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批笑话吧 关注:12贴子:81

唐诗里的玉皇大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道教的玉皇信仰出现于六朝时期。约成书于东晋的道教经典《大洞真经》(全称为《上清大洞真经》)就说道:“玉清文始东王金晖仙公,号曰玉皇道君。”在南朝道士陶弘景编撰的《真灵位业图》中,玉皇列于“玉清”第一神阶右位第十一位,称为“玉皇道君”,第十九位是“高上玉帝”。可见,六朝时“玉皇”与“玉帝”还是两位尊神,地位还不算很尊崇,也不是至尊天神,还没有“玉皇大帝”之称。至于《灵宝斋仪》云:“过去高上玉皇天尊,未来太极天尊,见(现)在元始天尊。”显然是受佛教三世说的影响衍化而来的。
到唐代,玉皇的地位有显著提高。题为李淳风撰的《太玄金箓金琐流珠引序》中提到“上清太平金阙帝晨后圣玄元玉皇上道君”,自注曰:“玉皇帝,大道君是也,主下理十天,封掌兆人,上通上清,为后圣君。”又说:“前圣太上道君称万道之主,号曰虚皇;后圣太上老君称万道之宗,号曰玉皇。”这里玉皇已等同于太上老君,成为“万道之宗”。由于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唐王朝为了尊祖崇道,曾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所以“玄元玉皇”无形中又成为唐王朝的始祖保护神。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2-26 15:15回复
    在唐诗中经常出现“玉皇”形象,尤其是从盛唐开始,“玉皇”“玉帝”频繁见于唐人诗歌中,如
    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诗曰:“入洞过天地,登真朝玉皇。”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当时李白流放遇赦东归浔阳途中遇到李台卿被流放零陵(今湖南永州),于是在岳阳作《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为他送行。李台卿为永王李璘“谋主”,也是永王李璘案的难友。李白一生求仙学道,此诗以遇仙登真朝玉皇之意来鼓励和安慰好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2-26 15:1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王维《金屑泉》诗曰:“日饮金屑泉,少当千余岁。翠凤翔文螭,羽节朝玉帝。”
      此诗为诗人天宝年间在辋川别业游止时所作,据《旧唐书·王维传》:“(王维)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金屑泉当在别业,诗作极状泉有仙灵气,饮之可使人年少成仙后乘龙凤上天朝见玉帝。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2-26 15:17
      回复
        韦应物《清都观答幼遐》诗曰:“逍遥仙家子,日夕朝玉皇。”
        此诗约为德宗建中年间诗人闲居长安时所作,清都观在永乐坊,系隋文帝开皇七年道士孙昂所建。幼遐为李儋字,时罢职居此观,逍遥学仙,故有是咏。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2-26 15:17
        回复
          元稹在《天坛上境》诗中说:“万里洞中朝玉帝,九光霞外宿天坛。”诗题曰:“贞元二十年五月十四日,夜宿天坛石幢侧。十五日得盩厔马逢少府书,知予远上天坛,因以长句见赠。篇末仍云灵溪试为访金丹,因于坛上还赠。”
          天坛,在今河南济源西王屋山顶。杜光庭撰有《天坛王屋山圣迹记》:“有王屋山者,在洛阳京北百余里,黄河之北,势雄气壮,高耸太虚,倚悬列宿……《图经》曰:‘上则接于昆丘,下即侵于蓬莱岛,最高者,首名天坛山也。’”传说“黄帝于此告天,遂感于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经》《阴符经》,遂乃克伏蚩尤之属,自此天坛之始也。其上多石,可生草木,实为五岳、四渎、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神仙朝会之所”。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2-26 15:18
          回复
            韩愈《李花二首》之二曰:“夜领张彻投卢仝,乘云共至玉皇家。”
            此诗作于元和六年,韩愈与另一诗人卢仝过从甚密,当时李花盛开,吸引诗人领着从侄女婿张彻,乘夜色赶赴卢仝家观赏,恍恍惚惚中如入仙境,好像驾着祥云到了玉皇家。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2-26 15:18
            回复
              唐代最有名的一首描写“玉皇”形象的诗是白居易的《梦仙》:
              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坐乘一白鹤,前引双红旌。羽衣忽飘飘,玉鸾俄铮铮。半空直下视,人世尘冥冥。渐失乡国处,才分山水形。东海一片白,列岳五点青。须臾群仙来,相引朝玉京。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帝言汝仙才,努力勿自轻。却后十五年,期汝不死庭。再拜受斯言,既寤喜且惊。秘之不敢泄,誓志居岩扃……只自取勤苦,百年终不成。悲哉梦仙人,一梦误一生。
              ————————————————————————————
              此诗约作于元和年间诗人居长安时(806~815),诗作以一个“一梦误一生”的寓言式故事来讽刺那些梦想修真成仙者,但从诗中却可以看出唐人对天庭及玉帝形象的想象。壮丽的天宫与威严的玉帝如同人间的朝廷及皇帝,随侍群仙也如同朝廷之上公卿班列;仰谒玉帝,如同朝见皇帝,稽首致诚;玉帝之言也如同人间帝王之嘱,令拜见者受宠若惊。这说明玉帝不仅具有了独立的神格,更是成为万仙之主的最高神。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2-26 15:20
              回复
                其他如刘禹锡《寻汪道士不遇》诗曰:“仙子东南秀,泠然善驭风。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壶中。受箓金华洞,焚香玉帝宫。我来君闭户,应是向崆峒。”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2-26 15:2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相传为孟郊所作的《列仙文》四首之《方诸青童君》诗曰:“玄辔飞霄外,八景乘高清。手把玉皇诀,携我晨中生。”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2-26 15:21
                  回复
                    李昇《元白席上作》(一作《吕岩遇钟离先生作》)诗曰:“生在儒家遇太平,悬缨垂带布衣轻。谁能世路趋名利,臣事玉皇归上清。”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2-26 15:21
                    回复
                      卢拱《中元日观法事》诗曰:“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云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宫。”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2-26 15:21
                      回复
                        陆龟蒙《白芙蓉》诗曰:“澹然相对却成劳,月染风裁个个高。似说玉皇亲谪堕,至今犹着水霜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2-26 15:21
                        回复
                          杜荀鹤《依韵次同年张曙先辈见寄之什》诗曰:“天上诗名天下传,引来齐列玉皇前。大仙录后头无雪,至药成来灶绝烟。”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2-26 15:21
                          回复
                            司空图《戏题试衫》诗曰:“朝班尽说人宜紫,洞府应无鹤着绯。从此玉皇须破例,染霞裁赐地仙衣。”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2-26 15:2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罗虬作《比红儿诗》百首,其中有两首提到“玉皇”,其一曰:“五云高捧紫金堂,花下投壶侍玉皇。”其二曰:“练得霜华助翠钿,相期朝谒玉皇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2-26 15: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