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玉皇信仰出现于六朝时期。约成书于东晋的道教经典《大洞真经》(全称为《上清大洞真经》)就说道:“玉清文始东王金晖仙公,号曰玉皇道君。”在南朝道士陶弘景编撰的《真灵位业图》中,玉皇列于“玉清”第一神阶右位第十一位,称为“玉皇道君”,第十九位是“高上玉帝”。可见,六朝时“玉皇”与“玉帝”还是两位尊神,地位还不算很尊崇,也不是至尊天神,还没有“玉皇大帝”之称。至于《灵宝斋仪》云:“过去高上玉皇天尊,未来太极天尊,见(现)在元始天尊。”显然是受佛教三世说的影响衍化而来的。
到唐代,玉皇的地位有显著提高。题为李淳风撰的《太玄金箓金琐流珠引序》中提到“上清太平金阙帝晨后圣玄元玉皇上道君”,自注曰:“玉皇帝,大道君是也,主下理十天,封掌兆人,上通上清,为后圣君。”又说:“前圣太上道君称万道之主,号曰虚皇;后圣太上老君称万道之宗,号曰玉皇。”这里玉皇已等同于太上老君,成为“万道之宗”。由于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唐王朝为了尊祖崇道,曾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所以“玄元玉皇”无形中又成为唐王朝的始祖保护神。
到唐代,玉皇的地位有显著提高。题为李淳风撰的《太玄金箓金琐流珠引序》中提到“上清太平金阙帝晨后圣玄元玉皇上道君”,自注曰:“玉皇帝,大道君是也,主下理十天,封掌兆人,上通上清,为后圣君。”又说:“前圣太上道君称万道之主,号曰虚皇;后圣太上老君称万道之宗,号曰玉皇。”这里玉皇已等同于太上老君,成为“万道之宗”。由于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唐王朝为了尊祖崇道,曾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所以“玄元玉皇”无形中又成为唐王朝的始祖保护神。