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文化吧 关注:12,033贴子:404,998

老影视剧只有极度抹黑清朝政治人物。从没有任何说好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尤其是晚清时期。曾国藩、李鸿章、恭亲王、西太后、李连英、袁世凯都是极品。这一基本常识不知道吗?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2-17 00:05回复
    刘晓庆版西太后慈禧更是极品中的巅峰黑品!没有之一!堪称积非成是的范例!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2-17 00:08
    收起回复
      英美靠工业革命领跑世界,朱明不亡能有工业革命吗?一个让老百姓当“安安饿殍”,最终被自家农民送上歪脖树下汤锅的政权,你指望他有多大出息?清朝是世界农耕文明的巅峰,她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规模与民族格局,其稳固性、广袤性为史上绝无仅有。清末之衰是文明代差之衰,是工业文明战胜了农耕文明。世界上仅有西欧、北美成为了工业文明的发源地,在一个至今仍然在神化传武、中医、易经的国度里,换成谁当政都不可能率先实现工业化。难道你的世界地图上只有英美等几个国家?
      清朝的负面形象是清末革命党刻意构建的结果,因为反清需要说辞;是教科书长期灌输的结果;是当下黄汉明孝子无下限矮化丑化抹黑泼脏的结果,因为给朱明政权遮羞,需要一个垫背的。为了意淫主体民族的优越感,给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甩锅,也需要一个靶子,这个靶子还得是一只死老虎才安全无风险。而攻击清朝在当下是最没有风险的,因为满族不是主体民族,人数少,不掌权,又不搞人体炸弹!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2-17 22:30
      收起回复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值亘古未有之变局,慈禧太后灭洪杨邪教之乱,平定陕甘判乱,保全了华夏文明,维护了国家统一;收复新疆、抗法援越,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发起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引领中国走上了全面近代化的道路;禁缠足、兴女学……开一代新风;有识人之明,拔张之洞于微冗,得展骥足,有特达之知。擢左宗棠于垄亩,位列方伯,倚重信任,乃成不世之功。知人善任,中兴名臣皆为其所用——判断一个统治者如何,看他所用的人就知道了。
        慈禧太后所作所为顺应了历史潮流,她长期执政,维护了政局稳定与国家统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百姓民生尚可(清朝不是亡于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而是亡于种族革命与亘古不遇的共和革命)。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2-17 22:31
        回复
          就私德而论,慈禧太后长期主政,无吕武外戚干政,灭族凶终之祸。做为一位政治家,她胸次分明,胸襟亦非常人可比。太后亲信安德海违制出京,被丁宝桢斩杀,太后虽然不悦,但并未因私废公,迁怒报复丁宝桢,丁宝桢外疆臣而内京卿,为一代名宦,太后曾手书“国之宝桢”以勖之;太后生母去世,公卿联翩赴方家园吊孝,唯清流领袖李鸿藻高卧不起,太后并未因此而嫌恶疏斥其人,李鸿藻生为帝师,死谥文正,极尽人臣之哀荣。(试问如果你在体制内,单位一个小头头家里有事情,你敢不随礼吗?不给你穿小鞋才怪了呢)
          另外,慈禧太后的日常生活也被黄汉拿来黑,其实,只要你去过故宫,参观一下当年她的寝宫,就会发现,里面的条件寒酸的连一个普通宾馆都不如。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2-17 22:33
          收起回复
            整个西征之役清政府共耗银达5200万两。这么多的银子大多是从外国银行借款,难道不还吗?谁还?左宗棠还是胡雪岩自掏腰包?最后不还是清朝政府买单吗?胡雪岩因替左宗棠协办军火而中饱私囊、大发横财,生意因此扩张遍及天下,不可能不引起其他官员反感和弹劾。
            时任驻英公使的曾纪泽从英国人口中得知英国的借款利息仅为三厘半,而左宗棠奏请朝廷报销胡雪岩所借的洋款利息却为九厘七之多时,就愤慨之极,认为这等祸国殃民的奸商,即使以“汉奸罪”加以严惩也绝不为过。幸朝廷曲意优容,释而不问,此等行径,若遇上嘉靖或崇桢,早把他千刀万剐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2-17 22:34
            回复
              平定陕甘叛乱收复新疆是在国家层面的决策领导支持下,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的一部血与火的悲壮史诗,绝不是左宗棠的个人英雄主义秀。如果仅凭个人英雄主义就可以的话,岳飞也可以实现直捣黄龙的目标了!
              片面的把平定陕甘叛乱收复新疆宣扬成左宗棠的个人英雄主义秀,刻意淡化清朝政府的决策、领导、支持的作用,泯灭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这不公平!
              如果把收复新疆单纯的归功于汉人左宗棠,抹杀清朝的决策支持,那么制造嘉定三屠的同样是汉人李成栋,制造江阴之屠的是汉人刘良佐,也没必要谴责满清政权!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2-17 22:36
              回复
                晚清面临西方列强的挑战,依然灭洪杨邪教、灭捻匪、平陕甘叛乱、挫败沙俄收复新疆,挫败法国获取越南北部京族三岛。就在结束的前夕,还全歼了挟日自重入侵我东北边防的棒子,平定了藏地的叛乱,在南海诸岛宣示主权,尚领有1150万平方公里领土,版图形状还是一片海棠叶。而清朝刚一结束,外蒙古170多万平方公里就丢了(此前清朝已着手筹建蒙古省,正值辛亥事变爆发而流产),版图形状由海棠叶变成了鸡婆。
                经过最最凶残的洪杨邪教之乱国力急剧衰落的清朝尚能平灭陕甘叛乱,挫败沙俄收复新疆。而为什么世界第一强国朱明不能复夺区区辽东?为什么方兴未艾的民国连被清朝驯服了三百年的外蒙古都搞不掂?为什么蒋凯申不能借二战的东风夺取满蒙反而引狼入室掠夺东北,并彻底断送外蒙古?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2-17 22:37
                回复
                  在面临列强侵略时,清朝无论自身如何困难,都敢于迎战——没有震惊世界的虎门销烟,就没有第一次中英战争;没有清朝拒绝修约,就没有英法联军之役;没有抗法援越,就没有中法战争;没有抗日援朝,就没有甲午中日战争;没有“扶清灭洋”,就没有八国联军之役。清朝虽然败多胜少,但清朝敢打,战而不胜,被迫签约,那是无奈之事,不象后来的蒋政权畏日入虎,主动卖国,被人拿枪逼着抗日。
                  清军将士在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不畏牺牲。与后来多如牛毛的国民党伪军相比,清军有战败的,有战死的,甚至有逃跑的,就是没有象国军那样整编投降日寇当伪军祸害同胞的,伪军比日军还多!更没有安 慰 妇这样的奇耻大辱!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2-17 22:40
                  回复
                    事实上,就领土观念而言,汉人不如满洲人。
                    康有为、谭嗣同曾主张把西藏卖给英国,把新疆卖给俄国。康有为甚至主张中日合并。
                    孙文为了换取日本的支持,曾把满蒙许给日本,白纸黑字为证!孙文心目中的中国,只包含汉地十八行省一一这是日系国民党的黄汉国家观,后来的蒋介石丢东北、弃华北、出卖外蒙古、拒绝琉求,与孙文的黄汉国家观是一脉相承的!
                    晚清时期先后在台湾、新疆建省,并准备筹建蒙古省,就在此时,辛亥事变爆发了。整个民国期间,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是放任的,毫无作为的。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2-17 22:43
                    回复
                      清朝结束前夕还能训令海圻号军舰远渡重洋到美洲护侨,虽远必诛,有的人连家门口的小贼都摆不平,虽近必喷!被噶腰子配得上他们的德行和认知!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清朝在经过最最凶残的洪杨邪教之乱国力急剧衰退的情况下还能决策支持左宗棠西征收复新疆,在结束前夕还能任命赵尔丰平灭藏地叛乱,派舰队巡视南海海疆,训令海圻号军舰远赴美洲护侨!而明朝自嘉靖开始给鞑靼输送了六、七十年岁币,老道长杀了力主收复河套失地的首辅夏言和总督陕西军务曾铣,天启杀熊廷弼传首九边,崇祯割了袁崇焕3456刀——这就是差距!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2-17 22:44
                      回复
                        辟除几个刻意制造、谬种流传的谣言:
                        一、保大清不保中国。这句话根本不是慈禧太后说的,而是出自一个满洲大臣文悌之口,原话也并非如此,而是“曾令其将忠君爱国合为一事,勿徒欲保中国而置我大清於度外,康有为亦似悔之。”意思是说让康有为,既要“忠君”也要“爱国”,既保“大清”也保“中国”,而不是让他去“保大清不保中国”,试问中国没了,大清焉附?所以这句话从逻辑上讲也说不通。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2-17 23:14
                        回复
                          二、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这句话也压根不是慈禧太后所说,乃是同为满人的保守派军机大臣刚毅说的,原话是:“我家之产业,宁可以赠之于朋友,而必不畀诸家奴。”(《戊戌政变记》卷四)。而陈天华故意在《猛回头》中把这句话歪曲成“宁予友邦,不赠家奴”,不过他说这句话是荣禄说的,但没有任何出处证据。“宁予友邦,不赠家奴”,始见于《猛回头》,其实这是革命党人出于抹黑清朝的需要,包装传播了这句“卖国”名言,为政治服务,本来就是宣传工具需要,国人百年来仍深受其误导。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2-17 23:16
                          回复
                            三、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在1901年2月以光绪皇帝名义颁发的议和谕旨中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是有案可查的。但这是在辛丑条约谈判的过程中,而非后来流传的签约之后。
                            战场上的失败,必然导致政治上的妥协,这也是无奈之举。结合谕旨的上下文,我们就可以知道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与字面的卖国含义完全相反,谕旨中训示“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其含义是指在谈判时将细节内容仔细研究斟酌,根据中国的物力去赔偿,以免列强漫天要价,狮子大开口。
                            所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其实是要求谈判大臣斟酌细节,讨价还价,能争则争,防止列强罔顾中国的财力物力狮子大开口。换句话说,这句话的内涵是尽量跟列强讨价还价。稍微懂得中学文言文的人都知道,“量”字在文言文中作动词讲是思考、斟酌、考量的意思,而从来没有尽量之意。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2-17 23:18
                            回复
                              评价历史人物看的是历史作为,而不是靠编段子强行洗白或抹黑。
                              关于慈禧太后的段子很多,挪用海军军费修园子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段子是康梁等人编造强加给慈禧太后的,其目的是把甲午战争失败的责任推卸给慈禧,以此来降低她的威信与支持度。主要证据是,甲午战败后北洋海军的账面上尚有3000万两存银,这是慈禧太后特批给北洋海军做为军饷的钱,由于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军饷没有发出去,关于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的谣言不攻自破。
                              (颐和园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座保有完整的古代皇家园林,其文化价值和带来的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5-02-17 23: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