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吧 关注:206,752贴子:2,938,196

Rust Never Sleeps:铁锈永不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完了young的传记,随便写一点,有可能写一半就不写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2-22 21:18回复
    60年代,当鲍勃迪伦拿起电吉他伴奏《like a rolling stone》时,民谣摇滚一时兴起,他问世人,当一个随波逐流的人是什么感觉。1963年,一位年轻人在温尼伯听到了dylan的歌声,他被吸引住了。几年后,一个叫neil young的歌手发布了自己的第一张同名专辑,充满了民谣摇滚特色。他说,他从那以后开始有意识地躲避dylan的音乐,他不想成为dylan的模仿者,但是dylan的歌声已经在他的心中根深蒂固了。在dylan的影响下,这位音乐天才在一年后将会发布他的永恒经典:三专《After the gold rush》,这是我最喜欢的专辑,是旋律最优美的民谣摇滚作品。但是,从来没有一种风格能够定义尼尔杨。在一专与三专发布之间,他的二专《Everybody knows it‘s nowhere》却是十足的乡村摇滚风格,其中的失真与过载的音色又像是硬摇滚,专辑最后一曲《cowgirl in the sand》足足有十分钟,颇有些实验摇滚的感觉。甚至到了八十年代,他居然玩起了电子乐,发布的专辑《Trans》却被唱片公司告了,因为这样的音乐太不尼尔杨了。而尼尔杨其实还玩过垃圾摇滚,《Rugged Glory》便是代表,沉重而猛烈的吉他预示着grunge山雨欲来。而我们现在说的rust never sleeps,融合了垃圾摇滚、硬摇滚、民谣摇滚的特点,甚至为他赢得了“垃圾摇滚教父”的名号。这张专辑就像一张太极图,阴阳相生,走出了忧郁,却又走向了愤怒。前五首是原声吉他伴奏的优美民谣,后四首却越来越重,最终爆发,喊出了科本遗书里的的那句歌词“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成为了尼尔杨的代表作之一。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2-22 21:1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这一切始于他的一次远航,他在途经格林纳丁斯群岛时,突然萌生一个关于“疯马”下一轮巡演“锈蚀永不止”的好点子,于是,他就这么去做了。这张专辑名字的来源很偶然,young说,”Devo的一位成员后来告诉我,在他的老家俄亥俄州阿克伦,有一家提供维修和防锈服务店铺的广告上写有“rust never sleeps”这几个字。于是我接下来的专辑和同名巡演便得名于此。”他说,别人的所言所行带给了他不少创作灵感,这是其中一例。还有一例。1980 年代末,巡演大巴在斯波坎和西雅图之间的山路上颠簸时,young同行的朋友忽然来了句:“在自由世界里继续摇滚(Keep on rocking in the free world)。"当时车载电视正播着关于柏林墙和动乱的新闻。young紧接着就写了一首歌,十分有名。多年后那位朋友对young说,他一直觉得自己也拥有那首歌的署名权。现在,young已经把那位朋友的大名署上去了,无论这首歌在哪儿出现,他都能分到他的那一份版税。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2-22 21:20
      回复
        young接下来的巡演被宣传为“锈蚀永不止:奇幻音乐会”(Rust Never Sleeps : A Concert Fantasy),而更让观众感到奇怪的是,彼时他刚刚发行了一张返璞归真的专辑《终有一天》 (Comes a Time)。《终有一天》偏向于《Harvest》的乡村和民谣摇滚风。不久后,《锈蚀永不止》也作为录音室专辑发行了,但不仅曲风与《终有一天》 截然不同,录制方式也有着天壤之别。《锈蚀永不止》是在演出现场和疯马乐队录的。他们现场收声,再抹掉观众的声音,就这样做出了一张“录音室专辑”。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2-22 21:20
        回复


          IP属地:英国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2-22 21:20
          回复
            在自传中,young这么写道:“锈蚀永不止”的故事将发生在一个男孩的梦境里。几台巨大的电吉他音箱、一个巨大的麦克风显得我们就像是大拇指汤姆(Tom .Thumb,英国童话里的小人儿)。我们的团队将披上斗篷式长袍,打扮成《星球大战》里的贾瓦人。他们把脸涂黑,在大兜帽里塞了两盏用电池供电的灯充当“眼睛”。实在难为他们了,独特的动作编排让他们错愕不已。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赶制好了服装和道具。他们瞪着发光的眼睛,通过滑轮拉动绳索,拉起盖在电吉他音箱上的巨盒。雷暴声从音响系统里传出,接着是不得吸食劣质迷幻药的告诚,观众会有身临伍德斯托克之感。伴随着吉米·亨德里克斯电吉他独奏的《星条旗永不落》,几个贾瓦人将高大的落地话筒支架奋力竖到舞台中央,一如那几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奋力将星条旗插上硫磺岛,演出随之开始.... young回想起那段时光,“曲名、效果、动作、灯光、语音....我将所有细节绘成图表,.手写在我的小笔记本上。我们只排练了两三天就投人实战了,回想起来真是令人震惊。”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2-22 21:20
            回复
              今天的young在自传中说,锈蚀永不止:奇幻音乐会诞生于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若是换到现在可能就无法诞生了。如今,我在舞台上的一切实验,都会被人抢先发上YouTube。接着,一些自以为是的家伙就开始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虽然他们看到的只是零星片段。互联网带来那么多好处的同时,也让人气馁。我不会去看别人的评论。舞台曾是我的实验室,我在观众面前进行实验,看他们作何反应更加重要。Young对于现在网络的发展也很担忧,这对传统的音乐造成了威胁。他说,他很强调专辑这一概念,他讨厌音乐软件“随机播放”这一功能,因为这搞乱了专辑的顺序,而他专辑里的曲目顺序都是young反复斟酌而来的,这一点也在rust never sleeps中有所体现,从out of the blue到into the black,都是young自己的巧思。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2-22 21:21
              回复
                注:专辑中的sail away和Pocahontas不是现场录制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2-22 21:2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好看😄,不错的故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2-22 21:26
                  收起回复
                    烂牙还说:rock and roll will never die,but you will die.(这句歌词确实有点中二)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2-22 21:28
                    回复
                      老杨写的真好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2-22 22:23
                      回复
                        怎么换头像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2-22 22:32
                        收起回复
                          按照故事哥所述的grunge某种意义上是朋克与金属的杂交,这张专辑就是个挺好的答案。专辑的歌曲的过渡和层次浑然一体,不管哪首质量都足够硬
                          最喜欢的一张老杨,Rust Never Sleeps就算是放在全年代里在我这也是能进前十五的存在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5-02-22 23:06
                          收起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2-22 23:1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2-23 00: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