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不多说,先发一段再说。
打谷怪闻
——我在打谷队那些年的离奇恐怖经历
我家世世代代都一直都干着打谷队的行当,这种职业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有了,多是受了兵灾和饥荒的流民们自发组建的,流窜在神州各地。
不知道谁还记得那首民谣,“黄灿灿的谷子,香喷喷的秋,咚咚咚的罐盆朝天吼,如山的粮食压弯了楼。”这民谣曾在中国农村传唱甚广,描述的是从前旧时代金秋收谷时的情景。现代人恐怕很难想象这首民谣中隐藏着的痛苦,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因为人力和机械力低下的原因,常常一到收割时期,大多数农民便会愁眉不展。
荒年时苦,丰年更苦。这是许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巴巴农人嘴里经常念叨的话。所以每到收割时节,都能看到农村男女齐上阵,大人小孩罐盆声震天,热闹的一塌糊涂。大人在前边用镰刀割谷子,小孩提着一个竹藤篮子,弯着腰一颗一颗的将遗落在地上的谷粒捡起来,也就是俗称的拾谷。
文学上的修辞描述看起来很热情洋溢,浪漫无比,可对农村的大人小孩而言,简直是一场灾难。中国有一万多年的种植历史,可无人知道,死在收割期间的农人和小孩,比荒年时饿死的人多得多。
小麦和水稻,依据种植地区不同以及时间、温度、高度等原因,收割时间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就给流窜在神州各地的打谷队提供了生存的机会。
最早期的打谷队就像是短工,帮着农人收割各种作物,只要给口饭吃饱就行。久而久之,打谷队也像是各地马帮以及茶马古道上的马驼子一般,有了严谨的规矩和禁忌。
打谷怪闻
——我在打谷队那些年的离奇恐怖经历
我家世世代代都一直都干着打谷队的行当,这种职业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有了,多是受了兵灾和饥荒的流民们自发组建的,流窜在神州各地。
不知道谁还记得那首民谣,“黄灿灿的谷子,香喷喷的秋,咚咚咚的罐盆朝天吼,如山的粮食压弯了楼。”这民谣曾在中国农村传唱甚广,描述的是从前旧时代金秋收谷时的情景。现代人恐怕很难想象这首民谣中隐藏着的痛苦,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因为人力和机械力低下的原因,常常一到收割时期,大多数农民便会愁眉不展。
荒年时苦,丰年更苦。这是许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巴巴农人嘴里经常念叨的话。所以每到收割时节,都能看到农村男女齐上阵,大人小孩罐盆声震天,热闹的一塌糊涂。大人在前边用镰刀割谷子,小孩提着一个竹藤篮子,弯着腰一颗一颗的将遗落在地上的谷粒捡起来,也就是俗称的拾谷。
文学上的修辞描述看起来很热情洋溢,浪漫无比,可对农村的大人小孩而言,简直是一场灾难。中国有一万多年的种植历史,可无人知道,死在收割期间的农人和小孩,比荒年时饿死的人多得多。
小麦和水稻,依据种植地区不同以及时间、温度、高度等原因,收割时间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就给流窜在神州各地的打谷队提供了生存的机会。
最早期的打谷队就像是短工,帮着农人收割各种作物,只要给口饭吃饱就行。久而久之,打谷队也像是各地马帮以及茶马古道上的马驼子一般,有了严谨的规矩和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