篇的《风月宝鉴》点明,跛足道人手里的风月宝鉴,其实就是《红楼梦》这本书。
                    这样,贾天祥正照风月鉴这一回也就很好理解了。既然风月宝鉴是指《红楼梦》这本书,那么照风月鉴就是隐射看《红楼梦》这本书了。也就是说,作者当初就想到了将来的解读问题,想到了将来必有太多太多贾瑞这种不愿意看到反面骷髅真相只愿意“抱恨”于表面美女假象的可恨又可怜的“情痴”读者。进一步说明,《红楼梦》是穿越古今的巨著!
                    读者都知道,《红楼梦》人物的名字就能显示其身份,这是《红楼梦》重要特征。贾瑞这个名字,瑞,天祥。自然是趋炎附势满口祥瑞的颂歌手群体,这些人多是披着儒家外衣,附庸风雅,煞有介事者。所以王熙凤骂他“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里有这样禽兽的人呢。”
                    其父贾代儒,其名字说明他不是真儒士,真正的儒家被取代。其实自秦朝起,儒家就已经被取代,秦朝以后的儒家都是“代儒”,他们的职责是打着儒家旗号为皇家驯化奴才培养颂歌手,贾瑞显然是合格的驯化品。但其外表还是具有迷惑性,所以跛足道人送镜子给他看。
                    平儿骂贾瑞的那句话也大有讲究:“癞蛤蟆想天鹅肉吃,没人伦的混帐东西”。贾瑞这类情痴读者,他们看《红楼梦》,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那当然是吃不到口的。为什么呢?《红楼梦》虽“一喉两歌”,但其主旨是统一的,表面上的男欢女爱,也不像一般作品那样随了情痴们的心愿,只会用美女画皮来戏弄他们,让他们抱恨而死。
                    贾瑞遭王熙凤一番戏弄,弄了一身屎尿,还欠下外债,依然痴心不改,喝着“独鸡汤”对镜自淫,终于精干而亡。其父贾代儒要烧那风月宝鉴,不想那镜子竟说了话:“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
                    注意,这里又用了“瞧”字。又重申正反面,还说出了《红楼梦》最明显的符号——以假为真。
                    贾代儒烧风月宝鉴,预言《红楼梦》将来必被禁被烧。贾代儒代表皇权文化领域的独裁管制。跛足道人救走,预言《红楼梦》必被有心者收藏,生生不息流传,并且终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
                    特别说一下贾瑞喝“独参汤”。“毒参汤”,这像不像现代词“心灵鸡汤”或“喝狼奶”吗?所以,我觉得贾瑞这一回好像是专门写给我们现代人看的。
                    那跛足道人说:“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杰俊、风雅王孙等看照。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这段话对应《红楼梦》这本书,可谓是恰如其分。尤其那句“单与那聪明俊杰,风雅王孙等看照”——这里尤为关键,《红楼梦》本不是给情痴俗物看的,这类人从来就不是社会的改良者,反而是人类文明的绊脚石。《红楼梦》是写给有责任有担当有能力的人看的。
                    “风月宝鉴”这个名字也有玄机,风月,自然会想到“清风明月”正面是“风月”,那反面一定是另外两个字“明清”了。也就是说,《红楼梦》表面写是风月,实质写明清两朝交替。千万不要被书中表面迷惑,一定要看反面。跛足道人连说两个“要紧”,就是提醒读者一定要注意,一定要细细品味。
                    前文说过,《红楼梦》烧不掉改不了评不得,这是作者的周密安排。作者智慧超群,他早已料到作品面世后必会遭遇种种非难,还料到读者中必有一类“情痴”,死抱着表面怨男痴女想入非非至死不悟,所以作品中都做了交代。
                    我们再品味一下《红楼梦》篇首凡例结尾处那首诗: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解释:平常人短暂的一生,不过是盛世牛马乱世炮灰。他们到死也不知为了什么辛苦奔忙。争权夺利的达官贵人,也逃不脱人生一世。暗示人生短暂,争权夺利者失去自我。更有那求福得祸,因祸致福者不计其数。自以为得意者,不知那是过眼烟云,失去的才是最珍贵的。古往今来的事情,不过是反复重演着一场黄粱梦。“古今一梦尽荒唐”这句很有针对性,针对的就是家天下的虚伪无情违反人性。在作者看来,历代皇权家国,君臣不过是一遍遍重复上演着一样的人性迷失,百姓不过重复着盛世牛马乱世炮灰的轮回。那些追求功名权力的人,一生活在虚伪中,一生都在说假话,不知道他们有什么乐趣,他们其实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人生的精彩太多太多,他们却被虚名一叶障目。那些“官虫禄鬼”,何曾有过亲情爱情?《红楼梦》主要从亲情爱情的角度去衡量家天下的各种人,各种事,各种虚伪,各种罪恶。其剖析深刻,直透骨髓。“漫言红袖啼痕重”,这里特别注意“红袖”二字。大家应该记得焦大的话:“胳膊断了藏袖子里”。“红袖”就是藏在袖子里的《红楼梦》真相,也就是《红楼梦》主旨。“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真相是血淋淋的。看到真相的人,泪水要流干。《红楼梦》虽一声两歌,但主旨统一,表面上也没有“情痴”们希望的爱情佳话心灵“毒参汤”,只有悲剧,他们也只能“抱恨”终生了。
                    最后重申,《红楼梦》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话说的极重极重,在这种看似鸳鸯蝴蝶的小说,点题就用了“字字血”,而且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此书不寻常。


                    IP属地:内蒙古11楼2025-02-14 20:37
                    回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2-16 09:07
                      回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2-16 09:25
                        回复
                          千牛,你可知什么是脸面


                          IP属地:内蒙古14楼2025-02-16 11:48
                          回复
                            这吧里这么多下作玩意儿,把我禁言,却在我的贴里撒泼打滚,哪里出来的下作坯子?


                            IP属地:内蒙古15楼2025-02-17 02:26
                            回复
                              浑身都散发着恶臭,也有脸称志士,真给你祖宗长脸了。


                              IP属地:内蒙古16楼2025-02-17 02: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