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封神演义的成书背景是隆庆、万历年间。
那我们再往前推一点,嘉靖年间,毕竟成书来源于说书。
阐教毫无疑问是道教,“天子只知天子贵,三教元来道德尊。”这句话放在其他朝代或许是一句离经叛道的话,但这在嘉靖皇帝在位时期,却完全不是问题。明世宗朱厚熜,熟背道德经,为自己和父母加封道号,其父为“三天金阕无上玉堂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尊开真仁化大帝,母为”三天金阕无上玉堂总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母天后掌仙妙化元君”,自号“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后加号“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再加号“太上大罗天仙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其在位期间内阁首辅严嵩严世蕃父子极擅长写青词。所以在嘉靖年间如果有句“天子只知天子贵,三教元来道德尊”,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截教我觉得应该是白莲教,“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说明截教与佛、道是有关系的,但却常被说为“左道”。那么在嘉靖、隆庆、万历年间,什么是左道呢?这里首先排除儒教,即使嘉靖信道,儒教也是科举的考题,严嵩、严世蕃那都是通过科举考上来的。而白莲教呢?“前后排山岳修行道士与全真;左右立湖海云游陀头并散客,”很符合白莲教。而在万历四十二年,还发生了一件事,徐鸿儒起义,后来以失败告终,这很明显是站在了正统的对立面。
西方教自然是空门了,虽然嘉靖崇道,但空门从未与正统站在对立面,隆庆和万历年间自然是蓬勃发展。
那我们再往前推一点,嘉靖年间,毕竟成书来源于说书。
阐教毫无疑问是道教,“天子只知天子贵,三教元来道德尊。”这句话放在其他朝代或许是一句离经叛道的话,但这在嘉靖皇帝在位时期,却完全不是问题。明世宗朱厚熜,熟背道德经,为自己和父母加封道号,其父为“三天金阕无上玉堂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尊开真仁化大帝,母为”三天金阕无上玉堂总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母天后掌仙妙化元君”,自号“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后加号“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再加号“太上大罗天仙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其在位期间内阁首辅严嵩严世蕃父子极擅长写青词。所以在嘉靖年间如果有句“天子只知天子贵,三教元来道德尊”,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截教我觉得应该是白莲教,“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说明截教与佛、道是有关系的,但却常被说为“左道”。那么在嘉靖、隆庆、万历年间,什么是左道呢?这里首先排除儒教,即使嘉靖信道,儒教也是科举的考题,严嵩、严世蕃那都是通过科举考上来的。而白莲教呢?“前后排山岳修行道士与全真;左右立湖海云游陀头并散客,”很符合白莲教。而在万历四十二年,还发生了一件事,徐鸿儒起义,后来以失败告终,这很明显是站在了正统的对立面。
西方教自然是空门了,虽然嘉靖崇道,但空门从未与正统站在对立面,隆庆和万历年间自然是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