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作“行当”。不同行当的演唱方法、表演技术,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把舞台上各种不同的角色划分成不同的行当,这是戏曲艺术的一种特殊表现方法。
这种表现方法是古来就有的。古代的戏曲也有行当,但不叫行当,叫作“脚色”。脚色的涵意和我们今天所说“角色”的涵意不太一样。我们现在常说扮演什么角色,这个角色当作人物讲,不是这里所说的行当的意思。
为什么要划分行当呢?行当这两个字又怎样解释呢?
行,是行业的意思,指的是专门扮演某种角色的一种行业,或者说是专门从事表现某些特定角色的一种行业。当,是“应工”的意思,就是在本身行业范围之内,应该承担的工作任务,也就是说:用最准确、最适当的方法,来表现某些特定类型的角色,用这样的方法来承担本身的工作任务,就叫作“当”。行当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具备某种专门技术,用来表现某些特定类型的角色,这样种行业,我们就叫作行当。
有的人认为京剧也好,其他戏曲剧种也好,划分行当是一种刻板化、机械化的东西。有的人认为行当是脱离生活的形式主义的表现方法,不利于演员创造人物和塑造艺术形象。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划分行当是有生活根据的,是以生活为基础的,也就是来源于生活。
那么在生活里,是不是也有这样划分的方法呢?其实也有,只是由于太习惯了,大家不注意罢了。在生活里,大家都有这样的习惯,根据人们的性别、年龄、性格、身份、职业以及面貌、形体的特征等等,把社会上一些不同的人群,概括地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人物。
比如我们常说的老大爷、老大娘,或是俗话说的老头、老婆,这就把人的年龄跟性别分辨出来了。如果我们附加一个形容词说:倔老头子,那就把性格也加上去了。如果我们说:苦老婆子,那就把她的社会地位、所处的环境给加上去了。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平时说愣小伙子、俊俏的小媳妇、伶俐的小姑娘、快嘴丫头、纨绔子弟等等都是。
如果按照人们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来概括地划分说,我们平常就会说:做小买卖的、手艺人、当官的、当兵的、赶大车的、念书的,等等。如果按照形体特征来划分,我们就常听说:黑大个、矮胖子、浓眉大眼、尖嘴猴腮、虎背熊腰,等等。象这样的概括划分,在生活里是很习惯,很自然的。
也就是说,把社会上的人群,按照他们某些方面的特征,用精练而概括的词,简明扼要地描画出来。在生活里进行这样的划分,是为了什么呢?那是为了人们彼此之间便于认识,便于理解。从那样众多的人当中,把所说的对象,用一种比较形象化的具体的词给概括出来,缩小认识和理解的范围。
比如说,老大爷这个概念,只概括了年龄和性别。说倔老头子,就又概括出性格上的一种特点,说当兵的倔老头子,只有七个字,却可以给人一个清楚明确的印象。你听了以后,对这个人物的性格、形象,就有了一个轮廓的认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深入细致地了解这个老头子的独特性格,不是更省事,更容易深入吗?
这样对一个人进行类型化的概括,以便于进一步对他简捷迅速、准确深入地认识、了解,有什么不好呢?在生活里既然能够习惯于这样划分,在舞台上为什么不可以更规范一些,更艺术一些地进行划分呢?
行当的划分,就是根据生活中的这个原理,对于舞台上的角色,起了这样一种概括的作用。在一个人物出场时,就通过这个人物所属的行当的特点,包括化妆、服装、表演和声音上的特点,把这个人物具有的一般的共性,向观众介绍出来了。观众一看见这个人物是什么样的化妆和服装,是什么样的动作和声音,很快就能对这个人物有所认识和理解,就不必猜谜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演员的具体表演和台词,逐步加深对这个人物性格的认识和理解。这是戏曲的特殊表现方法。
戏曲划分行当以后,对于演员来说,可以按照行当特点的要求,在一定的范围以内,集中地学习、掌握演唱和表演的特点,对于观众来说,当你熟悉这些行当以后,你就能够区别这些行当的特点,对这些行当的特点分辨得越清楚,你就能够更深地理解角色在某些共性方面的特征。通过这些共性特征,你不但可以更容易、更便捷地了解角色的独特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能更好地欣赏演员的舞台艺术。
有人认为划分行当是一种刻板化的方法,这样会妨碍演员创造人物。这也是一种误解。还用生活里的实际例子来说明。
比如说某个人是当官的,并不妨碍这个人仍旧有他独特的性格。因为当官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已独特的性格。当官的只是一种共性:只是一种大范围的社会属性,虽然当官的人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官”的共性,但并不能限制他还有自己独特的性格。
这和行当的情况也一样的。比如下面我们要讲到生行,生行中有老生,老生中还要分为唱工老生、做工老生、王帽老生、靠把老生等等。这些行当的划分,完全不限制角色还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唱工老生有各种不同性格的唱老生,例如《二进宫》中的杨波和《捉放曹》中的陈宫,都是唱工老生,但杨波和陈宫的性格却迥然不同。没有任何事实能够证明,由于杨波和陈宫都是唱工老生,他们的性格就是混淆摸糊,分不清各自的性格特征。所以把老生划分为唱工老生、做工老生、王帽老生和靠把老生等等行当,根本不会妨碍演员创造出一个个独特的人物性格。怀疑这些是没有道理的。
把行当和创造人物对立起来,是由于对行当的意义不大了解的缘故。
《京剧知识手册》
这种表现方法是古来就有的。古代的戏曲也有行当,但不叫行当,叫作“脚色”。脚色的涵意和我们今天所说“角色”的涵意不太一样。我们现在常说扮演什么角色,这个角色当作人物讲,不是这里所说的行当的意思。
为什么要划分行当呢?行当这两个字又怎样解释呢?
行,是行业的意思,指的是专门扮演某种角色的一种行业,或者说是专门从事表现某些特定角色的一种行业。当,是“应工”的意思,就是在本身行业范围之内,应该承担的工作任务,也就是说:用最准确、最适当的方法,来表现某些特定类型的角色,用这样的方法来承担本身的工作任务,就叫作“当”。行当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具备某种专门技术,用来表现某些特定类型的角色,这样种行业,我们就叫作行当。
有的人认为京剧也好,其他戏曲剧种也好,划分行当是一种刻板化、机械化的东西。有的人认为行当是脱离生活的形式主义的表现方法,不利于演员创造人物和塑造艺术形象。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划分行当是有生活根据的,是以生活为基础的,也就是来源于生活。
那么在生活里,是不是也有这样划分的方法呢?其实也有,只是由于太习惯了,大家不注意罢了。在生活里,大家都有这样的习惯,根据人们的性别、年龄、性格、身份、职业以及面貌、形体的特征等等,把社会上一些不同的人群,概括地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人物。
比如我们常说的老大爷、老大娘,或是俗话说的老头、老婆,这就把人的年龄跟性别分辨出来了。如果我们附加一个形容词说:倔老头子,那就把性格也加上去了。如果我们说:苦老婆子,那就把她的社会地位、所处的环境给加上去了。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平时说愣小伙子、俊俏的小媳妇、伶俐的小姑娘、快嘴丫头、纨绔子弟等等都是。
如果按照人们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来概括地划分说,我们平常就会说:做小买卖的、手艺人、当官的、当兵的、赶大车的、念书的,等等。如果按照形体特征来划分,我们就常听说:黑大个、矮胖子、浓眉大眼、尖嘴猴腮、虎背熊腰,等等。象这样的概括划分,在生活里是很习惯,很自然的。
也就是说,把社会上的人群,按照他们某些方面的特征,用精练而概括的词,简明扼要地描画出来。在生活里进行这样的划分,是为了什么呢?那是为了人们彼此之间便于认识,便于理解。从那样众多的人当中,把所说的对象,用一种比较形象化的具体的词给概括出来,缩小认识和理解的范围。
比如说,老大爷这个概念,只概括了年龄和性别。说倔老头子,就又概括出性格上的一种特点,说当兵的倔老头子,只有七个字,却可以给人一个清楚明确的印象。你听了以后,对这个人物的性格、形象,就有了一个轮廓的认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深入细致地了解这个老头子的独特性格,不是更省事,更容易深入吗?
这样对一个人进行类型化的概括,以便于进一步对他简捷迅速、准确深入地认识、了解,有什么不好呢?在生活里既然能够习惯于这样划分,在舞台上为什么不可以更规范一些,更艺术一些地进行划分呢?
行当的划分,就是根据生活中的这个原理,对于舞台上的角色,起了这样一种概括的作用。在一个人物出场时,就通过这个人物所属的行当的特点,包括化妆、服装、表演和声音上的特点,把这个人物具有的一般的共性,向观众介绍出来了。观众一看见这个人物是什么样的化妆和服装,是什么样的动作和声音,很快就能对这个人物有所认识和理解,就不必猜谜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演员的具体表演和台词,逐步加深对这个人物性格的认识和理解。这是戏曲的特殊表现方法。
戏曲划分行当以后,对于演员来说,可以按照行当特点的要求,在一定的范围以内,集中地学习、掌握演唱和表演的特点,对于观众来说,当你熟悉这些行当以后,你就能够区别这些行当的特点,对这些行当的特点分辨得越清楚,你就能够更深地理解角色在某些共性方面的特征。通过这些共性特征,你不但可以更容易、更便捷地了解角色的独特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能更好地欣赏演员的舞台艺术。
有人认为划分行当是一种刻板化的方法,这样会妨碍演员创造人物。这也是一种误解。还用生活里的实际例子来说明。
比如说某个人是当官的,并不妨碍这个人仍旧有他独特的性格。因为当官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已独特的性格。当官的只是一种共性:只是一种大范围的社会属性,虽然当官的人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官”的共性,但并不能限制他还有自己独特的性格。
这和行当的情况也一样的。比如下面我们要讲到生行,生行中有老生,老生中还要分为唱工老生、做工老生、王帽老生、靠把老生等等。这些行当的划分,完全不限制角色还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唱工老生有各种不同性格的唱老生,例如《二进宫》中的杨波和《捉放曹》中的陈宫,都是唱工老生,但杨波和陈宫的性格却迥然不同。没有任何事实能够证明,由于杨波和陈宫都是唱工老生,他们的性格就是混淆摸糊,分不清各自的性格特征。所以把老生划分为唱工老生、做工老生、王帽老生和靠把老生等等行当,根本不会妨碍演员创造出一个个独特的人物性格。怀疑这些是没有道理的。
把行当和创造人物对立起来,是由于对行当的意义不大了解的缘故。
《京剧知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