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一下从古至今的男女比例:从远古时代到仰韶文明,到夏朝,男女比例是逐渐失衡的,因为在炎帝之前大约一千多年,已经是农业文明时期。贾湖遗址是农业文明之前,那时候男女比例是均衡的。
- 夏商:据宋镇豪先生在《夏商社会生活史》中的研究,殷墟王邑男女人别比为183:100。史前社会性别比约为199:104。
- 周朝:据《周礼注疏》记载,当时兖州男女比例为二男三女,即2:3。那有可能是因为战争。葛剑雄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中则认为,就人口总数的性别比而言,是男多于女。
- 秦汉:秦朝和汉朝战乱时男女比例约为1:1.5。据1993年江苏连云港东海县尹湾六号汉墓出土的《集簿》显示,东海郡男女比例为102:100,但有学者认为不精确。
- 隋唐:一般战乱时期男女比例处于1:2的状况,和平时期相对均衡。如唐太宗、高宗朝西州地区男多女少,武后、中宗、睿宗时期西州地区则女性多于男性。
- 明清:明朝万历年间,有记载四川男女比例高达134比100甚至144比100。明朝中后期,全国多数地区男女比例失调到2:1,甚至更失衡。姜涛在《中国近代人口史》中认为清代中叶,中国人口性别比约在113:100至119:100之间。
现在的男女比例是105.7:100,新生儿性别比是112:100。虽然也不正常,但是比历史上大多数朝代均衡。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周朝,是人才辈出的时代,东西方出现了很多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那个时候还逐渐禁止了殉葬,而且周朝有可能是男女比例最均衡的朝代。
- 夏商:据宋镇豪先生在《夏商社会生活史》中的研究,殷墟王邑男女人别比为183:100。史前社会性别比约为199:104。
- 周朝:据《周礼注疏》记载,当时兖州男女比例为二男三女,即2:3。那有可能是因为战争。葛剑雄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中则认为,就人口总数的性别比而言,是男多于女。
- 秦汉:秦朝和汉朝战乱时男女比例约为1:1.5。据1993年江苏连云港东海县尹湾六号汉墓出土的《集簿》显示,东海郡男女比例为102:100,但有学者认为不精确。
- 隋唐:一般战乱时期男女比例处于1:2的状况,和平时期相对均衡。如唐太宗、高宗朝西州地区男多女少,武后、中宗、睿宗时期西州地区则女性多于男性。
- 明清:明朝万历年间,有记载四川男女比例高达134比100甚至144比100。明朝中后期,全国多数地区男女比例失调到2:1,甚至更失衡。姜涛在《中国近代人口史》中认为清代中叶,中国人口性别比约在113:100至119:100之间。
现在的男女比例是105.7:100,新生儿性别比是112:100。虽然也不正常,但是比历史上大多数朝代均衡。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周朝,是人才辈出的时代,东西方出现了很多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那个时候还逐渐禁止了殉葬,而且周朝有可能是男女比例最均衡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